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网站首页
|
搜索
热搜:
购物车
0
我的订单
商品分类
首页
幼儿
文学
社科
教辅
生活
销量榜
秦宣太后传
字数: 144
出版社: 陕西人民
作者: 王子今|
商品条码: 9787224153989
适读年龄: 12+
版次: 1
开本: 32开
页数: 252
出版年份: 2025
印次: 1
定价:
¥69.8
销售价:
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加入购物车
立即购买
加入书单
收藏
精选
¥5.83
世界图书名著昆虫记绿野仙踪木偶奇遇记儿童书籍彩图注音版
¥5.39
正版世界名著文学小说名家名译中学生课外阅读书籍图书批发 70册
¥8.58
简笔画10000例加厚版2-6岁幼儿童涂色本涂鸦本绘画本填色书正版
¥5.83
世界文学名著全49册中小学生青少年课外书籍文学小说批发正版
¥4.95
全优冲刺100分测试卷一二三四五六年级上下册语文数学英语模拟卷
¥8.69
父与子彩图注音完整版小学生图书批发儿童课外阅读书籍正版1册
¥24.2
好玩的洞洞拉拉书0-3岁宝宝早教益智游戏书机关立体翻翻书4册
¥7.15
幼儿认字识字大王3000字幼儿园中班大班学前班宝宝早教启蒙书
¥11.55
用思维导图读懂儿童心理学培养情绪管理与性格培养故事指导书
¥19.8
少年读漫画鬼谷子全6册在漫画中学国学小学生课外阅读书籍正版
¥64
科学真好玩
¥12.7
一年级下4册·读读童谣和儿歌
¥38.4
原生态新生代(传统木版年画的当代传承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11.14
法国经典中篇小说
¥11.32
上海的狐步舞--穆时英(中国现代文学馆馆藏初版本经典)
¥21.56
猫的摇篮(精)
¥30.72
幼儿园特色课程实施方案/幼儿园生命成长启蒙教育课程丛书
¥24.94
旧时风物(精)
¥12.04
三希堂三帖/墨林珍赏
¥6.88
寒山子庞居士诗帖/墨林珍赏
¥6.88
苕溪帖/墨林珍赏
¥6.88
楷书王维诗卷/墨林珍赏
¥9.46
兰亭序/墨林珍赏
¥7.74
祭侄文稿/墨林珍赏
¥7.74
蜀素帖/墨林珍赏
¥12.04
真草千字文/墨林珍赏
¥114.4
进宴仪轨(精)/中国古代舞乐域外图书
¥24.94
舞蹈音乐的基础理论与应用
内容简介
本书为著名历史学家王 子今撰写的宣太后传记。传 主宣太后生于楚国,后成为 秦惠文王之妾、秦昭襄王之 母,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被 称为“太后”的人。作者以宣 太后的生平为线,从诸侯争 强、战国并起的历史局势入 手,勾勒了其由楚入秦、主 掌秦政、失势隐退、晚年去 世的人生轨迹。书中着力叙 述了宣太后掌政时期的秦国 政治面貌及秦国与列国之间 的关系,并在翔实考据的基 础上剖析了宣太后政治成功 的原因。
作者简介
王子今,1950年生于哈尔滨,“古文字与中华文明传承发展工程”协同攻关创新平台、中国人民大学荣誉一级教授,西北大学中华民族史研究中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教授,中国秦汉史研究会顾问。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秦汉交通史研究”“秦汉区域文化研究”“秦汉时期生态环境研究”“秦汉社会称谓研究”“秦汉时期的海洋探索与早期海洋学研究”“秦统一及其历史意义再研究”,国家社科基金特别委托项目“新疆历史与现状综合研究项目”子课题“匈奴经营西域研究”,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秦汉时期未成年人生活研究”。出版《秦汉交通史稿》《秦汉区域文化研究》《秦汉时期生态环境研究》《秦汉边疆与民族问题》《秦汉史:帝国的成立》等学术专著。
精彩导读
