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信息之争

信息之争

  • 字数: 246
  • 出版社: 社科文献
  • 作者: 赵莹|
  • 商品条码: 9787522838878
  • 适读年龄: 12+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53
  • 出版年份: 2025
  • 印次: 1
定价:¥8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通过研究西人围绕《京报》进行的翻译、 介绍、研究以及外交等一系列活动,展现中国本土 的信息传播载体与近代报刊这种外来的新式信息载 体产生联系,建立对接,并相互影响和融合的过程 ,由此考察处于近代转型过程中的中国的信息传播 领域的状况,阐释中国近代信息空间的构建过程及 其时代特征,进而分析这一进程对中国乃至国际社 会的意义及其影响。
作者简介
赵莹,复旦大学历史学博士,山西大学新闻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日本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访问学者,北京师范大学与人民教育出版社联合招收博士后研究人员。主要从事中国新闻出版史、国际关系史、跨文化传播研究。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子课题、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资助项自、山西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山西省思想政治工作课题各一项,在《新闻与传播研究》《国际新闻界》《课程·教材·教法》《全球史评论》《历史教学》等学术期刊发表论文十余篇。
目录
绪论 第一章 信息及权力:外国人的中国信息源——《京报》 第一节 《京报》的内容与版本 第二节 《京报》的生产与运作 第三节 《京报》的中外读者及其阅报心理 小结 第二章 译介背景:19世纪西人眼中的《京报》 第一节 18、19世纪西人对《京报》态度之对比 第二节 19世纪英国人看重《京报》之缘由 小结 第三章 译者与译文:西人对《京报》译介活动的开展 第一节 19世纪初海外英文报刊对《京报》译文的刊载 第二节 在华早期:鸦片战争前后来粤西人的《京报》译介活动 第三节 转变期:19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初在沪西人的《京报》译介活动 第四节 繁荣期:19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末《京报》英译的蓬勃发展 第五节 19世纪《京报》英译的“通”与“变” 小结 第四章 载体与渠道:字林报馆与《京报》翻译 第一节 字林报馆及其出版物概况 第二节 “《京报》摘要”栏目的酝酿与设立(1850—1871) 第三节 字林报馆《京报》译本的版本与内容 第四节 字林报馆《京报》译文的利用 小结 第五章 挑战传统:《京报》译介与《京报》在中英外交中的角色变迁 第一节 《北京条约》善后交涉中的《京报》角色 第二节 1873年“觐见问题”中的《京报》角色 第三节 “马嘉理案”中的《京报》角色 小结 第六章 开拓与变革:《京报》消息的国际传播与清政府的官报改革 第一节 “丁戊奇荒”中《京报》消息的国际传播及其影响 第二节 清末危局中清政府的态度转变与《京报》的退场 第三节 《政治官报》与清廷重塑信息传播体系的尝试 小结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