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网站首页
|
搜索
热搜:
磁力片
|
漫画
|
购物车
0
我的订单
商品分类
首页
幼儿
文学
社科
教辅
生活
销量榜
入职第一课:职场萌新的心智建构与职业洗礼
字数: 107
出版社: 北京联合
作者: 慕希文
商品条码: 9787559682147
适读年龄: 12+
版次: 1
开本: 32开
页数: 215
出版年份: 2025
印次: 1
定价:
¥48
销售价:
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加入购物车
立即购买
加入书单
收藏
精选
¥5.83
世界图书名著昆虫记绿野仙踪木偶奇遇记儿童书籍彩图注音版
¥5.39
正版世界名著文学小说名家名译中学生课外阅读书籍图书批发 70册
¥8.58
简笔画10000例加厚版2-6岁幼儿童涂色本涂鸦本绘画本填色书正版
¥5.83
世界文学名著全49册中小学生青少年课外书籍文学小说批发正版
¥4.95
全优冲刺100分测试卷一二三四五六年级上下册语文数学英语模拟卷
¥8.69
父与子彩图注音完整版小学生图书批发儿童课外阅读书籍正版1册
¥24.2
好玩的洞洞拉拉书0-3岁宝宝早教益智游戏书机关立体翻翻书4册
¥7.15
幼儿认字识字大王3000字幼儿园中班大班学前班宝宝早教启蒙书
¥11.55
用思维导图读懂儿童心理学培养情绪管理与性格培养故事指导书
¥19.8
少年读漫画鬼谷子全6册在漫画中学国学小学生课外阅读书籍正版
¥64
科学真好玩
¥12.7
一年级下4册·读读童谣和儿歌
¥38.4
原生态新生代(传统木版年画的当代传承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11.14
法国经典中篇小说
¥11.32
上海的狐步舞--穆时英(中国现代文学馆馆藏初版本经典)
¥21.56
猫的摇篮(精)
¥30.72
幼儿园特色课程实施方案/幼儿园生命成长启蒙教育课程丛书
¥24.94
旧时风物(精)
¥12.04
三希堂三帖/墨林珍赏
¥6.88
寒山子庞居士诗帖/墨林珍赏
¥6.88
苕溪帖/墨林珍赏
¥6.88
楷书王维诗卷/墨林珍赏
¥9.46
兰亭序/墨林珍赏
¥7.74
祭侄文稿/墨林珍赏
¥7.74
蜀素帖/墨林珍赏
¥12.04
真草千字文/墨林珍赏
¥114.4
进宴仪轨(精)/中国古代舞乐域外图书
¥24.94
舞蹈音乐的基础理论与应用
内容简介
不少初入职场的新人常常面临这样的困惑: 如何快速适应职场文化,找到自己的位置? 为什么努力工作却难获认可,是方向错了还是能力不足? 面对领导的批评和同事竞争,该如何调整心态、脱颖而出? 职场成长,到底靠机遇还是能力? 从学生到职场人的转变,是人生道路的重要关口。这不仅意味着环境的改变,更是心智模式的一次全面升级。 本书结合真实职场场景和作者多年经验,提炼出助力新人完成角色转换的“核心法则”: 角色调整:快速进入职业化状态,找到团队定位。 能力提升:用实践与策略,锻造专业竞争力。 心态塑造:管理情绪、应对挑战,打造强大内心。 本书通过具体案例与实用工具,为你描绘如何打好职场第一仗,找到属于自己的职业发展路径。无论你是满怀激情的职场萌新,还是希望突破瓶颈的职场人,这本书都将助你达到全新高度,用正确的态度与方法点亮职业未来。
作者简介
慕希文,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硕士,现供职于大型央企,先后任总部部门、主业生产经营单位、智库研究机构负责人,教授级高级经济师。在能源与环境、企业战略与管理、党建与人力资源、新闻传播等方面有较为深厚的研究造诣和突出成果,且为写作领域名师。善于启发和培养人才,连续多年为新入职员工精心授课并获得良好反响。出版20余部著作,行销数百万册,并获诸多奖项。
