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姹紫嫣红观后

姹紫嫣红观后

  • 字数: 360
  • 出版社: 上海人民
  • 作者: 胡晓军 著 夏萍 主编
  • 商品条码: 9787208192478
  • 适读年龄: 12+
  • 版次: 1
  • 页数: 489
  • 出版年份: 2024
  • 印次: 1
定价:¥6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为上海市剧本创中心的“海上风艺术文丛”之一。 本书收集了作者历年来的戏剧戏曲评论、综论共69篇。全书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戏剧戏曲评论,内容涉及中外经典、传统戏曲、当代新编戏,以及对编剧、导演、演员等主创艺术风格的评论;第二部分探讨新时代背景下戏剧戏曲艺术的发展,包括舞台艺术与影视、戏剧与影视,小剧场戏剧发展之路,现实题材创作等热点话题。 这些文章分别从微观与宏观角度,回顾近二十年来上海戏曲改革发展的历程,对新剧、新人及戏曲代表人物取得的成绩及其意义,作出精彩的评价,留下重要的记录,具有文献和出版价值。
作者简介
胡晓军,原名胡宇锦,1967年生于上海,1989年毕业于上海大学文学院语言文学专业,现任上海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理论研究室主任、上海市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中国作家协会和上海市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戏剧家协会和上海市戏剧家协会会员。著有《戏出海上-海派戏剧的前世今生》《中国戏曲史话-沪剧》(合著)、诗集《有戏人生》、散文集《愿随所爱到天涯》;主编《戏折书痕·(上海戏剧)50年名家百篇文选》《淮梦绕梁·梁伟平淮剧表演艺术文集》《谭京论戏·谭鑫培和中国京剧表演艺术论文集》《戏剧的巨擘-纪念田汉诞辰115周年论文集》等。曾获第22届(2009)和第32届(2018)田汉戏剧奖评论奖一等奖、第35届(2021)田汉戏剧奖评论奖三等奖,第8届(2013)中国文联文艺评论奖一等奖,第2届(2017)“啄木鸟杯”中国文艺评论推优活动优秀作品,第8届(2022)“文学报-新批评”优秀评论奖等。
目录
戏剧评论者的难处(代序) 第一部分 一枝正在思想的花朵——从概念川剧《情叹》谈起 她真的是一位仙女——看黄梅戏《严凤英》 审慎地面对两重“历史”——从昆剧《景阳钟》看历史题材古典戏曲文本的当代创编 打捞做人的精气神——沪剧《挑山女人》观后 一束白光下的散沙——沪语话剧《永远的尹雪艳》观感兼谈海派文化 写意的导演观和假定的戏剧观——读郭小男文集《观/念》及其导演艺术 举重若轻悦目赏心——苏剧《柳如是》的表演和剧种特质 独特与多样的自觉——从淮剧《祥林嫂》谈地方戏曲在改编文学作品上的多样性 或可谓好坏或可知喜悲——看北京人民艺术剧院话剧《坏女孩的恶作剧》 从贾宝玉到李商隐——谈钱惠丽、女小生、当代越剧及未来 被现代追逐着的现实——读实验话剧本《被依附了人类灵魂的猫》 不过于真实更近于真实——观话剧《老大》随感 道德的成本是对人性弱点的克服——评淮剧《小镇》 观念与现实的寓言化实现——观查明哲执导的话剧《死无葬身之地》和《老大》 “邓世昌”的历史与时代——观沪剧《邓世昌》所感 若风筝,理性地放飞情感——赏中篇评弹《林徽因》 历史总以艺术的方式实现当代性——从话剧《大明四臣相》中的严嵩鬼魂谈起 …… 第二部分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