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埃伯利街谈话录:乔治·摩尔谈文学与艺术

埃伯利街谈话录:乔治·摩尔谈文学与艺术

  •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 作者: [爱尔兰]乔治·摩尔
  • 商品条码: 9787100219051
  • 适读年龄: 12+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350
  • 出版年份: 2025
  • 印次: 1
定价:¥6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乔治·摩尔在中外文学交流史上具有不可磨灭的地位,本书是他晚年的重要著作之一,堪称其一生文学观、思想观、人生观的总结。一方面,摩尔从 19—20 世纪的著名作家谈起,对当时的文学思潮和流派进行评述,言简意赅、金句频出;另一方面,他谈到 18—19 世纪的各种艺术流派、代表艺术家和作品,对艺术风格及前景进行了大胆分析,表达了自己对艺术与人生、灵感、情感等各方面关系的见解。在他锐利而深刻的言论面前,人们对文学和艺术的一些惯常看法毫无疑问会受到挑战和冲击。全书内容丰富多彩,既有充满哲理性的思考,也有风趣幽默的对话,是难得的文学读本。
作者简介
乔治·摩尔(George Moore,1852—1933),爱尔兰作家,对爱尔兰的文艺复兴做出过很大贡献。代表作有《伊丝特·沃特斯》《情欲之花》《克里思溪》《一个青年的自白》《埃伯利街谈话录》《宣言》《爱洛伊丝和阿伯拉尔》等。 孙宜学,同济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研究、“一带一路”与中华文化国际传播研究等,主持“中国大论坛”“西方近代思想文化经典译丛”“艺术与文明书系”等大型系列丛书,出版学术专著20余部,编、译著50余部。
精彩导读
摩尔:“啊,你看起来是那么可爱,啊,铁石心肠的女孩,啊,黑眉毛的女孩,拥抱我吧,你真心的牧羊人,我想亲吻你,哪怕是空洞的一吻,也有一种甜美的快乐!”在“哪怕是空洞的一吻,也有一种甜美的快乐”这简单的诗句里,他抓住了感官本能的本质。不幸的牧羊人继续恳求着,但我现在记不起那一段了。 弗雷曼:忒奥克里托斯没写牧羊女是怎么回答的,我们没听到她说一句话。在下一首田园诗里,巴蒂和科里登这两个主人公相遇了,互相戏谑闲谈了一番之后,他们的谈话转到了牧羊女之死上。 摩尔:“啊,高尚的牧羊女!即使你已死去,我们也不会忘记你。你就如我的山羊一样,都是我的最爱,你已死去。啊,一种过于残酷的灵魂主宰了我的命运。”这就是我们对牧羊女的全部了解。这份伟大的爱恨场面被描述成一段趣事——拔出那根正好插入巴蒂脚踝的刺。巴蒂对牧羊女的叹息是第一次,但不是最后一次。自从第一次叹息之后,世界依然在继续,给她带来持续两千年的不朽名声的就是她的名字吗?还是因为她让巴蒂一样的农夫英名永存?因为我们喜欢他,当他说:“我将不再歌唱,但我将死在我跌倒的地方,那里可能有狼群将我吞食时,这个粗鲁的牧羊人是个真正的爱人。”为什么这些农夫和牧羊女能够流芳百世,我的弗雷曼?为什么他们是真实的?为什么他们能知足?因为他的田园诗中讲述的都是快乐的日子以及过着快乐生活的男男女女,他们跟着自己的羊群,顺应着自己的本能生活。在他的诗里,很难找到一个不快乐的日子,甚至当两个渔夫在一间破屋子里醒来后,发现自己眼前一无所有,只得再辛苦一天寻找食物时,仍是如此,在他们不可能再复生的生命尽头,两个老人走在了一起。忒奥克里托斯将他的故事带进了一个梦境。“给我讲一讲你晚上做过的梦,”一个老人说,“不仅如此,还要把这一切都告诉你的朋友。”那个渔夫就讲了自己的一个梦,在梦里,他捉到了一条金鱼,他费了很大劲儿才把它拖上岸。你记得吗? 弗雷曼:记得,另一个渔夫回答说:“忘了那个梦,找鲜鱼吧,以免带着你那金色的梦想饿死!” 摩尔:甚至华兹华斯的天才也不能赎回他道德上所受的诅咒,如果我们必须在《采蚂蟥的人》和渔夫中做出选择,我们应选择早些时候的故事。 弗雷曼:你总是常常能为自己的偏爱做出解释。 摩尔:快乐的时光总是容易被记住;道德是悲哀的。我有一个话题,你想听吗? 烧了。 按常例,人一生中只有一死,但实际上,我们的生活被或大 或小的死亡包围着。我失去了父母兄弟,却没有意识到致命的灾 难已经降临到自己头上,我这种表白会被解释成一种十足的自我主义,是铁石心肠;但这种判断会被维吉尔的诗句推翻。维吉尔的话像音乐一样浮现在我的脑海里。在岁月的长河里,它们已经变成了音乐,而且已经变成了戏剧,当剧中的女人说她不思念自己死去的孩子,而只想她的五个漂亮的洋娃娃时,就是这样。我们离开剧院,认为那是胡说八道,但甚至在那时,或从那时起,我们之中只有最愚钝的人才不承认失去小东西比失去大东西更令人悲哀。洋娃娃是那个不算聪明的女人的梦,而今天,我的处境就与她非常接近,因为我的梦想之屋消失了,只留下一幅肖像,挂在埃伯利街一间大厅的第一个楼梯平台上,每当我走下楼梯,它都会吸引我的注意,某种光亮或者说磷火提醒我:我的家族已经没落,已被被叛,已经消散,已被放逐。它说,每个种族都有自己的末路,每种信念、每种悲伤、每种欢乐终究都会灭亡。记忆比死亡长久;它也死了,但我们没有能力把它粉碎或埋葬。如果我把肖像画移到顶楼,翻扣到墙上,我祖父的眼睛仍会注视着我,迫使我重新把它挂到大厅里,因为我总是缺乏勇气写信给公共美术馆的馆长,请求他使我摆脱这幅肖像。
目录
第一章 陌生人的来信 第二章 英语在消失 第三章 巴尔扎克 第四章 巴尔扎克与莎士比亚 第五章 乔治·艾略特 第六章 哈代 第七章 伯爵夫人与雕像之恋 第八章 画家肖像(一) 第九章 画家肖像(二) 第十章 画家肖像(三) 第十一章 画家肖像(四) 第十二章 画家肖像(五) 第十三章 魏尔伦 第十四章 兰波与波德莱尔 第十五章 文学的热度 第十六章 纯诗 第十七章 安妮·勃朗特 第十八章 三位女演员 第十九章 环法旅行计划 第二十章 祖父的肖像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