精彩导读
3自驱成长 一个人最好的状态,就是自己驱动自己成长,不需要外界逼迫,不需要他人催促,不需要各种指标的驱使,而是自动自发地朝着自己的目标努力。进入职场以后,自驱力的强弱以及持续的时间,将直接决定人的成长速率和所能达到的高度。 增强历史主动 当下的青年生逢伟大的时代,当不辜负时代。伟大的时代需要我们青年有自己的作为,要不辱使命,意识到青年人要担起的责任,成为青年人该有的样子。 北大教授陈平原说:“人类历史上,有过许多‘关键时刻’,其巨大的辐射力量,对后世产生了决定性影响……我们必须跟……这样的关键时刻、关键人物、关键学说,保持不断的对话关系。”“在沉思与对话中,获得前进的方向感和原动力。” 我们要有这种历史自觉意识,焕发历史主动精神,青年之精神是时代进步重要的力量源泉。青年人具备历史主动精神,才会增强学习的积极性、增强个人成长的主动性、增强斗争精神,从思想上树立积极主动的意识,这关系个人成长,关系社会的进步,也关系国家的未来。把握历史主动,确立人民的历史主动地位,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核心内容之一,伟大的历史主动精神推动着历史进步,反映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精神本质,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希望大家争做不负韶华的奋斗者,发扬历史主动精神,保持胸怀“国之大者”的历史自信,勇于担起国家和民族的未来。 所以我们要练就过硬本领,勇担时代重任。在学习实践中长才干、强本领,磨砺自己,主动担当,敢于负责,积极作为,忠诚履职。涵养家国情怀,培育高尚品格。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处理好公与私、义与利、是与非、正与邪、苦与乐的关系,光明磊落,甘于奉献,慎独慎微,知行合一。 真正的理想是实现自我想象 年轻人要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和远大志向,这样才会找到不断奋进的内驱力,人生才会有大格局,才会建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理想是人生的航标,引领前行的方向。理想不是虚无缥缈的东西,而是人愿意为之付出、倾情投入、奋斗终生的事业,要把个人的理想与国家和民族的发展和进步联系起来,找到最好的结合点,在为社会、为他人奉献的过程中实现最大的人生价值。 我们的理想,是有现实感的理想,要找到实现理想的具体方法和路径,志存高远、脚踏实地,从大处着眼、小处入手,不急于求成,不好高骛远,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在完成一件件具体的事情、实现一个个阶段性目标的过程中,不断向理想的目标靠近。 有人会说,理想确实很崇高,但有点太高大上了,离我们有点远。当下社会,压力那么大,竞争那么激烈,社会那么卷,这些都能成为消沉、“躺平”、“摆烂”的理由,谈理想是不是不合时宜?要理想有什么用? 我最近看了华东政法大学杜素娟老师在《一席演讲》节目做的演讲,很赞同她的观点。她说没有理想的人生是无趣的。英国诗人弥尔顿在《失乐园》里描述了一个“混沌界”,比较符合很多人的状态——好像没那么惨,但也好不到哪里去。生活不是自己想要的,想突破,看不到希望;想改变,找不到路径。既“躺”不平,也“卷”不动,人生好像卡住了。