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会计研究方法论(第4版)(研究方法丛书)

会计研究方法论(第4版)(研究方法丛书)

  • 字数: 753
  • 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
  • 作者: 吴溪
  • 商品条码: 9787300333816
  • 适读年龄: 12+
  • 版次: 4
  • 页数: 479
  • 出版年份: 2025
  • 印次: 1
定价:¥7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遵从会计思想和研究方法论之间的辩证关系,围绕会计研究方法展开讨论。全书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专业相关性。整理会计学科有关研究方法论的思想和讨论,梳理与财会专业密切相关的方法论文献。
第二,前沿性。参考有关会计研究方法论的学术文献,让读者感受学术思想的碰撞,培养创新性思维方式。
第三,系统性。全书围绕三个维度展开:会计学研究运用的主要研究方法,研究方法在会计学主要领域的应用,会计学术研究成果的写作和发表。此外,还适当考虑在技术方法中运用计量软件的问题。
第4版增加了实证研究方法的分类与逻辑(第一章第四节)、非结构化数据分析方法(第九章)、控制变量的使用(第十一章第五节)、对有会计学国际顶刊发表经历的更多学者的调研(第二十章第四节)等内容,并更新了国际顶级会计与财务学刊的发表文献清单(第二十章附录)。
为顺应数字化教材建设,第九章提供了文本分析方法和视频分析方法的两个视频,扫描贴片二维码,注册后即可免费观看。
作者简介
吴 溪 中央财经大学会计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央财经大学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曾供职于财政部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专业标准部。主要研究领域为会计、审计与资本市场治理。
研究成果发表于The Accounting Review(TAR)、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JAE)、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JAR)、《管理世界》、《经济学(季刊)》、《会计研究》、《审计研究》等国际国内学术期刊。历任China Journal of Accounting Studies(CJAS)副主编、Contemporary Accounting Research(CAR)责任编辑、British Accounting Review(BAR)副主编、《审计研究》轮值副主编;担任TAR、JAR、CAR、AOS、Management Science、《管理世界》、《经济学(季刊)》、《会计研究》等学刊的审稿人,获评AJPT(Auditing:A Journal of Practice &Theory) 年度优秀审稿人、BAR年度优秀副主编。学术成果荣获中国会计学会年度会计学优秀论文一等奖、中国会计学会英文会刊CJAS年度最佳论文奖、美国会计学会Accounting Horizons年度最佳论文奖。
主持完成一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并获评“特优”。担任全国审计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历任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审计准则组成员、申诉与维权委员会委员以及行业人才培养工作委员会委员。
精彩导读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推动会计学专业的知识创新,掌握会计学研究的方法非常重要。会计研究方法论始终服务于会计学的思想发展,思想发展是目的,研究方法是手段、是路径。这种辩证关系在教学、人才培养和研究实践活动中并不容易得以秉持。年轻的实证会计研究者,特别是初学者,很容易把会计学研究和论文发表理解为以计量方法和统计分析为主的过程,而忽略研究思想的形成和理论推演过程;长此以往,会计学的研究就会集中于运用统计和计量技术所能解决的问题,研究话题越来越窄,不利于会计学的思想发展。 因此,尽管本书围绕会计研究方法展开讨论,但仍遵从会计思想和研究方法论之间的辩证关系。

