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运河边有个我

运河边有个我

  • 字数: 187
  • 出版社: 河南文艺
  • 作者: 叶弥
  • 商品条码: 9787555916642
  • 适读年龄: 12+
  • 版次: 1
  • 页数: 294
  • 出版年份: 2025
  • 印次: 1
定价:¥56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是“小说家的散文”系列之一,系江苏作协副主席叶弥散文作品的首次结集出版。本书她精选历年来所写的散文近50篇,共为六辑:拖鞋来了、书香书缘、旧生活、会走路的梦、艺术的本能、游历者。 她写收养小动物的麻烦与趣事,写被寄养对自己的影响,写陆文夫扫墓时的深情,写瓜果蔬菜丰收的喜悦,写对艺术是需要“有用”还是“有趣”的理解,构建起一个浪漫与虔诚的世界,充盈着生活的睿智与生命的通达。置身自然,人也变得单纯、美好。
作者简介
叶弥,本名周洁,1964 年6月出生。 江苏苏州人, 祖籍无锡前洲。 代表作品有《风流图卷》《美哉少年》《不老》《成长如蜕》《桃花渡》等。曾获第六届鲁迅文学奖、 江苏省第四届 “紫金文化奖章”等多种文化艺术奖项。
精彩导读
我养的第一只鸡叫麻将,第二只叫麻烦,第三只叫麻花,第四只叫麻饼,第五只叫麻鸡。 我本想把麻鸡的名叫作麻瓜,就是《哈利·波特》里的麻瓜,后来怕有抄袭之嫌,就叫麻鸡。 其实意思也差不多。 麻将养得早,存在感不多。 它是一只别人送的小母鸡,我看它精神头十足,就放开它的缚足绳,让它在院子里自由来去。 夜里它就睡在梨树上。 刮风下雨,我就把它挪进屋子。 它有点神经质,只要看到猫,就像鸟一样朝高处飞,一边飞一边咯咯乱叫,往往吓到的不是猫而是我。 它一双翅膀扇出的巨大声浪在我的小院子里经久不息。 有一次,它飞过围墙,落到围墙外的树丛里,消失不见了。 第二只鸡叫麻烦。 它是我们小区一位老板托门卫养在一处无人住的院子里的,是众多笼养小鸡中的一只。 我家有一只短腿细眼牛奶猫,叫杰克。 杰克和它的兄弟姐妹三个被流浪猫妈妈遗 弃在我后院的杂物堆里,后来被我统统收养了。 杰克的绰号叫“搜救队队长”,家里要是哪只猫不见了,我就带着它出去找,一般都能找到被困在空房子里的猫,或者受伤躲在外面的猫。 自从门卫养了一群小鸡,杰克不吃不喝,成天趴在鸡栏外面看,每天到傍晚才回家。 它就这样把一群毛茸茸的小鸡一直看到长成大鸡。 有时候我烧了好吃的太湖小杂鱼,要端到鸡栏那边请杰克吃。 有一天,老板要吃小母鸡,门卫就抓了一只,没想到小母鸡逃走了,而且逃到我家里耍赖不肯走。 我想,它认识杰克,心中早有打算,危险时刻来投奔我了。 于是我好说歹说,把这只鸡留下了。 我给了老板一瓶红酒、一本我写的书,给了拎着菜刀到处找鸡的门卫两百块钱。 我把这只小母鸡取名麻烦。 它整天在小区里闲逛,但一点也不麻烦我。 过了几个月,在一个冬天的早上,却死于我院子外面,身上无伤痕。 当时天气也暖和,不会冻死,可能吃了什么不好的东西。 小区里经常会有一些不好的东西,老鼠吃了死,狗猫吃了死,鸡鸭吃了死。 这只机灵的母鸡就这样没了。 我养的第三只鸡叫麻花。 2014 年,我一时兴起养了两只鸭子,叫大卡、小卡。 大卡、小卡吃东西很挑嘴,常常剩下许多东西, 浪费食物。 于是我买了一只大母鸡,叫它麻花。 麻花长得结实又漂亮,一身亮光光的黄毛,站在那里像一只倒三角。 它确实也起到了作用,大卡、小卡不吃的食物,它一股脑儿下肚。 常常大卡、小卡吃完东西出了院子闲逛,它还在那里东一嘴西一嘴地啄食剩菜剩饭。 它吃东西很慢,先要相看一下,偏过脑袋看过食物,然后轻轻啄一下,再啄一下。 有时候吃进嘴里又放回地上,再仔细看看决定是不是吃下去,不知道的人还以为它挑食呢。 大卡、小卡是两只生蛋的母鸭,平时团结一致对付麻花。 母鸭看它不顺眼,会一口咬住它的脖子,把它的小脑袋朝地上碾压。 但麻花有它的生存之道,它从来都采取一种臣服态度,不反抗,一动不动,让鸭子把它的脑袋压在地上。 