彻底“摆烂”吧,又会不甘心,感到疲倦,感到空虚。这种情绪体验,就叫内耗。 大家会说,既然都这样了,再谈理想,不是更沉重吗?杜老师有个观点,很多时候我们嘴里的理想,其实是与人攀比而追求的目标。比如想赚钱,让家人生活得更好,但慢慢变成要比别人赚更多的钱,买房一定要买一线城市的大房子,我们把自己的理想绑到了攀比的金字塔上。 其实这是攀比思维的陷阱,是功利主义的圈套,理想不能背这个锅。这种思维设定的概念是什么?你必须出人头地,把别人比下去,这才叫成功。这样的“成功”思维,跟大多数普通人是无缘的。但这种所谓的理想,却把很多人卷了进去。大家都眼巴巴地望着金字塔的塔尖,觉得人生苦涩。 其实,真正的理想是什么?是一种自我想象,想象自己想要的未来生活,想象自己想成为的样子。保持这样一份旺盛的自我想象,就有了探索自我和人生可能性的勇气,和对自己人生的不放弃。 所以我们要思考的问题是:你想成为怎样的自己?你想过上怎样的生活?你认真想过吗?自我想象一定要建立在对自己的了解之上。还有一个问题是,要弄清楚你的兴趣是什么,你擅长什么,你的特点是什么,这样才能具象化、针对性地形成一份自我想象,这样的自我想象才能够变成我们的理想。 所以,认清生活的真相,依然热爱生活。我们不能成为生活的“产品”,我们要的是生活本身。当我们拥有这样一份自我想象,我们就不会被困难所打倒,我们就会像弹簧一样,哪怕在谷底,也会弹起来。坎坷和挫折,反而是成长的契机,经历风雨,才能够激发出一个更强大的自我。 电影《长安三万里》中,李白的人生志向不是成为诗人,而是想成就一番功业,匡扶社稷,报效国家,实现人生价值。他遇到种种曲折、坎坷,最终也没有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但他的诗却永远都是那么昂扬自信,充满旺盛的少年气,他的身上有仙气、豪气、侠气、酒气,唯独没有哀叹之气、颓唐之气,从某种意义上说,李白没有实现的理想是获得某个官职,做成一番大的事业,他真正实现的理想是,他一直是自己心中最好的那一个。他是越挫越勇、追求理想最好的代言人。 人若没有理想,就和咸鱼没有什么区别,只是为了生存而苟活,不可能创造出自己的价值。但同时要说的是,人不要太理想化,脱离实际,无视现实和社会规则,否则,理想就变成了空想。 理想和现实的交织中,大致有四类人,可以称之为“理想与现实的四宫格”。第一类是现实的现实主义者,被现实所困,失去理想和热情;第二类是理想的现实主义者,没有真正的理想,而是用理想粉饰自己,就是前面说的攀比的伪理想;第三类是理想的理想主义者,这类人有理想,但是不能正确面对现实,脱离实际,李白偏向这种;第四类就是我们所说的现实的理想主义者,坚持心中的理想,同时正视和认清现实。 我们追求的理想应该是有现实感的理想,能落到现实的土壤中。认清现实,并找到通往理想的路径和方法,是实现理想的关键。 追求理想的过程就好比过河,方法和路径就是船和桥,没有船和桥,就只能“望河兴叹”,有了船和桥,还要有航向和目标,否则对于盲目的船来说,所有风向都是逆风。 我上大学时发现自己的优势是写作,一度以写作为使命,信奉“书生报国无长物,唯有手中笔如刀”。大学毕业后从事过新闻工作,读研究生时,因为阅读范围扩大,阅历增加,对社会认知加深,受到一些思想的触动,加上名师指点和训练,在学术思维上提升很大,我对自己的思维能力、跨界研究、透视事物本质以及转化能力更加自信,我确立了自己的人生价值排序,依次是做事、思考、读书和写作。 首先是要做事。张謇有言:“天之生人也,与草木无异。若遗留一二有用事业,与草木同生,即不与草木同腐。”人生天地间,应该做一些于社会、于他人有意义的事情。而且只有把事情干明白,经历一些事,折腾过、被摔打过,才能写出一点扎实的、有价值的东西。 其次是要多思考,想清楚自己来到世上为了什么,要干什么,了解这个世界,了解社会,也了解他人,最重要的是让自己活得更明白一点。