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网站首页
|
搜索
热搜:
磁力片
|
漫画
|
购物车
0
我的订单
商品分类
首页
幼儿
文学
社科
教辅
生活
销量榜
表象背后
字数: 200
出版社: 广西师大
作者: 夏婷婷|总主编:景风华
商品条码: 9787559875662
适读年龄: 12+
版次: 1
开本: 32开
页数: 281
出版年份: 2025
印次: 1
定价:
¥58
销售价:
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加入购物车
立即购买
加入书单
收藏
精选
¥5.83
世界图书名著昆虫记绿野仙踪木偶奇遇记儿童书籍彩图注音版
¥5.39
正版世界名著文学小说名家名译中学生课外阅读书籍图书批发 70册
¥8.58
简笔画10000例加厚版2-6岁幼儿童涂色本涂鸦本绘画本填色书正版
¥5.83
世界文学名著全49册中小学生青少年课外书籍文学小说批发正版
¥4.95
全优冲刺100分测试卷一二三四五六年级上下册语文数学英语模拟卷
¥8.69
父与子彩图注音完整版小学生图书批发儿童课外阅读书籍正版1册
¥24.2
好玩的洞洞拉拉书0-3岁宝宝早教益智游戏书机关立体翻翻书4册
¥7.15
幼儿认字识字大王3000字幼儿园中班大班学前班宝宝早教启蒙书
¥11.55
用思维导图读懂儿童心理学培养情绪管理与性格培养故事指导书
¥19.8
少年读漫画鬼谷子全6册在漫画中学国学小学生课外阅读书籍正版
¥64
科学真好玩
¥12.7
一年级下4册·读读童谣和儿歌
¥38.4
原生态新生代(传统木版年画的当代传承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11.14
法国经典中篇小说
¥11.32
上海的狐步舞--穆时英(中国现代文学馆馆藏初版本经典)
¥21.56
猫的摇篮(精)
¥30.72
幼儿园特色课程实施方案/幼儿园生命成长启蒙教育课程丛书
¥24.94
旧时风物(精)
¥12.04
三希堂三帖/墨林珍赏
¥6.88
寒山子庞居士诗帖/墨林珍赏
¥6.88
苕溪帖/墨林珍赏
¥6.88
楷书王维诗卷/墨林珍赏
¥9.46
兰亭序/墨林珍赏
¥7.74
祭侄文稿/墨林珍赏
¥7.74
蜀素帖/墨林珍赏
¥12.04
真草千字文/墨林珍赏
¥114.4
进宴仪轨(精)/中国古代舞乐域外图书
¥24.94
舞蹈音乐的基础理论与应用
内容简介
本书立足法律史视野,由中外代表性艺术画作、文学小说切入,挖掘表象背后具有现实意义的法律问题,展现古今中西不同的社会文化及法律制度的演变。通过鉴赏名画《拾穗者》,比较分析了古今中西福利救济制度的不同历史渊源与走向;结合莎士比亚《量罪记》中的未婚通奸情节,探讨了中西传统社会对强奸罪、通奸罪的认定及司法实践;由《西游记》中的相关细节出发,回顾古代历朝婚姻、孝道、官阶等礼法、政治制度的演变,及对复仇、盗抢等民事、刑事案件的律法约定。全书从文艺作品切入,讲述与法律相关的故事,进而提炼故事中的法律和文化,是法律小史,也是文化小史。
作者简介
夏婷婷,1981年生,沈阳师范大学法学院副教授,法学博士,主要从事法律史、传统法文化的教学和科研工作。著有《唐代拟制判决中的法律发现》等。
精彩导读
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孝需要能力和勇气,而不能只靠空洞的宣传和煽动情绪来实现。如果社会没有爱人的环境,不只是父母,我们自身也会在社会中因各种情形受人冷落和欺辱,在这样的环境中没有真正的爱,更不会有真正的孝。所以当代中国要努力去创造爱人的环境,才能让孝这一中华传统美德真正地得到传承。 ——按语 古代孝行的当代变化与启示 “百善孝为先”是中国古代宣扬的主流思想,不孝行为不仅会受到道德上的谴责,还会入罪,成为十恶之一。我们今天仍然将孝作为传统美德加以继承,但不孝行为更多的是受到道德上的谴责。我国现代法律依然十分重视孝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四十九条第三款规定:“父母有抚养教育未成年子女的义务,成年子女有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可见,我国将赡养父母作为公民的基本义务写入了根本大法中。《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作为专门法来保障老年人的合法权益,弘扬中华民族敬老、养老、助老的美德。与传统法律不同,现代《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新增了子女的“精神赡养义务”。该法规定:“家庭成员应当关心老年人的精神需求,不得忽视、冷落老年人。与老年人分开居住的家庭成员,应当经常看望或者问候老年人。”用人单位还应当给予赡养人探亲休假的权利。但与古代有所不同的是,我国法律对不孝行为的惩罚力度大为降低,在不构成犯罪的前提下,行为人更多的时候仅受到道德上的谴责,这就愈发导致了长期不尽赡养义务的事件的增多。有些老年人被迫拿起法律的武器来捍卫自己获得赡养的权利,但将家庭亲情诉诸法律途径解决纠纷的方法,在实践中似乎又很难执行。 2001年底至2002年初,广州一杨姓老人将儿子诉至法院,要求儿子给予精神慰藉,并要求儿子每年分11个星期给他打扫卫生、煮饭、洗衣服,同时要求每月打电话或当面与他谈心。但该诉讼请求先后被一审、二审法院驳回。