一会儿,鸭子放开它的脑袋,它站起来抖抖浑身的毛,用嘴巴左右理理羽毛,眼神淡定,神情从容,一迈步,仪态万千,仿佛刚才去洗手间化了个妆。麻花喜欢家里的小猫,经常给小猫理身上的毛,清理脸上的污渍。 它和狗的关系也挺好。 它最喜欢那条叫百果的狗,常常追在百果的身后。 百果停下来时,它会凑上前去关切地看着百果的脸。 它和我的关系就更好了。 它每次出去散步回来,看到我,嘴里就会发出一种类似吹口哨的声音,一声连一声,这是和我打招呼。 我只有回一声:好啦,看到你啦。 它才停止向我吹口哨。 晚上它和鸭子睡在一起。 它可能太胖,生的蛋都会碎壳。 对于生蛋这回事,它不太在意。 它在意的是交际生活。 后来,它出门闲逛后再也没回家。 我有好些狗、猫、鸡出门闲逛后再也没有回来。 印象最深的是十四 年前我收留的第一条流浪狗土根。 当时它是被人遗弃在路边的一条小狗,身上生满癞疮。 我见到它时,把正在吃的一个包子扔给了它。 结果,等我三个小时后回到家,它在门口等着我了。 我不知道它是怎么从路上找到我住的小区,又是怎样找到我住的这一幢房子。 土根后来成了一条漂亮健康的大狗,成天咧开嘴笑。 我喜欢它慷慨大方的性情。 那时候我住的小区后面都是村庄,村里好多农家都养着狗。 村里的狗就像小孩子一样,成群结队约好了再一起出门闲逛。 它们经常来叫土根一起出去。 土根总是会让它们先吃掉它盆里的食物,然后大家一阵风一样地跑了。 有一次,我看着它的背影在一群狗中间忽隐忽现,就这次,永别了。 闲逛的危险是不言而喻的。 有些话,大家谁都不愿意公开说破,但私下会有流言传来传去。 我也听到了。 我住的是一个僻静的地53 方,后来拥入大量外来务工人员,他们参与建设,但也带来了不安定的因素。 我养的第四只鸡叫麻饼。 这是一只传奇的母鸡。 我经常上菜场,菜场里有众生百相。 有一位外地小伙子,承包了一个小型养鸡场,经常在路边卖鸡。 有一年,我看到他在路边卖鸡。 他变胖了。 我就上前和他说话。 他结婚了,有了孩子。 他说,怎么会不胖呢? 刚来时啥都没有,现在啥都不缺。 我看他只剩下最后一只鸡了。 那是一只老母鸡,脚上系着一根长绳子。 它跑到了马路中间,在摩托车、自行车、三轮车的空隙里踱着步, 神情自若。 胜似闲庭信步,说的就是这种状况吧? 于是我就买下了小伙子最后一只鸡。 五十块钱一斤,两百多块钱。 回去给它按照麻字辈胡乱起个名字叫“麻饼”,觉得它的黄毛配上黑色麻点,像一块麻饼。 没想到这个颇有喜剧感的名字很配它。 首先它不喜欢睡在外面,夜里它要进屋子睡,于是就霸占了小猫的一个窝。 白天它一般在外面,但要是下雨了,就进屋躲雨。如果我关着门,它就拼命啄门,一直到我开门为止。 进了门,它也要积极参与屋内狂欢,与狗猫们打成一团,在狗猫身上跳来跳去,还要与狗猫们抢东西吃。 家里发生了任何事,不管是人还是狗猫之间,它总是及时地过来看热闹。它下蛋,基本上一天一枚,但是我要想吃到它下的蛋,必须去别家找。 它把蛋下到小区里另一家的院子里,这家还没有入住, 里面荒草萋萋。 它就躲在荒草里下蛋。 后来白天就不回家了,总是我到傍晚时分,跑到那家,朝一院子的杂草喊一声:麻饼,还不回家? 我喊完一声就走,不用喊第二声。 因为我话音刚落,草里就站起一只鸡,跟在我后面乖乖回家。 其实它不是爱这家院子里的荒草,而是爱上隔壁人家家里的一只公鸡了。 碍于一堵围墙隔着,它只能每天到这里蹲着,听着隔壁围墙里公鸡的声音。 那公鸡长得很漂亮,有一大群更漂亮的妻。 麻饼长得不好看,毛色黯淡,羽毛松弛。 有时候我对麻饼的痴情也暗自好笑:也不看自己长得什么样。 它的结局也不好。 2017 年夏天我出差,它夜里没有及时回家,就没有了。 鸡在夜里是看不清东西的,碰到危险毫无反抗能力。 这和鸭子不一样。 鸭子在夜里受到打扰,那嗓门喊起来比狗 还惊心动魄。 第五只鸡是我 2022 年 6 月中旬过生日这天,在菜场见到的。 确切地讲,是在菜场外面的自由市场一位老爷爷的竹篮子里见到的。 2022 年的天气热得早,那天已经很热了。 老爷爷说,只有这只母鸡没人买,快中午了,更没人要了。 