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专利布局

专利布局

国内**本全面、深入、通用的专利布局专业读物。
  • 字数: 342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知识产权出版社
  • 作者: 马天旗 主编 著作
  • 出版日期: 2016-09-01
  • 商品条码: 9787513044257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63
  • 出版年份: 2016
定价:¥5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按先理论、再工具、后实践的顺序布置知识点, 根据企业的发展趋势, 从新创企业的专利布局到应对竞争对手的专利布局, 再到围绕技术标准和海外市场的专利布局进行展开。此外,还从主要技术领域介绍了专利布局的策略, 并通过典型案例讲解、分析了专利布局的具体过程。
作者简介
马天旗,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机械发明审查部副处长,高级知识产权管理师,全国专利信息利用师资人才,专利局专利分析带头人教研组成员及授课教师。担任国家知识产权局相关部门兼职专利分析师、知识产权分析评议培训讲师等。以课题组组长、专利分析指导专家等身份先后参与十多个行业的课题研究,曾被评为很好课题组长。主编《专利分析——方法、图表解读与情报挖掘》,参与撰写《专利分析实务手册》等,发表知识产权相关文章近20篇。
目录
001第一章专利布局的总体考虑和流程
002第一节专利布局的基本原则
002一、目的性
003二、前瞻性
003三、实效性
004四、针对性
005五、匹配性
005六、价值性
006七、体系性
007八、策略性
008第二节专利布局的整体目标
008一、保护式布局
011二、对抗式布局
014三、储备式布局
017第三节专利布局的考虑因素
018一、企业层面
019二、产业层面
019三、产品层面
020四、竞争对手层面
021第四节专利布局的一般流程
021一、专利布局的参与主体
022二、专利布局的基本环节
022三、专利布局的实施步骤
025四、专利布局的短、中、长期规划
027第二章专利布局的结构与模式
028第一节专利布局的要素结构
028一、技术结构
029二、产品结构
032三、价值结构
034四、地域结构
035五、时间结构
038六、类型结构
039七、权利结构
040八、来源结构
042第二节专利布局的典型模式
042一、专利布局的功能类型
044二、专利布局的经典策略模式
047第三节专利的组合类型
047一、集束型专利组合
048二、降落伞型专利组合
048三、星系型专利组合
049四、链型专利组合
049五、网状覆盖型专利组合
050六、策略组合型专利组合
053第三章辅助制定专利布局策略的专利分析工具
054引言
056第一节专利布局常用的专利宏观分析工具
057一、专利申请趋势分析
059二、技术构成分析
061三、技术来源与地域布局分析
062四、主要申请人技术布局比较分析
063五、产业链专利布局分析
065六、技术链专利布局分析
066七、专利聚类分析
069八、专利技术路线图分析
073第二节专利布局常用的专利微观分析工具
073一、技术链专利布局策略分析
075二、工艺链专利布局策略分析
076三、产品链专利布局策略分析
078四、技术功效矩阵分析
080第三节专利布局常用的专利竞争对手分析工具
081一、定量分析
083二、定性分析
089第四章新创企业的专利布局
090引言
090一、新创企业的概念
090二、新创企业的类型
092三、新创企业在专利布局上的优势及劣势
094四、专利布局对新创企业的作用
095第一节新创企业的专利布局考虑因素及基本流程
095一、考虑因素
097二、基本流程
099第二节新创企业的专利布局常用策略
099一、先阻挡后设围策略
101二、“游击战”策略
102三、以实用新型为主策略
102四、先导型策略
103五、对替代技术抢先申请策略
104第三节典型案例分析
104一、开拓型新创企业的专利布局
110二、颠覆型新创企业的专利布局
118三、持续型新创企业的专利布局
125第五章针对竞争对手的专利布局
126第一节竞争与专利布局
126一、竞争对手的概念
128二、针对竞争对手的专利布局原则
129三、针对竞争对手的专利布局考虑因素
132第二节针对竞争对手的专利布局流程及策略
132一、识别竞争对手
133二、分析竞争对手
134三、针对竞争对手制定专利布局策略
139第三节典型案例分析
139一、引领型企业的专利布局
142二、产品主导型企业的专利布局
145三、技术主导型企业的专利布局
149第六章围绕技术标准的专利布局
150第一节专利和标准的关系
150一、标准必要专利的定义
151二、专利被纳入标准的情形
151三、判别标准必要专利的考虑因素
153四、专利与标准的对应方法
155第二节围绕标准的专利布局基本策略
156一、围绕已有标准的专利布局
157二、围绕已有标准进行专利布局的动态调整
158三、在推标过程中纳入已有专利
159四、在推标过程中布局新的标准必要专利
162第三节典型案例分析
162一、标准中功能性技术要素的专利布局
164二、标准技术要素中技术方案不唯一的专利布局
166三、标准技术要素中技术方案唯一的专利布局
167四、专利申请在纳标中依据审查意见的专利布局
170五、标准定版后的专利布局动态维护
173第七章企业的海外专利布局
174第一节企业进行海外专利布局需要考虑的因素
174一、目标市场类型
177二、专利技术现状
179三、法律环境
181四、自身资源
182五、专利获取途径
185第二节企业进行海外专利布局的策略
185一、技术布局策略
187二、时间布局策略
188三、地域布局策略
189四、专利类型设计策略
190第三节典型案例分析
190一、原研者的海外专利布局
195二、不同进入时机竞争者的海外专利布局
200三、并购在海外专利布局中的运用
203第八章机械领域的专利布局
204第一节机械领域专利保护特点
204一、不同企业的专利保护差别较大
204二、专利保护类型多
204三、实用新型专利占比高
205四、重点领域专利布局密度大
206第二节机械领域专利布局的考虑因素
206一、发明类型
206二、专利布局地域
207三、专利制度中的保护客体差异
208四、技术合作的重要性
209第三节机械领域的专利布局策略
209一、产品、方法双管齐下
209二、从小部件到大系统
210三、追溯产业链以全面布防上下游
210四、上位表述保护主题或技术特征
210第四节典型案例分析
211一、“大产品”专利布局
215二、“小部件”专利布局
223第九章IT领域的专利布局
224第一节IT领域的专利保护特点
224一、专利密度高
224二、布局意识强
224三、专利诉讼频发
225四、专利运营活跃
226第二节IT领域专利布局的考虑因素
226一、专利申请时机
226二、专利布局地域
226三、专利申请类型
227四、各国软件专利制度差异
227五、专利获取途径
227第三节IT领域的专利布局策略
228一、产品立体布防
228二、改型方案布防
229三、上下游全面布防
229四、友商联合布防
229五、显性特征布防
230六、结合标准布防
230第四节典型案例分析
230一、巧用专利制度的专利布局
234二、友商联合的专利布局
239第十章医药化工领域的专利布局
240第一节医药化工领域的特殊性
240一、基础性研究投入多
240二、技术更新换代慢
241三、改进型技术多
241四、应用转化慢
242五、工艺方法取证难
242六、领域之间技术交叉多
243第二节医药化工领域专利布局的考虑因素
243一、保护主题选择
243二、布局时机
244三、保护期限
245四、核心技术布局
245五、外围改进型布局
247六、全产业链布局
248第三节医药化工领域的专利布局手段
248一、化学产品的专利布局手段
249二、化学方法的专利布局手段
250第四节典型案例分析
250一、化学药的多角度专利布局
253二、不同技术分支的整体专利布局
260参考文献
摘要
序    言
    (华为高级副总裁、首席法务官  宋柳平)

