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儒家“天下”观念研究

儒家“天下”观念研究

  • 字数: 268
  • 出版社: 齐鲁
  • 作者: 刘飞飞|总主编:曾振宇
  • 商品条码: 9787533349851
  • 适读年龄: 12+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407
  • 出版年份: 2024
  • 印次: 1
定价:¥6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天下”通常有两个叙述维度。一是从政治角 度而言的“主政者—天下人”垂直维度。该维度通 过强调、阐述“仁政”“天下为公”,批判狭隘的 权力和利益观念,打造了一种正义体系。二是从文 明角度而言的“中国—夷狄”同心圆维度。该维度 常常基于中原王朝之国力、处境而适时调整“华夷 之辨”,坚持礼乐文明优越论及其根本性,对天下 的文明、族群和国家进行价值判断,属于一种秩序 体系。以上两种体系的标准,都基于中国之“天” ,官逼民反与夷狄乱华不过是天下内部的大乱,“ 天下”本身未被彻底反思。 明清之际,“公私之辨”“华夷之辨”“(西 洋)天学入华”的合力,致使天下观念内外激荡, 遭遇边缘时刻。近代以来克服清王朝面临的危机, 很大程度上就是重审天下观念。今日诉求多元、样 板各异的诸种天下学说,不能忽视天下观念在一个 漫长而波折的历史进程中最终导向的实际形态及其 利弊。这里的关键在于,天下共同体的基础何在。 人类最源发的情感仁爱,首先生成于人所在的最小 而原生性的基本共同体家庭。这种源发情感,可以 为天下人之间的良性交往提供可能和动力。这样, 作为生存世界的天下人之天下,就是一个构成性的 交往共同体,它迥异于一个可以为所欲为的经验世 界,也不同于一个伴随着权力走向等级化的理念世 界。
目录
《观念史研究丛书》序言 导论 第一节 “天下”的研究史回顾——兼论明清之际为天下观研究提供的学术、思想条件 第二节 对“天下”进行观念史研究 第一章 14世纪以前天下观念的发轫与流变 第一节 从四方到天下:天下观念前史 第二节 仁义:先秦儒家对天下价值与秩序的建构 第三节 王者以仁义治天下的理路及困境 第四节 天下观念的暂时裂变与消歇 第五节 思考“中国”,等待“天下” 第二章 明代中国的天下秩序与前中期儒者的天下理想 第一节 作为天下秩序的册封一朝贡体系 第二节 论明代前中期儒者对理想天下的两类阐述 第三章 “天下人”概念的均质化:君民对立下的公私之辨 第一节 否定君主之“大私” 第二节 “天下为公”对民众之私的承认与限制 第三节 天下的世俗化:论功能、交易逻辑中的“报君恩” 第四节 思想和制度:天下何以是天下人之天下? 第四章 说“亡天下”——也论清代天下秩序对儒学“华夷之辨”的消解 第一节 “亡天下”背后的“华夷之辨” 第二节 剥夺“夷狄”“进于中国”的资格 第三节 帝国内外:回应“华夷之辨”的天下秩序 第五章 明末清初传教士在华遭遇的观念动因——论天下观的应激性 第一节 传教士来华对天下观念的三重冲击 第二节 西教人华难题及原因 第六章 边缘状态下的天下观念 第一节 渐行渐远的“天下” 第二节 合力:从“天下”到“人类社会” 第三节 “明清之际”以后,“天下”何去何从? 余论:无“家”可归的“天下”是否可能? 参考文献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