我看看这只母鸡,不是小母鸡,也不是老母鸡,长得一般,是中下姿色。 此时它在篮子里又热又渴,喘个不停,还时不时地闭上眼睛,看样子很难受。 老爷爷 说,二十五块钱一斤。 一称正好两斤。 老爷爷把它放在塑料袋里让我提着走。 我没走几步,老爷爷追上来说:你把它的头弄进塑料袋里了,这样要闷死的。 原来鸡的脑袋缩进袋子里了。 我索性把它拿出来提着。 看老爷爷这么慈悲,我就对他说:我买它回去,不是杀了吃的,是养着的。 老爷爷一听很高兴,说:养着好,过一阵子它就下蛋了。 回去给它起了一个名字叫麻鸡。 它也有着黄色毛,毛上全是黑麻点。 它会翻白眼,但我一直搞不懂它翻白眼的意思。 2022 年 4 月,我在院子外面捡到一只浑黄胎毛的小鸭子, 后脖子那里一大块皮没了。 我放到家里养着,夜里给它开暖气, 每天给它后脖子涂消炎药,让它吃新鲜的小鱼小虾,居然活了,脖子上还慢慢地长出了新皮。 我叫它豆包。 虽说豆包长大了,但它没有玩伴,很孤单,老是想跟家里的小狗小猫玩,一看见小狗小猫打架就兴奋得不得了,上前参与其中。 麻鸡是我买回来给豆包做伴的。 要问我为什么不给豆包再买一只鸭子当朋友,回答是一只鸭子的屎已经很多了,两只鸭子拉屎吃不消。 大卡、小卡后来送到朋友的乡下亲属家里,这家人家的边上有一个池塘。 很快就开始建设新农村,池塘不准放养鸭子。 后来小卡死于网栏,大卡死于高温。 麻鸡落地就成了老大,豆包跟着它跑。 只要看不到麻鸡,豆包就不依不饶地叫唤。 麻鸡对豆包无所谓,它一门心思放在我的身上。 整天围着我转,40℃的天气,我走到哪儿它跟到哪儿,我上楼,它就在楼下叫我,把我闹得昏头涨脑。 不久前它开始下蛋。 它长得这么肥,下的蛋只有正常鸡蛋的一半那么大。 它下蛋前大家都不得安生,它要四处找我,要我抱它进窝。 找不到我就不下蛋。 前些天它的脚扭伤了,我抱了抱它,它居然把头靠在我身上, 眼一闭,幸福地睡了。 它很挑食,不肯吃粮食和蔬菜,爱吃猪肉,最爱的是咸味奶酪。 我觉得它的本分是从地里找虫子吃,所以尽量给它创造找虫子的机会。 最典型的场景是,我抱起麻鸡到院子里,手一扬,它就像一只风筝一样飞落到蔬菜地里,豆包自然晃着身体赶紧去追它。 鸭子的情绪比鸡稳定,也比鸡多一点发散性思维。 鸡不如鸭子聪明,可是比鸭子有趣得多。 有几天实在太热,我就买了一只大笼子放在屋里空调边上, 让豆包和麻鸡睡在里面纳凉。 豆包挺乖,但麻鸡坚决不肯和豆包睡在一起。 如果强行把它俩关在一起,麻鸡就会暴怒。 它暴怒起 来能量惊人,跳、叫、咬笼子,一直到放它出来为止。 从我十几年养鸡的情况来说,鸡的智商越来越高了,也越来越难对付。 麻鸡就是这样,它成天盯着我,嘴里说着各种我听不懂的音节,让我不知如何是好。
目录
辑一 拖鞋来了 3 拖鞋来了,还不快跑! 22 小黑侠 31 欠你一座岛 46 当我把爪子叫作脚 57 山高水远2 65 沃土变 76 开了什么花? 辑二 书香书缘 83 今生一盅茶 88 父亲的戈壁滩 90 酒,缠不休 95 运河边有个我 102 文学路上的恩惠 109 书香脉脉 112 铭记日 117 人物·鬼物 辑三 旧生活 123 最短的节日 127 垃圾里的幸福之音 130 旧生活 135 听说苏州在下雪 140 我和苏州 143 苏州女人 146 回首看见平江路 辑四 会走路的梦 161 抬头看一看 170 遗失和创造 174 小说加减法 178 散谈几则 186 会走路的梦 190 爱情,人见人忧,妖见妖愁 194 兴化故事 辑五 艺术的本能 201 《钟山》与我 204 忆文夫先生 209 阳光总在风雨后 213 聚散青石弄 217 以朱辉为例 226 艺术的本能 ——试论金仁顺的小说特质 辑六 游历者 239 洛阳之色 246 人间之声 250 吴江,吴江 253 水做的绸乡 257 到震泽尽享人生 261 游历者不朽 269 无愁之地 275 扬州慢,最富深情 280 陈嘉庚的龙舟 284 到福清去浮想联翩 290 高粱的使命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