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图说“赛·课堂” 细议数字化——上海小学科学教学数字化转型实践探索

图说“赛·课堂” 细议数字化——上海小学科学教学数字化转型实践探索

  • 出版社: 上海科教
  • 作者: 赵伟新|
  • 商品条码: 9787542882882
  • 适读年龄: 12+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162
  • 出版年份: 2025
  • 印次: 1
定价:¥4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数字化转型为科学教学开辟了新赛道,塑造了新优势。本书使用17幅核心解析图,采用“图说”方式,详细阐述上海小学科学教学数字化转型的各个主要阶段和数字化课堂实践模式的价值内涵;介绍系统的构建理念、设计要点与功能优势;阐释“与技术共进步”理念,构建“组合式学习支架”,通过“精心埋点”预设体验性活动和生成性互动,灵活运用数据打造灵动课堂,实现学生与数字化教学环境的共融共生;叙述如何基于系统创建数字化单元整体教学,不断迭代课堂教学设计,提炼出指向核心素养培育的“五线并进”学科路径,形成“终端互联,数据驱动”的科学课堂,推动教学主体向以学生为中心转变,从而提升学校科学教育品质;深入思考“赛·课堂”如何赋能未来科学教育。
作者简介
赵伟新,上海市教师教育学院(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教学研究室)教研员,上海市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1986年毕业于上海师范大学物理系。从事教学工作38年,其中,担任物理教师13年,物理教研员15年,自然教研员10年。2014年起,与教研团队共同推进上海小学科学教学数 字化转型,研发与应用“赛·课堂”数字 教学系统,形成了一支“数字实践”的科学教师队伍,创建了“数字融合”的科学 教学新样态。2022 年,“赛·课堂”被纳入上海市中小学数字教学系统(“三个助手”平台)。目前,基于“赛·课堂”,正在攻关体现上海教研特色、促进学校科学开展深度教研、助力提升校本教研品质的“S-教研”数字系统。
目录
目录 第一章 数字化转型:历程与收获 / 1 第一节 因数而起 / 2 一、图说:从数字化实验到教学数字化 / 2 二、细议:转型各阶段的研究重点和教学样态 / 3 第二节 因数而变 / 7 一、图说:上海小学科学教学数字化课堂实践模式 / 7 二、细议:上海小学科学教学数字化课堂实践模式的教学价值 / 8 第三节 因数而智 / 12 一、图说:教学数字化的基本特征 / 12 二、细议:教学数字化基本特征的内涵 / 12 第二章 “赛·课堂”:意蕴与架构 / 17 第一节 因学而创 / 18 一、图说:从“赛灵格”到“赛·课堂”/ 18 二、细议:“赛·课堂”的建构理念与实践优势/ 19 第二节 因学而构 / 22 一、图说:“赛·课堂”外显部分组织架构/ 22 二、细议:外显部分组织架构的设计要义 / 23 第三节 因学而设 / 27 一、图说:“赛·课堂”的时间轴/ 27 二、细议:数字特征课堂教学进程的编辑 / 27 第四节 因学而择 / 32 一、图说:“赛·课堂”的时间轴赋值功能菜单/ 32 二、细议:为数据驱动的“精彩课堂”而“埋点”/ 33 第三章 “赛·课堂”:“埋点”与支架 / 39 第一节 因埋而巧 / 40 一、图说:组合式支架之学生设计支架 / 40 二、细议:学生设计支架的主要作用和“埋点”操作 / 40 第二节 因埋而活 / 52 一、图说:组合式支架之活动数据支架 / 52 二、细议:活动数据支架的主要作用和“埋点”操作 / 53 第三节 因埋而宜 / 64 一、图说:组合式支架之学生阅读支架 / 64 二、细议:学生阅读支架的主要作用和“埋点”操作 / 64 第四节 因埋而新 / 73 一、图说:组合式支架之过程评价支架 / 73 二、细议:过程评价支架的主要作用和“埋点”操作 / 74 第四章 教学数字化:变革与提升 / 83 第一节 因融而变 / 84 一、图说:“赛·课堂”引发教学终端的变化/ 84 二、细议:数字技术推动教学主体走向学生中心 / 85 第二节 因融而革 / 88 一、图说:“赛·课堂”赋能小学科学课堂教学设计 / 88 二、细议:数字化转型中的小学科学课堂教学设计 / 89 第三节 因融而跃 / 113 一、图说:上海市闸北田家炳小学科学教学数字化实施路径/ 113 二、细议:教学数字化赋能学校科学教育质量的提升 / 113 第五章 教学数字化:前景与展望 / 117 第一节 因创而腾 / 118 一、图说:DIS+“赛·课堂”——中小学科学教育的两大助推 器 / 118 二、细议:“赛·课堂”进一步赋能科学教育的思考/ 119 第二节 因创而盈 / 121 一、图说:上海小学科学数字化课程资源开发路径 / 121 二、细议:数字化课程资源开发的意义价值与学科操作 / 122 第三节 因创而更 / 124 一、图说:核心素养导向、数字技术赋能下的小学科学教学数 字化未来课堂实践模式 / 124 二、细议:教学数字化对小学科学教学范式的影响 / 124 参考文献 / 127 附录 / 129 附录1 《实验教学的新实践——上海市小学数字化实验应用案例100 例》简介 / 129 附录2 “三个助手”使用教程链接(小学科学)/ 129 附录 3 细化课时教学设计的案例 / 130 课例1 船的漂浮 / 130 课例2 声音的变化 / 139 课例 3 斜面 / 148 后记 / 159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