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好雨知时节

好雨知时节

  • 字数: 340
  • 出版社: 四川文艺
  • 作者: 莫然|
  • 商品条码: 9787541171093
  • 适读年龄: 12+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86
  • 出版年份: 2025
  • 印次: 1
定价:¥8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好雨知时节》(成都文学院2024年签约扶持作品),以小说的体裁书写了1911年“四川保路运动”到辛亥革命爆发、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这一段时期内,成都的重大事件及相关民情,涉及“成都血案” “同志军围攻成都”“成都兵变”“成都宣布独立”等事件。本作描写年轻的同盟会员章海涛和文诗洁的成长过程,以及革命者与统治者之间的爱恨情仇。一群年轻的知识份子从混沌走向觉醒,他们经历了成都这场血与火的洗礼,志同道合,互相鼓舞和支持,一起奔向了光明。
作者简介
莫然,女,20世纪50年代出生,当过士兵、工人,毕业于西北工业大学飞机设计系,曾担任四川省科委管理工程师,后下海经商。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专门从事文学创作,长达35年。1992年开始发表作品,在国内首创“商海言情系列小说”,还担任过编剧和电视剧制片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曾任四川省作家协会委员,现为成都文学院签约作家。创作出版长篇小说及长篇纪实文学二十余部:《大饭店风云》《潇洒走南方》《艳影》《盛世红妆》《策反1949》《聚变》《流金时代》等。作品曾获“北京出版社作品一等奖”“十月文学奖”“四川省诺迪康杯文学奖”“成都市金芙蓉文学奖”等。已播出长篇电视剧九部《走出雨季 》《倾城之恋 》《西部的天空》《经典爱情》《康熙秘史》(与人合作)等。大型话剧两部:《聚变》《谍战川西》。参与创作院线电影《追光》。
精彩导读
转眼到了赤日炎炎的八月初,四川仍得不到北京的任何确切消息。对于成立保路同志会,坚决反对铁路公有一事,朝廷也没有明确回复,更谈不上顺应民情。赴京请愿的人回来了,说根本没见到摄政王,便被盛宣怀之流挡在皇宫外。领头请愿的人名叫彭俊辉,是四川咨议局的副议长,分管财务。随行的人叫冯长立,是川汉铁路公司工程师,两人谈起北京之行,都是痛不欲生!虽然只是四川的两个代表,但他们都说,只要能为民请愿,那他们就甘冒很大风险,甚至准备好流血流汗去牺牲的……这一天是阳历8月5日,天气又热得快要冒烟了!红艳艳的太阳挂在天幕上,川汉铁路公司宽敞的轩廊上,一丝风也吹不进来。保路同志会的头头脑脑们,还是穿得周吴郑王,但一个个都摇着纸扇子,人也气得快要冒出火星来了!彭俊辉正在痛哭流涕地诉说着:当时我们在皇宫外等了很久,真是想撞门了!我们只是反对铁路政策,反对盛大臣,并非反对朝廷啊!我们也想把真相告诉朝中的其他大臣,痛斥盛宣怀欺君罔上,媚外营私。但他势力太大,我们斗不过啊!不瞒你们说,当时我真想找到珍妃跳的那口井,我也跳进去!好警醒世人……有人幽幽地说:珍妃不是自己跳下井,是慈禧太后派人把她推下井的。又有人喝道:别煞偏风,好好听他们汇报,才是正经……冯长立相对冷静,也诉说道:须知我们带去的不仅一纸公函,而是咱川人的心愿。我们也曾想过,要把赞成争路的在京同乡都联合起来,成立北京保路协会,抵制卖国求荣的盛宣怀!我们也想打通庆亲王的门路,联络其他不满盛氏的权贵。后来才得知,庆亲王也气得生病了,说是这个卖国集团妄改了诏旨。总之,我们发现自己在京孤掌难鸣,派去广州、长沙、武昌等处的代表,大概都会无功而返!为什么?吴万乾气得站起来,使劲用扇子敲打桌面:盛宣怀就那么难搞吗?现在不但本省成立了保路会,北京、上海、汉口,只要有四川同乡会的地方,也都成立了!人心奋激如此,足使宵小破胆!那盛宣怀还不收手,听从民心和民情吗?