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启蒙·诗性·苦难

启蒙·诗性·苦难

  • 字数: 223
  • 出版社: 武汉大学
  • 作者: 卢月风|
  • 商品条码: 9787307246508
  • 适读年龄: 12+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47
  • 出版年份: 2024
  • 印次: 1
定价:¥8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以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中国乡土小说为研 究对象,在对现有研究成果归纳总结、分析整理的 基础上,立足鲁迅的“启蒙论”、周作人的“审美 诗化论”、茅盾的“悯农论”等乡土文学观念,从 启蒙、诗性、苦难三个关键词入手,梳理并深入探 究乡土小说在写作资源、主题表现、人物形象塑造 、审美风格等方面的特征,构建起中国20世纪三四 十年代的乡土文学图景,并尝试归纳其现代性路径 、成就与不足、文学价值与文学史意义,以及对当 代乡土小说的启示。
作者简介
卢月风,河南郑州人,文学博士,现为广东海洋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讲师。曾主持多项校级课题,在《郑州大学学报》《贵州社会科学》《中州学刊》等刊物发表论文十余篇。
目录
绪论 20世纪三四十年代乡土小说的现代性路径 第一章 民族国家视野下现代文学中的“乡土”范畴迁延 第二章 20世纪三四十年代乡土小说的写作资源 第一节 动荡的社会语境与文学活动 第二节 传统农民文化与不同时期的土地政策 第三节 地域与时代背景下的作家乡土书写取向 第三章 20世纪三四十年代乡土作家的精神图像 第一节 整合“乡土”与“启蒙”的个体化叙事立场 第二节 作家主体精神集体化与话语立场政治化的交融 第三节 作家土地情结与民族国家意识的双重变奏 第四章 20世纪三四十年代乡土小说的主题呈现 第一节 乡土启蒙的表现与走向 第二节 乡土诗性——以京派乡土小说为例 第三节 乡土苦难与抗争的主导态势 第五章 三四十年代乡土小说人物形象类型 第一节 “启蒙”与“苦难”视阈下的农民形象 第二节 自然村社的权利掌控者——乡绅、地主形象 第三节 农村新的权利者——村长形象 第六章 三四十年代乡土小说的审美风格 第七章 20世纪三四十年代乡土小说的文学价值与文学史意义 第一节 20世纪三四十年代乡土小说的文学价值 第二节 20世纪三四十年代乡土小说的文学史意义 结语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