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百年百部中国儿童文学经典书系(2024增补)·我的童年是游戏

百年百部中国儿童文学经典书系(2024增补)·我的童年是游戏

  • 字数: 204
  • 出版社: 长江少儿
  • 作者: 王泉根|
  • 商品条码: 9787572149733
  • 适读年龄: 12+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335
  • 出版年份: 2024
  • 印次: 1
定价:¥30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是著名学者、散文 家、评论家王泉根的散文精 选集。 内容涉及往事、人物、 读书、游历等,凡所记所叙 ,或恬淡,或清丽,或激越 ,或苍劲,文笔干净、优雅 、形象、生动,自有一种独 特的文气与吸引人的魅力, 是散文中的“绍兴风格”。作 品饱含着温情与暖意,或以 古喻今,或发微杜渐,使读 者通过轻松的文字,感受到 为学、为文、为人的道理。 本书尤其注重童年经验与儿 童视角的叙事艺术,篇目间 散发着浅浅淡淡的书香墨韵 ,蕴含着学者的修为与担当 ,是适合少年儿童阅读的散 文精选之作。
作者简介
王泉根,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亚洲儿童文学学会副会长,中国儿童文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儿童文学研究中心主任,中国作协儿童文学委员会副主任。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国现当代文学与中国文化研究、中国现当代文学与儿童文学研究。 曾出版《王泉根论儿童文学》《现代中国儿童文学主潮》《新世纪中国儿童文学新观察》《中国人姓名的奥秘》《中国姓氏的文化解析》《中国人名文化》等十余种著作,曾获国家图书奖提名奖(2001)、首届(1995)与第三届(2003)中国高校人文社科研究优秀成果奖二等奖、曾宪梓优秀教师奖(1997)、台湾杨唤儿童文学特殊贡献奖(1990)等。
精彩导读
我从小跟随祖父母一起 生活,还有一位身体病歪歪 的小阿叔,一位姑母。姑母 后来出嫁走了,于是长期生 活在一起的是我与祖父母、 小阿叔四个人。我的父母在 重庆工作,在那里又生了四 个弟弟。那时候,交通不便 ,有一句谚语说是“老不入 川,少不人广”。又有一句 古诗说是“蜀道之难,难于 上青天”。因而重庆对于我 们浙东章镇来说,是一个遥 远无涯的地方,闭塞而神秘 。 我是那个年代的“留守儿 童”。说句实话,在我的童 年时代,甚至更长时间,我 脑子里没有父母的概念;只 有当邮递员送来重庆的信件 与汇款单,听到祖父在念信 ,说你父母来信了,我的脑 海才会掠过父母的印记。 在这样的环境里,祖父 自然是我的第一位启蒙老师 。 绍兴地区的人,无人不 爱喝绍兴酒,那是用上好的 糯米再配上唐代诗人李白“ 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 镜湖月”中的镜湖(又叫鉴 湖)之水,或者是清悠悠的 曹娥江之水,一起酿成的“ 绍兴黄酒”。黄酒的种类有 加饭酒、状元红、花雕酒、 女儿红等,但我们那里都叫 “老酒”。 绍兴人对老酒不但情有 独钟,而且嗜之如命。有一 句绍兴谚语这样说:“老酒 日日醉,皇帝万万岁。”又 有一句谚语说:“剁螺蛳过 酒,强盗来了勿肯走。” 只要杯中有老酒,再加 上一点下酒菜,如茴香豆、 花生米、剁螺蛳、霉千张, 那真是天下太平、春和景明 、皇帝万岁万万岁。 祖父自然爱喝老酒,而 且很讲究“饮酒有规”。、一 是每天必饮,中午是一定的 ,晚上看情况,时饮时不饮 。。二是饮则有度,一小杯 足矣,从来不脸红,自然从 来没有喝醉过。 三是讲究下酒菜,自己 动手。祖母在厨房里忙着做 午餐,祖父也在忙着,但他 不是给祖母帮厨,而且做自 己吃老酒的下酒菜。菜要时 鲜,荤素搭配,炒上一小碟 ,甚至只有三四筷,可供自 己独享,足矣。 于是在一家人吃饭之前 ,祖父一个人坐在八仙桌旁 ,先有滋有味地喝起老酒来 。这是祖父很愉快、惬意、 笃定泰山的独享时光。 往往就在这样的时光里 ,祖父把我抱坐在他的膝盖 上,用筷子头蘸蘸酒杯,让 我尝尝老酒的味儿,再夹一 筷下酒菜。绍兴人一代又一 代,都是这样学会喝老酒的 。这是“酒的启蒙”。 有了“酒的启蒙”,过不 多久,自然而然地,祖父就 用筷子头蘸蘸酒杯,在八仙 桌上一笔一画地写起字来, 对我施行“字的启蒙”。 就在这样的双重启蒙下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 我开始识字了,我开始写字 了。 一个字一个字地增加。 当然,最初学写的肯定是上 、下、左、右、大、小、多 、少,等到会写自己的名字 ,会写“浙江、上虞、章镇” ,我已认识一百多个字了。 一天清早,不知道是哪 股风发了,我跑到台门外, 蹲在弄堂的石块路上,用木 炭在石块上写字。石块有大 有小,有规整的有不规整的 ,但都很光滑,都是从曹娥 江里挖来的鹅卵石。一块卵 石上写一个字,我密密麻麻 地写了几十个字。型老到将 基群。 路过的大人都停下来看 我写字,邻居的小伙伴也站 在一旁看我写字。 祖母跑出来喊我吃早饭 ,有大人对我祖母说:“僚 孙子介聪明,今后会出山个 。”绍兴方言里“出山”意味 着“有出息”“有前途”。 这时祖父正好也走出来 了,他看到我写的一地木炭 字,听过路的大人说“出山” ,就很舒心也很谦和地说: “泉根出山,我就要‘进山’了 。”那大人说:“不会不会, 僚俩老肯定要享孙子的福。 ” P1-3
目录
再版说明 总序 第一辑 路过乡梦的镇口 村小读书记 镇小求学记 我的童年是游戏 露天电影与戏文台下 为母校章镇镇小树碑点赞 我们的“龙公龙婆” 小琪琪的“樱桃时光” 为什么访问童年 岁月如歌孺子牛 第二辑 那些读书的滋味 读书与习惯 处处留心皆学问 从“灵感库”到七本书 京城逛书市的幸福感觉 首尔街头逛书店 马来西亚逛书展 牛与中国文化 三十年前上大学 第三辑 探寻遥远的青鸟 探寻挪威峡湾 参观韩国国立民俗博物馆 金刀峡游记 南阳一日的游程 行走的驴友 第四辑 和有故事的人交谈 访上海长寿路寿星作家郑逸梅 陈伯吹:如火童心念重庆 谢晋:我们亲爱的上虞老乡 金波先生叫我们捡回一个“宝” 首尔童话路的李在彻教授 附录 作家相册 作家手迹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