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叶面阻控技术在重金属污染防治中的理论与实践

叶面阻控技术在重金属污染防治中的理论与实践

  • 字数: 241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
  • 作者: 黄永春 等 著
  • 出版日期: 2024-12-01
  • 商品条码: 9787511668547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08
  • 出版年份: 2024
定价:¥63.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叶面阻控技术在重金属污染防治中的理论与实践》一书介绍了我国农田重金属污染防治存在的问题和挑战,分析了重金属叶面阻控剂的作用机理。以水稻为对象,通过叶面喷施二巯基丁二酸(DMSA)、S-烯丙基-L-半胱氨酸(SAC)、L-半胱氨酸(L-Cys)、谷胱甘肽(GSH)、蔗糖(SUC)、小分子酸和微量元素等不同叶面调控剂,测定分析不同叶面阻控剂对水稻籽粒和各部位重金属镉、砷和铅的吸收积累、矿质元素含量和重金属镉吸收转运特性的影响,明确了水稻根系、茎叶、穗轴和稻壳对镉的拦截与阻控,筛选出了能够显著降低稻米中重金属含量的叶面阻控剂,以期为研发新型高效叶面阻控技术、污染农田的安全利用和作物的安全生产提供理论依据和数据支持。本书可供农田重金属污染修复和安全利用相关领域的科研、管理和生产人员参考。
作者简介
黄永春,博士,研究员。2003年7月至今在农业农村部环境保护科研监测所工作,现担任重金属生态毒理与修复创新团队骨干。主要从事水稻重金属污染防治研究工作。通过系统研究污染农田重金属迁移转运规律,系统性揭示了农田镉污染形成机理,提出了以水稻茎基镉含量为主要参考依据,同时兼顾土壤镉含量和稻米镉含量的水稻宜产区、限产区、禁产区划分方案,有效提高了重金属污染耕地的安全利用率。通过系统研究重金属在水稻体内迁移转运规律基础上,突破传统理论束缚提出一种提高水稻营养器官拦截率,阻断重金属离子由营养器官向籽粒转运的新型“体内钝化机制”;将重金属元素大量固定在旗叶、节等营养器官中,大幅度降低水稻籽粒中重金属含量,对多种重金属元素复合污染区水稻的低成本安全生产具有重要意义。获授权专利20项,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