会计研究方法论的学习通常既涉及知识层面,也涉及技能层面。我们以往对 “会计研究方法论”的授课通常采取若干位教师分别讲授几个主题的形式,每位教师也都会向学生提供讲义资料和阅读文献。这种形式为学生学习研究方法论类型的课程提供了较大的开放性,在北美高校早期的硕士课程中也有体现 (比如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 香槟分校的会计研究方法论课程)。在保持开放性的同时,我们也逐渐形成了一些比较稳定的知识和技能体系。在这些积累的基础上,我们进行了一些拓展,希望这本会计研究方法论教材体现以下几方面的特点:专业相关性、前沿性、系统性。
● 专业相关性
我们注意到,在社会科学领域已经存在不少关于研究方法论的优秀教材。① 这些教材中的很多思想和方法对于会计学研究同样具有适用性,因此我们编写教材时并不试图大而全,或广而全。我们尽量选择与本专业密切相关的方法论文献进行梳理和整编,特别是整理本学科重要学者有关研究方法论的思想和讨论。这样一方面确保了编入本教材的内容与会计学专业的高度相关性,另一方面,即使有些内容是社会科学研究所共有的知识或技能,也有助于拉近会计学专业的学生读者与研究方法论的距离。
● 前沿性
我们在本教材的编写过程中,参考了会计学领域重要国际期刊中有关会计研究方法论的一批学术文献。众所周知,教材 (特别是本科生教材)通常回避学术界尚在讨论的、甚至是争议性的前沿问题,因此较少纳入学术期刊的文献。而在专业学习阶段,了解学术前沿及其演变,感受学术思想的碰撞正是学生需要经历的,对于培养创新性思维方式十分重要。我们希望通过我们的编辑工作,把会计学术期刊中有关研究方法论的前沿学术思想和发现更多地纳入本教材中。
● 系统性
虽然我们避免教材的大而全,但仍然努力实现教材结构和知识体系上的基本完备。我们在导论 (第一章)中讨论了几个基本的问题,包括会计学与社会科学的关系,会计学的研究范式,理论与实证研究的关系,以及实证研究方法的分类。随后的各章内容可大致分为三个维度。
第一个维度是会计学研究运用的主要研究方法,包括档案式研究 (第四章)、实验研究 (第五章)、问卷调查研究 (第六章)、实地研究 (第七章)、案例研究 (第八章)。近年来,会计学研究中对文本、图像、音频、视频等非结构化数据的分析逐渐增多,为此本书讨论了非结构化数据分析方法 (第九章)。实证研究的重要目标是对现象提供具有因果推断效力的解释,因此还专章讨论了因果关系推断 (第十章)。考虑到不少重要的专门研究方法、设计和计量问题仍难以被前述章节充分涵盖,同时为了保持本书可以不断纳入特定的研究方法问题,我们专设了 “特定研究方法和技术问题”一章 (第十一章),包括实证会计研究中对分析模型的运用、事件研究方法、限值因变量模型、特殊的样本设计、控制变量的使用、复制式研究、文献综述的元分析法等。
第二个维度侧重于讨论研究方法在会计学主要领域的应用 (但并不试图对各个重要分支领域的理论或发现进行回顾和综述),包括财务会计领域 (第十二章)、财务管理领域 (第十三章)、管理会计领域 (第十四章)、审计领域 (第十五章)、税收领域 (第十六章)以及公司治理领域(第十七章)。
第三个维度与会计学术研究成果的产出和发表有关,包括了解会计学领域的主要学术期刊(第二章),评判和识别有意义的会计研究选题 (第三章),会计学术论文的撰写与发表 (第十八章),会计研究方法的学术道德问题 (第十九章),以及中国会计学术研究成果的国际发表 (第二十章)。
上述三个维度,既有方法论的讨论,也有会计分支领域的视角,还有对会计研究产出环节的关注。
此外,我们也适当考虑了方法论教材学习中的操作性。这里的操作性是指在技术方法中运用统计软件的问题。市场中有不少关于各种统计软件 (如SAS、Stata、SPSS、EViews)的应用指南和教材。统计软件通常也都为使用者提供较为强大的自学工具。我们认为,在会计研究方法论这样的教材中提供理论和操作之间的衔接,对于学生理解和深入学习研究方法论是有帮助的。为此,我们在本教材的附录中提供了一篇研究论文的Stata统计软件程序,并进行了简要解释。我们无意在本教材中系统介绍某种统计软件的命令含义和编程技巧,因为各种统计软件的应用指南或教材在这方面已经做得很好。我们的目的是希望通过这种展示,可以让学生更加直观和感性地理解从研究数据到研究结果的实现过程;同时,对于有兴趣深入学习的读者而言,我们的展示也可以引导其更加系统地学习有关的统计工具。

在本教材的统稿阶段,吴溪对未进行主校编的章节 (第十三章及本书附录)也进行了编辑性的校读和编纂。需要说明的是,不同的编者有各自的语言习惯和行文风格,对研究方法的专长和理解也各异。当然,在起草之后的校编环节和最终的统稿阶段,编者已尽可能做到各章编写体例的一致和行文风格的适度协调。
在文献引用的方式上,为了便于读者在看到某一篇期刊文献便清楚其发表期刊 (特别是发表在会计学刊上的文献),我们在作者、年份 (比如 “BallandBrown (1968)”)的基础上对期刊文献的引用增加了期刊缩写,即 “BallandBrown (1968,JAR)”。对于专著、编著中的章节、工作论文等形式的文献,则仍然只体现作者、年份信息。
在参考文献的列示上,某些章节可能主要建立在对少数几篇文献的编辑整理工作基础上,我们则把这少数几篇文献的完整条目置于该章最后 (称为 “本章主要参考文献”),而在正文中简略提及的文献条目则直接标为脚注,从而与该章的主要参考文献相区分。但也有一些章节,涉及大量文献的引介 (或简略提及),如果全部标为脚注将显得十分累赘,于是我们将所有的文献完整条目全部置于该章最后 (称为 “本章参考文献”)。较为特殊的是第十一章,由于该章各节之间的讨论主题差异较大,我们将该章各节的参考文献目录保留在各节之后,而没有混合到该章最后的位置,以便于读者快捷地识别各节涉及的参考文献。