彭俊辉擦去眼泪,神秘地说:我们在北京看到了那个借款合同的全文,上面明说,以后铁路所需轨道及附件都由汉阳铁厂生产。这下子原本朝不保夕的工厂,顿时就生意兴隆起来。而盛宣怀正是这家厂子的大老板! 我们这才恍然大悟,为何盛宣怀竟悍然不顾全国人民反对,要把铁路收为国有,原来是他自家有这么大好处!你们想想,这牵涉到个人利益的事,还能反对得了吗?那盛宣怀岂能轻易让步啊!这下子会场炸开了锅,人们纷纷站起来,七嘴八舌地嚷道:不行!越是这样,我们越是要反对到底!朝廷又不是他盛宣怀一个人的,现在把事情搞清楚了,就更要反对了!如今川汉铁路已经用去四百万两巨款,他一个邮传部大臣,说收走就收走了?他眼里还有没有我们四川绅商、四川民众?难道我们还不该反到底吗?容士轩最清醒,他也站起来,把折扇一挥,让这场喧嚣平静下来,然后才说:以前我们没看见合同全文,见识真是太小了。原来川汉铁路收归国办,还有个人的好处在里头!一句话,盛宣怀真是利令智昏了!但我们心里仍然要清楚:这个反对,要反到什么时候?我也想问问你们,这场保路运动,我们的最终目的是什么?最终目的?吴万乾迟疑起来,看看众人:这个,你们有数吗?大家也都面面相觑,显然五心不定。在这个保路同志会中,吴万乾虽是正会长,但容士轩才是真正的主心骨。若不是他在其中运筹帷幄,只怕众人就像萤火虫一样,亮闪闪一阵就完了。但正副会长的心思原本都一样,就是别把事情闹得太激烈了,只要邮传部把全部路款都退还,他们也可能不会再反对铁路国有。不料盛宣怀太强硬,不但不还款,近日还扬言要派人来铁路公司查账,说账目有问题!这一来,谁知盛大人还会抓住什么题目去做文章?于是就连温和的立宪派也忍无可忍了……容士轩让大家都坐下来,又一五一十地分析事情给大家听。他沉静地说:凭良心讲,我们四川绅商修建铁路,光明正大,为国为民,自己掏了钱,哪有再来贪污的道理?但盛宣怀这个人,却在欺负我们川人。追根究底,他若能把我们四川和广东、湖南、湖北都来个同罪同罚,我们便无话可说。但实际上呢,盛宣怀大约认为广东人华侨多,接近洋人,大商贾也多,有钱有势。因此对粤汉铁路的商股,他就是报多少退多少。湖南人素来强悍,又是出革命党的地方,盛宣怀不敢惹,民股也照退不误。湖北呢,股款不多,湖广总督又跟端方交好,听说也压下来了。唯独对我们四川,却是迥然不同!我们筹集的这一千五百万两银子,都是川人的血汗钱!不但不退,还说要查账!我看是想栽赃吧!他们夺了川人的路权,还想吞掉川人的路款,真真可恶至极!事同一律,而对付各异,这不就是欺负我们川人吗?一个股东气冲冲地站起来,满头冒汗,脸红筋涨地问:容先生,你说得再清楚不过了!我们也都听明白了!那你说说看,我们应该怎么办?容士轩慨然说:还有什么好办法?我们只有反抗到底了!吴万乾是立宪派的主要人物,在保路运动中一直保持着高度克制。他预先就跟容士轩商量好,要先礼后兵,以良民姿态去进行抗争。于是保路同志会通电上告清政府,诉说民情,反对此事;又派人去北京上诉,不料均无果。今天听了众人一番话,吴万乾才明白自己太天真了!当权者根本不在乎老百姓的死活,也不理会他们绅商的苦苦哀求,只会一条路走到黑!盛宣怀等人更是一意孤行,决不肯让步。其实在一个月前,盛宣怀就做出了更缺德的事:他竟收买了川汉铁路公司驻宜昌总理李青,宣布他为政府委派的国家铁路公司驻宜昌总理,明摆着就是直接跨过铁路公司,把路权强行收回了!四川股东闻讯,连夜开大会,针锋相对地宣布开除李青,并向朝廷发文指出,盛宣怀的做法不当,应当严惩。继而,保路同志会又在成都召开了万人大会,无数人跳上台去痛哭讲演,呼吁川人要拼死保路。但朝廷仍然不理不睬,显然没意识到后果严重——你们就一帮小老百姓,还怕你们闹起事来顶破天不成?吴万乾想到这里,也忍无可忍地站起来,拱手说:多亏容先生点拨。盛宣怀真是欺人太甚!以为我们川人好相与?这次碰着保路同志会了,那就跟他干到底吧!其他人也纷纷站起身,热烈地说:对,我们就跟他干到底!原本这些绅商成立保路同志会,也是一时激奋,很多方略都没想好,只知道要采取行动。有人甚至随波逐流,连最终目的都不清楚。经过容士轩这么鞭辟入里的一分析,爽快明朗地道出了事实真相,众人才统一了思想。就这样,保路斗争日趋激烈,终于冲破了立宪派本想“文明争路”的束缚,又进入一个新阶段。