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大礼议——嘉靖帝的礼制改革与皇权重塑

大礼议——嘉靖帝的礼制改革与皇权重塑

  • 字数: 305
  • 出版社: 广东人民
  • 作者: 尤淑君|总主编:施勇//钱丰
  • 商品条码: 9787218176499
  • 适读年龄: 12+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506
  • 出版年份: 2025
  • 印次: 1
定价:¥9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正德帝身后无子,由兴藩世子朱厚熜继皇帝位,是为嘉靖帝,文武百官请其入继大宗,作为嗣子,改认堂伯弘治帝为父,而称生父为叔,自此引发震动朝堂长达二十四年的“大礼议”。 为追尊其生父母,嘉靖帝不惜以武力镇压伏阙抗议的言官群体,导致左顺门血案;编纂《明伦大典》,构建皇权正当性的理论文本;编造罪名以阻塞言路,扼杀士人“为王者师”的政治理想;不断变更国家礼法,名为“恢复祖制”,实为提高生父的政治地位,巩固自身皇权;又为操控群臣,大张阁权,几易首辅,朝廷政治风气日下,为党争愈演愈烈创造了条件。 本书通过“大礼议”事件,研究明代嘉靖朝政治文化之异变,尤其是围绕嘉靖帝生父朱祐杬神主入祔太庙的问题,嘉靖君臣唇枪舌剑,博弈多年,最后嘉靖帝如愿将生父称宗祔庙,也达成了皇权重塑、小宗变大宗的目的。但嘉靖帝却动摇了以“礼”为主的政治文化体系,皇权私化,名分礼秩混乱,导致了明中叶政治动荡、君臣冲突、社会失序的危机,乃至晚明政治秩序逐步崩溃瓦解。
作者简介
尤淑君,浙江大学历史系副教授、浙江大学仲英青年学者、浙江省之江青年社科学者,已出版《清此:清朝的社会与文化》《宾礼到礼宾:外使觐见与晚清涉外体制的变化》等著作,主持两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并获得浙江省高等教学竞赛优秀奖与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目录
绪 论 / 1 一、研究动机 / 1 二、文献综述 / 5 三、章节安排 / 23 第一章 “大礼议”肇因、经过及结果 / 28 一、外藩入继 / 29 二、继嗣继统之争 / 42 三、左顺门事件 / 73 小结 / 88 第二章 从《献皇帝实录》到《明伦大典》 / 94 一、从《献皇帝实录》到《明伦大典》的编纂过程 / 97 二、《明伦大典》内容释义 / 115 三、《明伦大典》修纂意义 / 148 小结 / 167 第三章 礼制更定的政治文化意义 / 172 一、显陵改制,建立世庙 / 175 二、分祀天地,改定郊礼 / 183 三、庙制变异,分建九庙 / 202 四、明堂复古,献皇称宗 / 222 五、庙制底定,睿宗祔庙 / 235 六、礼制与政治的关系 / 253 小结 / 273 第四章 从大礼议看嘉靖朝政治文化 / 277 一、明代前期的政治生态 / 279 二、公与私之间:名分的意义 / 295 三、首辅难为:从杨廷和到严嵩 / 312 四、从道不从君:言官的道德危机 / 364 小结 / 380 结 论 / 384 附录一:明代诸帝世系表 / 392 附录二:大礼议编年表 / 396 征引书目 / 476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