然后是读书。前人已经创造了丰厚的知识成果,只有认真阅读吸收,才能创造。 这样想明白后,来到企业,不管做新闻记者、文字工作者、部门负责人,还是现在的企业负责人,我都尽可能去做实事,做好事,而且要不断思索和沉淀,结合工作实际思考和研究关于能源行业、企业管理的问题,甚至是关于文稿写作的方法,最终把事情干明白。 从上学读书到现在,20年过去了,表面上有很多变化,但我觉得有些东西是不变的,当年的理想依然是今天的理想。让我满意的,不是我获得了多少东西,多少社会名誉,而是保持了自己的本色。 什么叫做人之本?不忘本就跟不忘初心一样,自己从哪里来,到哪里去,反复问自己这个问题。一定要把持这个本。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任何时候都不会骄傲,任何时候都不会委顿,任何时候都不会被困难吓倒。 哪个人内心没有过火花,能不能将它聚成火焰?哪个人没有自己的理想,当时间流逝,我们还能不能坚持自己的理想? 成为“自燃型”青年 有了理想,就有了方向,但它不会直接转化为行动。要让自驱成为成长的动力。自驱,就是不靠外在的驱动,不需要别人去宣教和鼓励,自我发光发亮。因为只有懂得自驱的人,才能最大限度让自己保持更好的激情、更好的状态,挖掘自己最大的潜力。 可以说,自驱是自知自觉的一种升华。人首先要自知,知道自己能干什么、不能干什么,优点、缺点分别是什么,这样才能扬长避短。自觉其实是自我觉悟。 我们常说,革命靠自觉,萌生觉悟,才会衍生出无穷的动力。人这一辈子,来到这个世界,注定要解决问题、面对挑战,这不是你想不想要的问题,而是人类的宿命。 既然注定要向前迈进、向上攀登,就应该放弃不切实际的幻想,就要为自己树立目标。要有奋进的觉悟和企图,更要有奋进的规划和脚步。自我主宰,成为自己战场上的指挥官,明确自己的目标,聚焦自己、提升自己、完善自己。 自驱要有意志。意志力,或者说人身上的任何突出能力,都是需要锻炼得来的。毛主席年轻时洗冷水澡,坐到大街上看书,就是为了锻炼自己的意志力。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锻炼意志力的办法,一个没有意志力的人,往往是慵懒的,即便知道自身哪里不行,也没有决心和恒心去矫正、去成长和精进。 自驱也一定有反馈和享受。就像长跑,不经常跑步的人认为跑步是痛苦的,很难坚持下来,但经常跑步的人知道,虽然开始有些累、酸,但度过这个阶段,后面其实很享受。自驱并不是让我们去做苦行僧,天天艰苦地忍受,那肯定不行。 除了自知自省、自觉奋进,坚持不懈,还应该学会聚焦于工作本身,多去享受工作的成果,反过来安抚自己、振奋自己。其实真正聚焦到工作当中,朝着目标一步步地去努力,就像武侠小说里闭关练功一样,是不会感觉到痛苦和劳累的,反倒是那些上班心不在焉无法集中注意力的人,总感觉到无聊和煎熬,那是最累和悲催的。 人有三种驱动力,一是本能驱动力,比如吃饭、喝水等;二是奖惩驱动力,做好了就奖,做砸了就罚;三是内心热爱驱动力,培养对事业的感情,如痴如醉。热爱可以理解成激情,有抱负、有事业心、有使命感。这是最强大的动力。 稻盛和夫曾总结,人可以分为三种:第一种是点火就着的“可燃型”的人;第二种是点火也烧不起来的“不燃型”的人;第三种是自己就能熊熊燃烧的“自燃型”的人。所谓“自燃型”的人,就是有强烈成就动机和自驱力的人,只有这样的人,才能坚持不懈地努力。努力的过程就是提升心志、锤炼人格、锻造品质的“修行”,只有极度努力,才能取得事业的成功。 那些无法“自燃”的人,有的是因为缺乏欲望和想法,享受“无欲无求”的“佛系”工作方式。有的是因为缺乏认知。