一 中国古史的英雄时代 战国阶段,是中国古史 的英雄时代。 这是一个战乱频繁、动 荡激烈的历史阶段。与此同 时,虽然各国历史渊源不同 ,文化基础有异,但是社会 总体积极变革、热情进取、 推崇发明、激励创造,这一 时期的时代精神有史无前例 的表现。 战国时期的思想创新和 文化进步,在中国历史上形 成了永远闪光的亮点。 1.天下大乱,异端纷起 汉代史论已经可以看到 时人对战国时期社会演变的 评价。如《汉书·百官公卿 表上》说:“自周衰”,“战 国并争,各变异”。①南北 朝时期有人这样说:“及至 战国纷纭,干戈递用,五籍 灰焚,群儒坑殄,贼仁义之 经,贵战争之术,遂使天下 分崩,黔黎荼炭。”②《隶 释》卷二四“柳孝廉碑”题下 有对于战国时期思想文化进 行评价的文字:“自战国以 来,圣人不作,诸子百家、 异端怪说,纷然而起。”“自 非豪杰之士,卓然不为流俗 所移,未有不从而惑者也。 ”③宋代学者真德秀也有这 样的判断:“天下大乱,道 德不一”,“百家之学”盛起 ,人称“异端之盛,莫甚于 此时”。④传统史家所谓“战 国之乱”⑤,“战国之祸”⑥, 口径已经比较一致。 “天下”政治形势“大乱”, 导致陈旧理念动摇,传统秩 序残破,“道德”规范“不一” 。然而文化思想方面的新异 学说“纷然而起”,为社会的 进步创造了条件。 儒学正统学者所批评的 与儒家“圣人”之学不同的异 端之起、异端之盛,其实体 现了百家争鸣时代的思想自 由、学术繁荣和文化进步。 2.知识人的活跃 宋人张九成分析了当时 三个强国的动向,秦国任用 张仪。齐国“尊稷下先生”, 楚国采用陈轸的“谋画”。知 识分子的空前活跃,使得高 层次的智慧被应用于军事指 挥、政治设计。而文化创造 方面,也多有新的收获。 知识人以“客”的身份往 来各地,试图施展自我的才 具,实现个人的价值。他们 以不同方式参政,提升了行 政的文化层次,促进了各地 的文化交往。 另外一类人群,在这一 历史时期有非常的表现:商 人对社会生活的热情参与, 促进了城市经济和交通建设 的成熟。 3.诸侯争强。战国并起 ,甲兵不休 战国时期为什么被称作“ 战国”?这与当时战争频次 的密集、战争规模的扩大有 关。 从战国时期直到秦汉之 际,“王”“霸”“帝”的政治支 配权力的争夺.导致持续的 战乱。“强国务攻,弱国备 守,合从连横,驰车击毂, 介胄生虮虱,民无所告想” ①,“伏尸百万,流血漂卤’ 一。按照裴驷《集解》引徐 广的解释:“卤,楯也。” 评价当时时势所谓“诸侯 争强,战国并起,甲兵不休 ”①,所谓“战国构兵,更相 吞灭,专以争强攻取为务” ②,都强调战争的激烈。战 争使得社会承受了极惨重的 损失,而随后实现的统一, 又推动中国历史迈入了新的 纪元。 4.“古今一大变革之会” 王夫之《读通鉴论》说 ,春秋战国时期为“古今一 大变革之会也”。 王夫之认为。这一历史 阶段的文化史趋向,在某种 意义上可以说背离了“《尚 书》、孔子之言”。传统社 会秩序被打碎,而列国之间 激烈的战争,使得“生民”“ 趋入于死亡”③。经济生活 遭到扰乱,战乱灾难空前残 酷,都是历史的真实。但是 以种种代价换取的“大变革” .是不宜以消极眼光看待的 。清代学者汤斌也写道:“ 秦之并六国也,此古今一大 变局也。”①从战国时期直 到秦代,社会文化和生产方 式有了突出的进步。 战国时期也是我们民族 精神体现英雄主义光辉的历 史时期之一。这一时期以“ 甲兵”“争强”为表现形式, 以英雄进取为历史主题的时 代精神,是我们回顾战国历 史时不能不瞩目的。 司马迁在《史记·循吏列 传》和《史记·刺客列传》 中,分别讲述了一些模范官 员和为了“信”与“义”不惜牺 牲生命的勇敢之士的事迹。 这两篇都没有直接记述秦汉 时代的历史故事,而主要以 战国时期的社会活动家作为 颂扬对象。其中形象最光辉 的重要人物,比如《循吏列 传》中的“楚之处士”,后“ 为楚相”的孙叔敖和《刺客 列传》中为燕刺秦始皇的卫 人荆轲等,都是战国时期声 名显赫的英雄。太史公显然 看到了当时社会精神生活的 某种进步。 司马迁提示我们注意的 政治建设与社会稳定的关系 、侠义精神与生命意识的关 系,战国历史进程都给予了 我们重要的启示。 二 宣太后的出身 宋人张九成《孟子传》 说到战国时期三个大国即秦 国、齐国、楚国“以谋强国” 的情形与天下大势的关系, 其中秦国和楚国的动态特别 值得注意。 一位嫁到秦国的楚女, 后来在秦国上层社会的政治 争斗中胜出.甚至掌握了最 高权力。在她执政的时代, 秦国迅速崛起。秦远征军的 凌厉攻势,使得东方各国视 之为“虎狼”。秦人破城略地 ,进行大规模扩张,奠定了 帝业的基础,为后来秦始皇 实现统一准备了条件。 这是真实的历史吗? 这样一个女人的故事, 其实是真确的历史进程的写 真。 她是秦国的宣太后。 P1-7
