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老舍与中外文化综论

老舍与中外文化综论

  • 字数: 319
  • 出版社: 安徽师大
  • 作者: 谢昭新|
  • 商品条码: 9787567668454
  • 适读年龄: 12+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18
  • 出版年份: 2024
  • 印次: 1
定价:¥10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通过老舍与中外 文化关系的全面论述,显 示老舍文化心理以及文学 创作中的多种文化因素, 从而验证老舍是现代中国 追求民族化、现代化的文 化型作家,彰显了老舍文 化思想和文学创作的当代 价值及其对中国社会主义 文化建设的贡献。
作者简介
谢昭新,安徽淮南人,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安徽新华学院文化与新闻传播学院院长。长期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与研究,在《文学评论》《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1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7部,主编出版教材5部。主持并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省部级社科项目5项。获安徽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3项,安徽省省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现任中国老舍研究会会长、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理事、安徽省文学学会副会长、安徽省张恨水研究会副会长,安徽省陈登科研究会副会长。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安徽省模范教师。
目录
绪论 老舍的文化心理结构 第一编 老舍与中国传统文化 第一章 老舍与儒家文化 第一节 老舍思想行为中的儒家精神特质的生成 第二节 老舍与儒家的“仁”“礼”思想 第三节 老舍与儒家的“中庸”思想 第四节 老舍与儒家的生命价值观 第二章 老舍与中国古代文学 第一节 老舍与唐代传奇小说 第二节 吴梅村对老舍文学创作的影响 第三节 老舍诗学的“现代性”审美品格 第二编 老舍与外国文化 第三章 老舍与西方基督教文化 第一节 老舍与基督教的结缘 第二节 老舍的基督教精神 第三节 老舍作品中的基督教文化色彩 第四章 老舍与外国文学 第一节 老舍小说理论与西方文学思潮 第二节 老舍与英国文学 第三节 老舍与法国文学 第四节 老舍与俄罗斯文学 第五节 老舍与西方现代派文学 第三编 老舍与五四新文学 第五章 老舍小说“改造国民性”思想的生命力 第一节 初期小说对市民社会心理的探寻 第二节 20世纪30年代探讨“国民性”的思想的深化 第三节 20世纪40年代对国民精神特点的深入审视和思考 第六章 老舍小说创作方法及艺术形式的创新 第一节 对文学创作方法的多元吸纳与广泛运用 第二节 对小说本体艺术特征的新的探索 第三节 追求小说文体的完美与格式的创新 第七章 老舍小说中的中国形象 第一节 创造现在式中国形象 第二节 创造过去式中国形象 第三节 创造民族振兴的中国形象 第八章 老舍小说的悲剧艺术世界 第一节 由命运悲剧到社会悲剧 第二节 普通人物的性格悲剧 第三节 悲剧意识的生成发展 第九章 老舍小说喜剧艺术的审美价值 第一节 喜剧艺术的生成发展 第二节 喜剧艺术的审美价值 第三节 老舍小说喜剧艺术的文学史价值 第四编 中西文化的交汇 第十章 在中西文化交汇中构建和谐文化观 第一节 对社会和谐、民族和谐的文化追求 第二节 对人文与人性和谐的深层探讨 第三节 和谐文学思想的构建与实践 第十一章 在“传统”与“现代”之间徘徊的理想爱情叙事 第一节 追求与消解的理想爱情叙事 第二节 初恋情结的原型想象与理想爱情叙事 第三节 历史文化想象与理想爱情叙事 第四节 女性意识和爱情观念 第十二章 中外文学“悍妇”形象的想象再造——虎妞形象源流考 第一节 虎妞形象原型来自市民社会家庭生活 第二节 虎妞形象是作家复杂文化心理的投影 第三节 中外文学“悍妇”形象的想象再造 第十三章 《骆驼祥子》“说”与“写”的民间叙事艺术 第一节 “说”与“写”的民间时空连结 第二节 “说”与“写”的民间艺术技巧 第三节 “说”与“写”的民间情怀表达 第十四章 从《四世同堂》到《茶馆》——老舍小说与戏剧的沟通 第一节 小说和戏剧“创作的中心是人物” 第二节 《四世同堂》与《茶馆》的结构模式 第三节 《四世同堂》第一部与《茶馆》的第一幕比较分析 第四节 老舍小说与戏剧沟通的主客体原因探索 第十五章 老舍散文的艺术风格 第一节 从忧郁到“狂喜”的审美意识 第二节 感觉精微,色彩的情感表现 第三节 心灵的旋律,语言的音乐美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