法官认为,打扫卫生、煮饭、洗衣服、打电话或当面谈心等问题属于伦理道德调整的范畴,法律不便介入,即使法院作出判决,也很难执行,儿子如果被迫与父亲谈心,也就不成其为谈心了。 2007年10月25日,《河南商报》报道郑州一对夫妇争取精神赡养权利的一则案例。郑州一对老夫妇,因为小女儿自2002年起出于对一些琐事的不满就对他们“不管不问,从来不回家探望”,一怒之下将小女儿告上了法庭。最终,法庭做出了一审判决,要求小女儿不仅要每月向老人支付200元钱的赡养费,而且必须每半月回家探望一次。 实际上,上述父母起诉子女“常回家看看”的案例仅仅呈现了现代社会中家庭赡养纠纷的冰山一角。据2006年《法制日报》发表的调查,北京市2005年6000件民事纠纷中涉及老年人生活的就将近600件,其中大多都属于“精神赡养”纠纷。这些纠纷往往折射出涉诉老年人的无奈:一方面,迫不得已采取诉讼的方式要求子女履行赡养义务,追求精神幸福;另一方面,法院判决的结果各异,并不能真正体现对老年人权益的切实保障。 在古代,子女的不孝行为是刑法的严惩对象,现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60条之一款同样规定了虐待被监护人、看护人罪:对未成年人、老年人等负有监护、看护职责的人虐待被监护、看护的人,情节恶劣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第261条对遗弃罪做出了惩罚规定:对于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人,负有扶养义务而拒绝扶养,情节恶劣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2018年12月《齐鲁晚报》报道了临沂市平邑县人民法院审理的一起关于老母亲孤死家中的案件,杨某军、杨某海弟兄俩因犯遗弃罪被依法判刑。平邑县人民法院审理认为,被告人杨某军、杨某海对无经济来源且患病的母亲负有赡养义务而拒绝赡养,导致其未能及时就医而去世,情节恶劣,二人的行为构成遗弃罪,应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法庭上,被告人杨某军、杨某海如实供述了自己的犯罪事实,对遗弃母亲的行为非常后悔,有坦白情节且自愿认罪的表现。法院依法对杨某军、杨某海从轻处罚,遂判决被告人杨某军犯遗弃罪,判处有期徒刑一年;被告人杨某海犯遗弃罪,判处有期徒刑一年,缓刑二年。 当今我们所提倡的“孝”是建立在平等人格前提下子女对父母的道德义务,这是对传统的超越。正如哲学家马尔库塞指出的那样,发达工业社会成功地压制了人们心中的否定性、批判性、超越性的向度,使这个社会成为单向度的社会,而生活在其中的人就成了单向度的人。所谓“单向度的人”就是只知道物质享受而丧失了精神追求的人。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孝需要能力和勇气,而不能只靠空洞的宣传和煽动情绪来实现。如果社会没有爱人的环境,不只是父母,我们自身也会在社会中因各种情形受人冷落和欺辱,在这样的环境中没有真正的爱,更不会有真正的孝。所以当代中国要努力去创造爱人的环境,才能让孝这一中华传统美德真正地得到传承。 ——选自《表象背后:文艺作品中的法律小史》,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25年2月
目录
上篇 《拾穗者》与中西福利制度 《拾穗者》中体现的基本法律问题分析 一、对拾穗行为的定性分析 二、对拾穗标的的定量分析 传统中国的救济制度 一、拾穗行为的中国境遇 二、传统中国的为政理念和制度设计 三、传统中国的具体救济举措 四、拾穗行为在传统中国发生的概率分析 福利·国家·社会 一、西方福利观念的历史发展 二、中西社会福利观发展比较 三、福利及相关概念辨析 四、欧洲“福利国家”的经验 五、中国式“福利社会”构建的关键 中篇 由《量罪记》看通奸罪与罚 以莎士比亚《量罪记》为切入点 一、《量罪记》中的案情及本篇所探讨的问题 二、古代欧洲关于通奸行为的法网调控 中国古代对奸罪及“杀奸”的认定 一、何为奸罪? 二、中国古代律法对本夫性权利的维护 中国古代对未婚通奸行为的司法实践 一、对未婚通奸行为的法律规定变化 二、“凡奸条”在未婚通奸案中产生的实际效力 下篇 《西游记》中探法史 “三媒六证”“茶红酒礼”与猪八戒的强占婚 一、古代婚姻缔结礼仪 二、“三媒六证”的具体含义 三、为何选用“茶红酒礼”作为聘礼? 四、八戒的强占婚行为及应受的处罚 古代社会的招赘 一、《西游记》中出现的招赘桥段梳理 二、古人对赘婿的态度 三、古人歧视赘婿的原因分析 对“孝”的古今认识 一、《西游记》中的“孝”故事 二、儒道两派对“孝”的不同理解 三、古代关于孝的法律规定和适用范围 四、古代孝行的当代变化与启示 从唐僧母亲复仇看复仇者的结局 一、《西游记》中的复仇悲剧 二、正史与小说中妻报夫仇的类型与结局 三、统治者对复仇行为的态度变化 四、复仇文化对当今复仇案件处理的影响 《西游记》中的盗抢类犯罪 一、唐僧口中的“公取窃取皆为盗” 二、猪八戒偷拿纳锦背心的行为如何定性? 三、从“公取”“窃取”到“明火执仗”“白昼抢夺”的律义转变 书里书外“弼马温” 一、《西游记》中众所周知的弼马温 二、历史上的御马监 三、“流内官”与“流外官” 参考文献 后 记
×
Close
添加到书单
加载中...
点此新建书单
×
Close
新建书单
标题:
简介: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