他们对自我的认知、对社会的认知、对做事情的认知、对很多概念的认知、对学习的认知等比较浅,所以当你在跟他们说不要为了工作而工作,要带着使命感把工作当成自己的事业,要有愿景、有目标、有奉献精神和格局时,他们不理解。所以需要升级认知系统,使他们能够理智判断事物。 有的是因为缺乏能力,行动力达不到预期。要提升能力,只有下苦功夫,没有捷径。有的是因为缺乏动力。他们没有找到能够触发自发动力的条件,也就是“动力源”。动力源归纳起来就是“追求快乐和逃避痛苦”。如果员工找不到通过完成某项工作而得到的“好处”“收获”等任何能够有“满足感”的源头,他就很难动力十足地开展工作。如果员工认识不到完不成某项工作将会承受“处罚”“淘汰”等严重后果,他就不会促使自己积极努力工作。很多时候,员工的自发动力是需要外部环境刺激的。 要想成为“自燃型”的人,就要从树立目标、改善认知、提升能力、增强动力方面下功夫。人要专注和享受自己的工作,也要为自己的工作赋予意义。史蒂夫·乔布斯曾问百事可乐总裁约翰·斯卡利:“你是愿意卖一辈子糖水,还是跟我改变世界?”我们也可以问,是为养家糊口而工作,还是为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社会而努力呢? 许倬云先生说,工作不仅是维持你的生活,也是让你带进社会的一个角落,也是一个连线。工作就是雕塑你自己,让你遇见更好的自己。当不再紧盯着薪水,在工作中探索到更有意义的事,比如提升了认知,开阔了眼界,结识了更优秀的人,就不会觉得工作是苦役,反而是愉快的体验。心理学家弗雷德里克·赫茨伯格有个著名的“双因素理论”。真正激励一个人的是挑战、认可以及个人成长等“动力因素”。 我自己的感受:从来没有厌弃过自己干的任何工作,从来没有后悔过自己的任何选择!做记者,我跑遍了整个系统。做文字工作,我除了干好本职工作,带出一支队伍,还总结了方法,提高了工作效率。 由于工作业绩突出,我成为整个系统中最年轻的高管层干部,后来又主动要求到基层接受锻炼。别人觉得我做某些事比别人做得好,是天生的,只有我自己知道,哪有什么天生的,都是从事上磨出来的。我相信一句话:整天埋怨、牢骚,根本不爱干自己工作的人,那也不可能热爱生活,也很难说热爱自己所在的单位、热爱祖国。 有自驱力的突出体现,就是有强烈的敬业精神。敬业首先是一种精神状态。这种状态,用稻盛和夫的一句话来说就是:“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什么是工作?今天干了明天还得干的是工作。什么是事业?今天干了明天还想干的是事业。我们要把工作当作事业来追求,躬身入局、真心热爱。
目录
1扣好第一粒扣子 树立正确的“三观” 选择重要,坚守更重要 自立自强自信 2立乎其大 立大志 明大德 吃大苦 成大事 3自驱成长 增强历史主动 真正的理想是实现自我想象 成为“自燃型”青年 4敬业,就是出活 敬业,是一种精神和态度 敬业,是一种途径与方法 敬业,更是一种成果和贡献 5职业,就是靠谱 提升工作境界 把握职场逻辑 遵循职业规范 养成职业态度 6专业,就是懂行 持续精进 终身学习 保持专注 苦练基本功 7不辞其小 珍惜分秒 珍惜每一次机会 找苦吃,做难事 从细节做起 从基层做起 8活成一个动词 增强行动力 先长骨头再长肉 链条式成长 关注当下、关注真实、关注身心 9自律致远 戒庸 戒懒 戒虚 戒贪 戒骄 戒躁 戒怨 10成为不可替代的员工 成才三大定律 铸造不可替代性 滋养你的环境 附录课后学员感言 2022年 2023年 2024年 结语把自己铸造成器 找到自己的使命 躬身入局 成为一粒好种子 做时间的朋友
×
Close
添加到书单
加载中...
点此新建书单
×
Close
新建书单
标题:
简介: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