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环境社会学导引

环境社会学导引

  • 字数: 265
  • 出版社: 中国社科
  • 作者: 编者:陈阿江|
  • 商品条码: 9787522741123
  • 适读年龄: 12+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55
  • 出版年份: 2024
  • 印次: 1
定价:¥8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以社会问题为视角 ,重点介绍了当前中外学者 关于环境问题的社会影响、 社会成因与社会应对的代表 性理论。主要包括寂静的春 天、受害结构论、受益圈· 受苦圈、环境正义、公地悲 剧、生产跑步机、环境问题 的社会转型论、生态危机的 历史文化论、生态现代化、 生活环境主义、共域之治等 重要理论。本书的一个显著 特点是在重点阐释相关理论 内容的同时,对理论形成的 学术脉络、社会背景及人物 生平展开细致分析,以帮助 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把握理论 的来龙去脉。本书是一本独 具特色的环境社会学教材, 适合社会学及相关专业本科 生、研究生以及关注环境保 护、绿色发展的读者阅读使 用。
作者简介
陈阿江,1997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社会学博士;河海大学二级教授,河海大学环境与社会研究中心主任,兼任中国社会学会常务理事、江苏省社会学学会副会长,曾任河海大学社会学系创系主任(2004~2019年)、中国社会学会环境社会学专业委员会会(2016~2020年)等职;主要从事环境社会学、农村发展、社会评价等领域的研究。
目录
第一章 环境社会学体系之建构 一 环境社会学之建构逻辑 二 环境问题的类型、呈现与问题化 三 环境问题的社会影响 四 环境问题的社会成因 五 环境问题的社会应对 六 环境问题的真实性与建构性 社会影响篇 第二章 寂静的春天 一 什么是“寂静的春天” 二 学术脉络 1.美国反思传统人类中心主义的先行者 2.生态学视域中的生态危机 3.启迪性思想的张力 三 社会背景 1.20世纪中期的美国 2.科技支撑的经济发展与赞美自然的资源保护 3.高科技生化农业、大众传媒与环保主义运动 四 个人生平 五 拓展阅读 第三章 受害结构论 一 什么是受害结构 1.受害结构理论 2.什么是加害结构与损害忽略 二 学术脉络 1.生活构造论的影响 2.对受害结构论的批评 3.受害结构论的应用与发展 三 社会背景 四 个人生平 五 拓展阅读 第四章 受益圈·受苦圈 一 什么是受益圈·受苦圈 二 学术脉络 1.马克思社会结构分析方法的影响 2.受益圈·受苦圈论的发展 3.对受益圈·受苦圈论的批评 三 社会背景 1.“战后复兴”后的“高速经济增长期”与“公害·环境问题” 2.“高速经济增长”背景下的社会问题与社会运动 四 个人生平 五 拓展阅读 第五章 环境正义 什么是环境正义 1.环境正义的定义 2.环境正义的类型 …… 社会成因篇 社会应对篇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