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资源丰裕型发展中国家经常项目赤字的再平衡研究

资源丰裕型发展中国家经常项目赤字的再平衡研究

  • 字数: 195
  • 出版社: 中国金融
  • 作者: 姜雪晴|
  • 商品条码: 9787522026510
  • 适读年龄: 12+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188
  • 出版年份: 2024
  • 印次: 1
定价:¥55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经济全球化给各国带来 经济增长机会的同时带来分 配效应。机会均等与发展贫 困是全球化的悖论。资源丰 裕型发展中国家对世界经济 增长有重要意义,其中有些 国家经常项目长期赤字,甚 至深陷贫困。“富而赤字”成 为全球化与发展的典型问题 。本书通过观察“富而赤字” 国家的典型化事实,从国际 收支的角度切入,研究其发 展难题。从理论、实证以及 具体案例分析样本国家经常 项目长期赤字的经济和非经 济因素,探索其如何从未成 熟债务借款国发展为成熟债 务借款国的方案。
作者简介
姜雪晴,女,1996年11月生,现供职于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经济学博士,助理研究员。研究领域包括国际收支平衡、债务经济、人民币国际化、普惠金融等。发表多篇文章,其中《新兴市场国家金融市场原罪:理论、测度与救赎探索》《新兴市场弹性汇率制度应对美联储货币政策双重冲击的减震器作用研究》《从“工”字银元到边币:红色货币的崛起及对新时代经济安全的意义》《公众合作与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建设的演化博弈分析》均发表于CSSCI来源期刊,被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转载;《数字货币的政治经济学思考:效率、公平与合法性》发表于《太平洋学报》,被《新华文摘》全文转载。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新常态下人民币从外围货币向中心货币升级的路径研究”核心成员,参加中国人民银行重点课题等多项课题,主持完成2022年校级优秀博士论文培育项目。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2.1 研究内容 1.2.2 研究方法 1.3 研究的创新点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资源禀赋、贸易和增长之间的关系 2.1.1 资源诅咒还是资源祝福? 2.1.2 拉美模式还是东亚模式,抑或第三条道路? 2.2 经常项目失衡之谜和再平衡机制的影响因素 2.2.1 经常项目失衡及再平衡理论 2.2.2 国内外经济类影响因素复杂多样 2.2.3 自然和政治等非经济类因素冲击一国经常项目 2.3 四种跨境资金流动与经常项目的关联 2.3.1 债务风险是债务为赤字融资的最大问题 2.3.2 外国直接投资对经常项目的影响具有异质性 2.3.3 樱助政策的增长与融资效应受制于国内社会基础和授援者偏好 2.3.4 个人汇款成为稳定且反周期的外汇收入来源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富而赤字”发展中国家的发展事实 3.1 “富而赤字”发展中国家的筛选依据 3.2 “富而赤字”发展中国家的主要特征 3.2.1 低增长下低储蓄,经常项目长期赤字 3.2.2 贸易开放度高,贸易协定碎片化 3.2.3 付息型融资规模扩大,偿债压力增加 3.2.4 外资投资环境复杂,行业分布集中 3.2.5 个人汇款和官方援助成为主要资金流入方式 3.2.6 汇率制度安排多样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经常项目赤字跨期再平衡的理论框架 4.1 国际收支阶段假说 4.2 模型设定与假设 4.2.1 模型设定 4.2.2 模型假设 4.3 经常项目赤字融资的再平衡模型 4.3.1 跨期预算约束问题 4.3.2 经济体效用最大化问题 4.3.3 扩展后的费雪双周期模型 4.4 经常项目赤字融资的可持续模型 4.4.1 扩展后的经常项目赤字的核算恒等式 4.4.2 经常项目赤字的可持续性 4.5 小结与研究假设 第5章 经常项目赤字融资的再平衡效果研究 5.1 外部平衡评估法分析框架 5.2 模型设定和变量说明 5.2.1 模型设定 5.2.2 变量的选择及经济解释 5.2.3 描述性统计 5.3 基础回归结果分析 5.3.1 四种融资方式对经常项目赤字再平衡的验证结果 5.3.2 经常项目赤字再平衡的其他驱动因素 5.4 生产路径:融资对本国生产能力的影响 5.5 四种融资方式的机制检验 5.5.1 外债影响经常项目的机制检验 5.5.2 外国直接投资影响经常项目的机制检验 5.5.3 官方援助影响经常项目的机制检验 5.5.4 个人汇款影响经常项目的机制检验 5.6 稳健性检验 5.6.1 不同收入类别的国家分组回归 5.6.2 使用自变量滞后项 5.6.3 调整估计区间 5.7 本章小结 第6章 经常项目赤字再平衡的非经济因素研究 6.1 自然和政治风险的内涵及表现 6.2 自然和政治风险对跨境资金流动的影响 6.3 外源性冲击影响经常项目的理论假说 6.4 变量说明和模型构建 6.4.1 变量说明 6.4.2 数据说明 6.4.3 实证模型构建 6.5 实证结果分析 6.5.1 自然风险对经常项目的影响 6.5.2 政治风险对经常项目的影响 6.5.3 稳健性检验 6.6 本章小结 第7章 “三重厄尔尼诺”分析框架下的国别案例研究 7.1 西非法郎区的选择依据 7.2 西非法郎区的发展概况 7.2.1 西非法郎区的重大历史事件 7.2.2 西非法郎区的经济概况 7.3 西非法郎区的国际贸易概况 7.3.1 贸易规模和方向 7.3.2 贸易结构 7.4 再平衡难题的政治经济学逻辑:“三重厄尔尼诺” 7.4.1 气候上的“厄尔尼诺” 7.4.2 政治上的“厄尔尼诺” 7.4.3 经济上的“厄尔尼诺” 7.4.4 “三重厄尔尼诺”的叠加循环 7.5 中国与西非法郎区国家的密切联系 7.6 本章小结 第8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8.1 研究结论 8.2 政策建议 8.2.1 增强样本国家的自助能力 8.2.2 提高中国的助力质量 8.2.3 改善国际组织的公共产品支持 8.3 研究局限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西非法郎区八国进出口贸易结构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