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儒家“诚”观念研究

儒家“诚”观念研究

  • 字数: 235
  • 出版社: 齐鲁
  • 作者: 刘乾阳|总主编:曾振宇
  • 商品条码: 9787533349882
  • 适读年龄: 12+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312
  • 出版年份: 2024
  • 印次: 1
定价:¥5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诚”观念贯穿儒学发展的始终,它的本义是 真实无妄,是说明天人之间相互连通的核心概念之 一。后来经过种种改造,其上附着了本体论、心性 论、修养论、功夫论等丰富的内涵。本书首先阐释 了“诚”的多层含义范畴,详细梳理了历代儒家学 派,如思孟学派、荀子、宋明理学、陆王心学等对 “诚”观念的理论建构与解构,充分肯定了“诚” 在儒学体系中的重要性,深刻反思了儒家“诚”观 念发展的得失,最后指出了“诚”观念对当代儒学 发展的作用和价值。
作者简介
刘乾阳,男,1987年生,山东邹城人。2016年毕业于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中国哲学专业,获哲学博士学位。现执教于江西农业大学政治学院,主要从事中国思想史、儒家哲学、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与教学工作。
目录
《观念史研究丛书》序言 第一章 儒家“诚”观念的内涵与起源 第一节 “诚”的内涵 第二节 儒家“诚”观念的发生 第三节 孔子忠信思想对儒家“诚”观念建构的启示 第二章 思孟学派“诚”观念的建构及其意义 第一节 郭店楚简所蕴含之“诚”思想发微 第二节 思孟学派对“诚”观念的哲学创构——以《中庸》《孟子》为中心的讨论 第三章 “明于天人之分”:荀子对思孟学派“诚”观念的继承与解构 第一节 从天人合一于“诚”到“明于天人之分” 第二节 从“诚之”“思诚”到“养心莫善于诚” 第三节 从“自诚明”到“虚壹而静” 第四节 从“成己成物”到“诚”乃“政事之本” 第五节 荀子对思孟“诚”哲学的解构及其意义 第四章 真实与虚妄的交响:儒家“诚”观念在汉代的发展与演变 第一节 儒术独尊之前“诚”观念的神秘性与政治性建构 第二节 两汉“诚”观念与神学化的经学 第三节 “疾虚妄”:汉代学者对“精诚感应”观念的批判 第四节 对两汉“诚”观念的简要评论 第五章 宋明理学家对“诚”观念的再建构 第一节 本立而道生:周敦颐“诚”学的典范意义 第二节 “真实无妄”:程朱理学之“诚”观念 第三节 真切笃实的追寻:陆王心学之“诚”观念 余论:儒家“诚”观念的得失及其对当代儒学发展的启示 第一节 儒家“诚”观念发展的基本线索及其得失评判 第二节 儒家“诚”观念对当代儒学发展的启示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