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何以公共:农村公共物品供给制度的合法性机制探究

何以公共:农村公共物品供给制度的合法性机制探究

  • 字数: 200
  • 出版社: 社科文献
  • 作者: 温莹莹|
  • 商品条码: 9787522844558
  • 适读年龄: 12+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193
  • 出版年份: 2024
  • 印次: 1
定价:¥9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通过定量与定性研究,分别探讨了规制、 道德规范与文化-认知三大制度合法性要素及其对村 庄公共物品供给的影响。尤其通过个案研究,深入 剖析了道德规范与文化-认知要素对制度合法性的重 要意义。在田野研究中,作者观察到,超越个体层 面的群体结构也对公共物品供给等产生影响。作者 强调,普遍道德和群体结构为理解公共物品供给等 集体行动研究提供了新思路,为有效克服“搭便车 ”等集体行动困境提供了新方案。
作者简介
温莹莹,中国青年政治学院青少年工作系讲师、硕士生导师。厦门大学社会学系博士,博士研究生期间公派至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政治学系访学一年。研究领域为政治社会学、农村社会学。较擅长结合运用定量与定性的研究方法开展研究。曾就政治参与、政府信任和农村公共物品供给等问题做过实证研究,并于《社会学研究》等刊物上发表相关论文。
目录
第一章 农村公共物品供给及其有效实现 一 农村公共物品供给 二 农村公共物品供给的影响因素 三 我国农村公共物品供给制度变迁 四 理论框架:合法性机制视角 五 研究问题与方法 第二章 合法性机制初探——基于北京、福建定量数据的比较研究 一 国家—社会关系理论下的公共物品供给参与意愿 二 理论再检验:北京、福建不同影响因素的比较研究 三 小结 第三章 制度认知及其影响——基于福建省农户问卷的数据分析 一 “一事一议”、项目制背景下的农村公共物品供给 二 参与意愿的制度影响因素 三 制度认知和公共物品供给参与意愿:实证结果 四 小结 第四章 认知合法性机制与公共物品供给——基于村庄个案研究 一 制度、制度合法性与公共物品供给 二 个案概况与研究预设 三 认知合法性机制与T村的公共物品供给 四 小结 第五章 规范合法性机制——普遍道德与中国农村公共物品供给 一 公共物品供给困境 二 普遍道德与公共物品供给集体行动困境 三 实证分析:普遍道德与中国农村公共物品供给 四 培育普遍道德:公共参与 五 小结 第六章 合法性机制的比较研究(上) 一 公共物品供给的制度分析视角 二 制度合法性机制与公共物品供给 三 制度合法性机制视角下的公共物品供给参与意愿 四 小结 第七章 合法性机制的比较研究(下) 一 行动者、制度与农村公共物品供给 二 村庄公共物品供给组织及其制度 三 制度合法性机制比较研究 四 小结 第八章 公共物品供给研究的群体结构视角 一 公共物品自我供给的个体视角 二 从个体到群体结构视角 三 群体结构视角的发展及其解释 四 群体结构视角的实验论证 五 理论贡献与对中国研究的启发 第九章 总结与展望 一 制度合法性机制与村庄公共物品供给 二 合法性机制是公共物品供给制度有效实施的关键 三 未来方向 参考文献 后记 关于公共物品供给“搭便车”困境的研究探索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