对于本书编写过程中参阅、借鉴的文献的作者,我们表示由衷的敬意和致谢。孟焰院长对本书的编写工作从始至终都给予了极大的鼓励、支持和肯定,没有他的高度重视和激励,本书很难取得现在的面貌。在本书第一版编写过程中,当时供职于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的罗乐博士为第五章 “实验研究方法”初稿提了宝贵意见和建议,特此表示由衷感谢。在第一版教材的编写过程中,十余位编者之间经常进行专业上的深入交流和反复研讨;随着各个章节的不断积累和数易其稿,两年来的几个寒暑假和几个学期在充实中悄然而逝。
中央财经大学 “211工程”建设期间,学校将 《会计研究方法论》作为精品教材建设的立项项目之一,使得本书的成形有了一个难得的契机。本书的诸多编者也是财政部学术类会计领军(后备)人才的入选者,这是本书成稿的另一个重要契机,因为入选学术领军班后我们面临一个重要的使命,就是按照总指挥王军副部长和学术领军班班主任、中国会计学会田志心老师的鞭策,以追求教学科研的精品成果为己任。尽管本书只是向这个宏伟目标做出的初步努力,但已有了一个起点和未来进一步努力的方向。还需要感谢的是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的陈永凤编辑 (第1版至今)、李文重编辑 (第3版)、魏文编辑 (第4版),除了感谢他们对我们这个编者团队的信任,还要感谢他们对本书的悉心投入和高水准的出版设计,使本书的出版质量得到了高度的保证。

与第3版相比,第4版教材主要在以下方面进行了增补:
● 在导论 (第4版第一章)中,新增了第四节,对实证研究方法的分类及其逻辑进行了讨论。
● 考虑到近年来会计学领域对文本、图像、音频、视频等非结构化数据的分析日益增多,新增了 “非结构化数据分析方法”一章 (第4版第九章)。
● 在 “特定研究方法和技术问题”一章 (第4版第十一章)中,新增了 “控制变量的使用”一节 (第五节)。
● 将关于中国主题会计研究在国际顶级会计与财务学刊的发表文献清单 (第4版第二十章附录)更新至2023年12月,并更新了第二十章的统计分析和讨论。
● 关于国际顶级期刊发表的经历与体会 (第4版第二十章第四节),在2020年初的调研基础上,新增了对具有国际顶级学刊发表经历的七位学者的调研。
● 对其他章节做了补充讨论。比如,对于档案式研究方法 (第4版第四章),补充了关于理论发展 (第二节)、数据来源的可靠性与完整性 (第二节)、极端值处理 (第三节)等问题的讨论;对于因果关系推断与内生性问题处理 (第4版第十章),增补了相关讨论。
● 为顺应教材数字化建设的趋势,第4版开始建设和会计研究方法论有关的数字化学习资源,我们邀请了中央财经大学的李哲和段丙蕾两位老师为第九章专门拍摄了两个视频,分别为“运用Python和PyCharm实现文本爬取和分析”和 “音频分析模块安装与音频分析指标构建”,购买正版图书的读者扫描文中二维码即可观看并学习。