这天的川汉铁路股东和保路同志会的联合会议,一直开到黄昏日暮,一群乌鸦呱呱叫着飞过庭院,他们这才商量出一个“杀着”:决定全市相机罢市、罢工、罢课,并且号召成都民众积极呼应,结结实实地给那盛宣怀一个厉害的耳光!他们立刻分头采取行动:一方面派人上街继续讲演,四处通知,号召市民准备参加“三罢”;一方面派人去起草那份至关重要的《川人自保商榷书》,好作为传单散发。由于吴会长的儿子是有名的大记者、笔杆子,这件事顺理成章地落到他身上。这天晚上,吴万乾又在自家花园里踌躇了很久,他并不情愿由儿子来起草这份日后肯定会惹祸的文书,但他身为保路同志会的会长,又无法推托。这时一个白色的人影朝他走来,原来是身穿一袭长衫的吴仪民。老爹在夜色下打量儿子,见他白衣飘飘,一条黑辫子拖在身后,满脸书生气,玉树临风,却不如往日那般雍容华贵。不禁感慨:妻子去世后,自己太少关心儿子,该给他娶妻了!但眼下大敌当前,无关风月,怎好讲这些?吴仪民见父亲一脸愁容,也有几分不解。待他知晓了事由,却没立刻回应,不知为何,心中只是懒懒的,提不起精神来。吴万乾这才发现,儿子其实有些憔悴,只是神情被月光点染,显得超然了些。仪民,你怎么了?吴万乾关心地问:是不是生病了?吴仪民心想:是病了,相思病。但这些话如何对父亲说?他今年二十三岁,早该娶妻了,父亲却忙得顾不上。自己看上了文小姐,又可能被别人捷足先登……突然一个激灵,他竟福从心至,想到一个好主意——对,就去找那个章海涛合作,写这份文书,顺便打探他和自己跟文诗洁的情缘哪个深,哪个浅。我去找几个笔杆子来写吧。他对父亲说:我们又不署名,事后谁也不知。吴万乾微微点头,这才放下心来,觉得儿子这几日也成熟了不少。次日吴仪民赶到惠民中学,学校里正在考试,准备放暑假。原本七月底就该放假,但市里闹保路运动,难免耽搁了几天课,马脸教师很不高兴。此人是学监,恰好就姓马,因脸长个子矮,同学们就叫他马大郎。此刻他正守在章海涛的教室前,他觉得这个学生不安分,生怕章海涛会挑头闹事。今天考的是国文,如今学校废除了八股,改习策论,考试出题也都不难。章海涛文思敏捷,文字却简洁洗练,有同学洋洋洒洒上千字,他却很快交卷了。出得门来,瞪了马大郎一眼,便看见了吴仪民。仪民,你来了。他高兴地迎上前:正好,今天学校打牙祭,快跟我走!这个中学有人出资,食堂规模还不小,长长一排打通的平房,八人一桌,桌上都铺着白色台布。这是马大郎的功劳,校长经常不在,他这个学监就监督到食堂里来了,包括菜肴和餐具都要检查。厨房师傅也听他的,否则只怕学生会闹学潮。这个食堂还有好处,可以点私菜,只要你有钱,便可吃好点。吴仪民知道章海涛一定是囊中羞涩,看他掏出几张皱巴巴的饭票,立刻抢到卖菜的窗口前,先去点了菜。要一份青椒回锅肉,一份麻婆豆腐!他又对章海涛说:现在蒜苗不好吃了。章海涛笑着点点头,他是大度之人,并不推辞,就跟吴仪民坐在一张靠墙的桌边,大口吃起饭来。吴仪民却小口小口吃着,等对方添了第三碗,才把事情告诉他。这么说,事态要升级了?章海涛眼睛一亮:保路会决定“三罢”了?好啊!他们让我起草这份《川人自保商榷书》,可我最近大病一场,精神很不好。昨日还躺了一天,只怕再劳累,病就会翻。今天吃了药,才勉强支撑着来找你。吴仪民说着,故意装出病恹恹的样子,他也确实没吃几口饭,似乎碗都快端不起来了!章海涛已经明白,就笑道:所以你来找我,想让我干这事!好啊,请我吃了一份回锅肉,就要起草这么重要的文书?那么便宜啊?哎,你不会是装病吧?怎么会?吴仪民忙说:你上次不是起草过那份《告川人书》?我看过,写得不错。你有国文功底,我俩一起干,大不了我再请你吃九斗碗嘛!哈!用不着!章海涛把最后一口饭填进肚子,爽快地说:好,我们一起干!两人随即来到吴仪民所在的《成都日报》社,找了间没人的小屋子,忙了个通宵。中途两人分别出去过,章海涛说是去一家药铺,帮吴仪民拿点药,其实是去找他的同盟会领导庞逢书,他正是那家大通药店的老板,也是成都同盟会负责人。上级立刻指示章海涛,要利用这次起草文书的机会,揭露清政府卖国夺路的丑恶行径,激励四川七千万同胞幡然醒悟,团结一致,共图自保。吴仪民却是出去买了两碗担担面,这面是小碗装,味道极好,但分量不足。说是给两人当夜宵,却不够章海涛几口吞的!窗外东方微明,这份文书终于起草好,可以交给报社去付印了。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