目录
一 中国古史的英雄时代 1.天下大乱,异端纷起 2.知识人的活跃 3.诸侯争强,战国并起,甲兵不休 4.“古今一大变革之会” 二 宣太后的出身 1.楚国芈姓女子 2.秦、 楚早期发展空间选择及二者的区域亲缘 3.“秦岭”和“楚山” 4.秦楚“形亲之国” 三 楚女的婚车 1.秦楚“辟远”“僻陋”的共性 2.从“秦晋之好”到秦楚结“亲” 3.武关道:宣太后入秦线路 4.申包胥哭秦庭“山遥水远路三千” 5.商鞅封地与商鞅出使楚国的路线 6.武关道秦楚交通史 7.另一位著名楚女的北上道路 四 历史机遇和芈八子的表现 1.“芈八子”名号 2.后宫制度中“八子”的地位 3.八子者,妾媵之号 4.秦惠文王:诸侯称“王”第一人 5.“智者不失时” 6.与楚交好 五 古史第一位“太后” 1.正说秦武王 2.“宣太后自治,任魏冉为政” 3.“太后之号,自秦昭王始” 4.“惠文后”和“悼武王后”的命运 六 宣太后时代的秦国军事:“宰割天下,分裂河山” 1.《秦本纪》记录的宣太后时代秦扩张史 2.《六国年表》记录的宣太后时代秦扩张史 3.秦战争史的宣太后时代回顾 4.阏与之战 5.白起:军事人才的识拔 6.“间”与“战” 七 秦扩张的两个方面:“土地”和“民人” 1.秦兼并战争中的“出其人”“归其人”政策 2.“徕民”主张 3.“募徙”“赐爵”,“赦罪人迁之” 4.“民不乐为秦”,“反覆”“为乱”情形 八 纵横短长:宣太后时代的列国志 1.秦王奔走会盟 2.秦中原会盟的意义 3.秦的“好会” 4.“远交近攻”战略 5.“从衡短长之说” 6.“诈楚”与楚怀王悲剧 7.“唐且”故事 8.渑池“好会” 9.对“挟诈失信”“不义不信”的批判 九 “义渠戎”问题 1.西北“勇武”之风 2.“义渠道”与“义渠道”出身的名将 3.“义渠”之遗风与“山西之猛性” 4.“秦”与“戎”的长久纠葛 5.“义渠来赂”与“义渠伐秦” 6.“义渠君为臣” 7.“宣太后诈而杀义渠戎王于甘泉” 8.“秦地半天下” 一〇 宣太后时代的“商君之法” 1.宣太后与商鞅的人生是否有交集? 2.商君之谋 3.商君之法 一一 魏冉·范雎·薛文 1.“秦益强大者,穰侯之功也” 2.“倾危之士”范雎 3.“相邦薛君”事迹 一二 性情芈八子 1.“义渠戎王与宣太后乱,有二子” 2.“秦宣太后爱魏丑夫” 3.宣太后言先王“尽置其身妾之上” 4.对宣太后言行“大奇”的民俗学与文化学分析 一三 “昭襄业帝” 1.齐秦东西帝 2.西帝·北帝·中帝:“并立三帝”设想 3.“帝”与“业帝” 4.“业帝”与“帝业” 5.秦“畤”和有关“帝”的信仰 6.“秦王初并天下”议定“帝号”的历史渊源 一四 宣太后在政治舞台的淡出及其人生终结 1.宣太后离开最高权力的时间 2.“废太后”疑议 3.应:“太后养地” 4.宣太后“忧死”说 5.“宣太后薨,葬芷阳郦山” 6.关于秦兵马俑坑主人的争论 一五 宣太后政治成功的条件 1.商鞅之“秦法” 2.前世之“余烈” 3.“大一统”的时代要求 4.“尽无余”的进取精神 5.秦文化与东方文化的融合 6.“秦暴”“秦贪”“秦虎狼”形象的修正 代结语:“世家”“列传”——有关宣太后的历史记忆和历史评价 附论:粉墨历史——“油腻”和“虚无” 1.影视表现的细节 2.历史与历史剧 主要参考资料
×
Close
添加到书单
加载中...
点此新建书单
×
Close
新建书单
标题:
简介: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