    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做好创新点的挖掘和专利布局是日后专利运用的战略保障。正如国家知识产权局申长雨局长曾指出,为了扩大对外投资、形成国际竞争新优势,中国企业必须做好海外知识产权合理布局。然而,除了专利质量以外,中国大部分企业在专利布局上仍然处于初级阶段,并且很多企业还没有意识到专利布局的重要性。
    目前,我国大部分企业缺乏具备专利布局规划和指导能力的专业人才,影响和制约了这些企业的专利综合竞争实力。造成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具有专利布局实务经验的专业人才主要集中在一些国内外较大规模的专利咨询机构和一些企业里,而这些专业人才一般情况下都将自身掌握的专利布局技能和知识作为自己的know-how,基本不对外进行传播;其次,普通企业里的专利管理人员往往也不掌握本行业的专利宏观布局情况,更难从海量的专利文献数据中归纳和梳理出针对本行业比较实用的专利布局策略;最后,由于上述两个原因,编撰一本通用的专利布局实务教材更加缺乏一个自发的组织者和熟悉各领域专利布局情况、具备一定专利布局实务经验的专家团队,所以,在专利布局方面一直没有系统的教材可供学习。
    当我得知国家知识产权局机械发明审查部马天旗副处长组织了针对《专利布局》的编写团队,深感欣慰。该团队能够自发编写此书,不仅正当其时,而且业正身合。马天旗副处长此前曾主编了《专利分析——方法、图表解读与情报挖掘》一书,获得业界读者的一致肯定。从《专利布局》这本书的编写团队来看,不仅有各个领域资深的专利审查员,还有企业里和知识产权咨询机构里的资深专利布局专家,这样的团队具备了多个领域的专业技术、理论和实务经验互补、知识链完整等多个特点。
    从《专利布局》这本书的构架上看:首先,知识链布局合理,先理论、再工具、后实践;其次,场景设置符合企业的发展趋势,从新创企业的专利布局到应对竞争对手的专利布局,再到围绕技术标准和海外市场的专利布局策略进行展开;再次,更加聚焦领域特点,突出行业针对性;最后,案例疏解到位,策略模式归纳深入。总之,本书章节布局合理,对于企业的相关从业者来说实用性和可操作性都很强。
    综上所述,我认为《专利布局》这本书特别适合企业负责专利管理工作的高层管理人员、专利工程师、研发部门人员作为指导性读物。对于专利代理和咨询机构的专利咨询师也是必备的工具书,而对于相关政府机构工作人员、相关专业的大学生来说,也是很不错的一本参考书。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