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创意赋能与新质社会关系 : 乡村 振兴的应用民族学研究

创意赋能与新质社会关系 : 乡村 振兴的应用民族学研究

  • 字数: 250
  • 出版社: 学苑
  • 作者: 编者:刘从水|总主编:何明
  • 商品条码: 9787507770704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13
  • 出版年份: 2024
  • 印次: 1
定价:¥8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以经济民族学的视角研究乡村产业振兴, 乡村产业振兴孕育于社会文化之中,全面推进乡村 振兴的根基在于乡村社会文化,乡村社会文化的创 新性发展与创造性转化是乡村产业变革的动力。而 作为乡村产业振兴载体的产品创新和创意赋能需要 关注于乡村社会体系、民风民俗、民族传统、生计 方式、人际关系等社会文化要素,需要关注新时代 的文化消费潮流和消费价值感知,唯有如此,才能 有效促进乡村产品的守正创新和价值变现,才能提 升乡村产业振兴项目的效率效能效益。 本书聚焦于民族村寨的产品创新与社会文化关 联,展现了新华村、狮河村、甘庄、宾川农场、柿 花箐村、那柯里村等村寨和农场的乡村产业发展, 体现了乡村产业振兴的多方位关联,表明了乡村产 业振兴并非仅仅是产品的市场价值实现和经济规模 壮大,还需依托于民族文化的调试、社会关系的协 同、生计方式的转型、价值认同的转向。 具体而言,新华村银器产业的迅速崛起在于其 产品的创意赋能,在于其对白族文化、藏族文化的 创造性转化,在于其经商网络的构建和民族关系的 融洽。狮河村木雕产业是乡村产业振兴的典范,根 源于剑川木雕手工艺品历史传承与家庭反脆弱实践 。甘庄作为苗族难侨的农
目录
导论 乡村产业振兴的产品创意与变革动力 刘从水 一、乡村产业振兴的文化与社会逻辑 二、产品创意:乡村产业振兴的文化新生力 三、变革动力:乡村产业振兴的新质社会关系 新华村:鹤庆银器产品的创意赋能研究 萧正怡 一、新华村银器产品的生境 二、新华村银器产品的创意现状和困境 三、新华村银器产品的创意需要 四、新华村银器产品的“创意赋能”路径 狮河村:剑川木雕手工艺品的反脆弱研究 张 茜 一、剑川木雕的历史与现状 二、剑川木雕手工艺的脆弱性表现及其成因 三、剑川木雕手工艺的反脆弱实践策略 四、剑川木雕手工艺反脆弱策略的价值趋向 结语 甘庄:苗族难侨经济生活转型研究 胡梦蝶 一、田野点概述 二、甘庄苗族难侨的形成与国家的安置 三、国家主导下的农场发展与苗族难侨的适应过程 四、侨场转型中的苗族难侨经济生活转型 结语 宾川农场:归国华侨咖啡消费的身份建构与消融研究 于 欣 绪论 一、大理宾川的华侨农场和归侨 二、“农场人”的身份构建 三、宾川县城的咖啡店 四、喝咖啡的“农场人”“本地人”和外地人 结语 那柯里村:乡村旅游经济发展中社会关系变化与社会资本形成研究 赵晓丽 导论 一、“茶马驿站”那柯里 二、政府主导下的那柯里村旅游发展 三、旅游开发后那柯里村社会关系的变化及其原因 四、新社会关系建立与社会资本形成 结语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