受编者的时间和能力所限,在本书的编撰过程中可能存在错漏或不妥之处,欢迎读者指正。相比第1版,尽管我们尝试在随后修订的每一版教材中做出一定的更新和补充,但还有不少会计研究方法论或具体方法的主题及相关文献尚未在本书中得到涵盖或更加充分的讨论。我们希望以本版教材为基础,在未来进行持续更新和定期再版,为会计学专业的学生和更广泛的读者提供更加丰富的会计研究方法论前沿思想、发现和实践。最终,我们希望在研究方法论上的努力能够更有效地服务于会计学理论思想和管理实践的发展。
目录
第一章 导 论
第一节 会计学与社会科学
第二节 会计学的研究范式
第三节 理论与实证研究的关系
第四节 实证会计研究的目标、任务与方法类型
本章主要参考文献
第二章 会计学领域的主要学术期刊
第一节 国际上的主要会计学术期刊
第二节 国内的主要会计学术期刊
本章结语
本章主要参考文献
第三章 评判和识别有意义的会计研究选题
第一节 如何评判有意义的会计研究选题
第二节 如何识别有意义的会计研究选题
本章结语
本章主要参考文献
第四章 档案式研究方法
第一节 档案式研究方法概述
第二节 档案式研究方法的步骤
第三节 对档案式研究的近期评价
本章结语
本章参考文献
第五章 实验研究方法
第一节 实验研究方法概述
第二节 实验研究方法在会计研究中的应用
第三节 现场实验与会计研究
第四节 实验研究的应用示例
本章结语
本章参考文献
第六章 问卷调查法
第一节 问卷调查法概述
第二节 调查问卷的设计
第三节 调查问卷的实施
第四节 调查问卷的分析与报告
第五节 问卷调查法在会计学术研究中的应用示例
本章结语
本章主要参考文献
第七章 实地研究方法
第一节 实地研究的内涵与类型
第二节 实地研究的基本要素
第三节 实地研究的方法
第四节 实地研究方法的应用示例
本章结语
本章参考文献
第八章 案例研究方法
第一节 案例研究的内涵与类型
第二节 案例研究设计的要素与质量评价标准
第三节 案例的选择
第四节 案例研究的资料收集与证据分析
本章结语
本章参考文献第九章 非结构化数据分析方法
第一节 文本分析方法
第二节 图像分析方法
第三节 音频分析方法
第四节 视频分析方法
本章结语
本章主要参考文献
第十章 因果关系推断与内生性问题处理
第一节 因果关系推断与内生性问题的含义
第二节 缓解内生性问题的方法:概述与趋势
第三节 工具变量法
第四节 倾向性匹配法
第五节 双重差分法
第六节 断点回归法
第七节 非技术方法
本章结语
本章参考文献
第十一章 特定研究方法和技术问题
第一节 实证会计研究中对分析模型的运用
本节参考文献
第二节 事件研究方法
本节参考文献
第三节 限值因变量模型
本节参考文献
第四节 特殊的样本设计
本节参考文献
第五节 控制变量的使用
本节参考文献
第六节 复制式研究
本节参考文献
第七节 文献综述的元分析法
本节参考文献
第十二章 财务会计领域的研究方法应用
第一节 盈余管理
第二节 管理层盈余预测
第三节 分析师预测
第四节 会计盈余的价值相关性
第五节 盈余质量的含义与测度
本章结语
本章参考文献
第十三章 财务管理领域的研究方法应用
第一节 资本结构
第二节 公司投资决策
第三节 股利政策
本章结语
本章参考文献
第十四章 管理会计领域的研究方法应用
第一节 研究方法在管理会计领域中的应用概览
第二节 预算管理
第三节 管理控制系统
第四节 战略成本管理
本章结语
本章参考文献
第十五章 审计领域的研究方法应用
第一节 审计需求
第二节 审计生产
第三节 审计市场
第四节 审计定价
第五节 审计师变更
本章结语
本章参考文献
第十六章 税收领域的研究方法应用
第一节 税收与财务政策
第二节 税收与资产定价
第三节 税收与纳税筹划
本章结语
本章参考文献
第十七章 公司治理领域的研究方法应用
第一节 公司治理问题的产生
第二节 公司治理问题的表现
第三节 公司治理机制
本章结语
本章参考文献
第十八章 会计学术论文的撰写与发表
第一节 会计学术论文的撰写
第二节 会计研究中的合作
第三节 会计学术论文的投稿与发表
本章结语
本章主要参考文献
第十九章 会计研究方法的学术道德问题
第一节 会计学科的学术道德倾向
第二节 数据处理中的不道德行为
第三节 论文写作中的不道德行为
本章结语
本章参考文献
第二十章 中国会计学术研究成果的国际发表
第一节 观察范围的选取
第二节 中国会计学术研究成果的国际顶级期刊发表:基本特征描述
第三节 中国会计研究国际化成果的内容与方法
第四节 国际顶级期刊发表的经历与体会:对若干学者的调研
本章结语
本章主要参考文献
本章附录 国际顶级会计与财务学刊发表的中国会计学术研究成果
附录 会计研究与统计软件应用示例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