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现代新儒家美学的现代性研究

现代新儒家美学的现代性研究

  • 字数: 31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
  • 作者: 李春娟 著
  • 出版日期: 2024-11-01
  • 商品条码: 9787010268941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36
  • 出版年份: 2024
定价:¥8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现代新儒家以西方现代性危机作为自身建构背景,在对传统美学的现代转换上,坚持中西会通、多元融摄,促进了现代中国美学的主体性意识、理性精神和审美自律的生成,体现了强烈的现代性特征。方东美、徐复观、唐君毅、牟宗三等现代新儒家的代表性人物,立足于中国美学的现代复兴,提出了现代生命美学、心性美学、人文美学、道德美学等不同建构方案,为现代中国美学发展搭建了以价值论为核心的生命美学框架,强调整体性的机体主义建构思维,以超越而内在为特征的基本品格,在一定程度上完成了对中国美学的现代性奠基,对当代中国美学建设有重要启示意义。
目录

前言
第一章美学现代性的西方缘起与内涵演绎
第一节启蒙现代性
一、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主体性意识的萌起
二、启蒙现代性的初衷与核心特征
第二节审美现代性
一、古今之争
二、美学学科的创建
三、康德的现代性奠基
第三节现代性危机
一、启蒙理性演变为片面的工具理性
二、现代性体验:一切坚固的东西都烟消云散了
三、审美现代性的抗争
第二章中国美学的现代发生及其现代性问题
第一节中国式现代启蒙
一、救亡与启蒙的双重变奏
二、五四运动的文化启蒙
第二节美学的现代开启及其启蒙论主题
一、功利主义美学的现代进路
二、非功利主义美学的现代进路
第三章现代新儒家美学的现代进路
第一节现代新儒家美学建构之路的开启
一、现代新儒家美学的开启
二、梁漱溟:追求人生的艺术
三、马一浮:六艺之教是至美
第二节现代新儒家美学的主体性意识
一、儒家心性论是现代新儒家美学的形上学基础
二、重视生命价值是现代新儒家美学的特色
第三节现代新儒家建构中国美学的方案
一、立足儒家,以价值论美学泱化功利论与非功利论的二元对立
二、会通中西,以现代转型的开拓泱化西化论与保守论的二元对立
第四章方东美生命美学的现代性
第一节现代性问题中生成的方东美生命美学
一、深入西方洞析现代性问题
二、在中西比较中判明中国文化的优长
第二节基于中国文化与美学的现代性策略
一、重塑生命本体,以解决价值中立问题
二、提出“广大和谐”之道,以解决价值分裂问题
第三节建构中国生命美学的现代型态
一、以美善同构为基础建构现代中国美学
二、以普遍生命为基础建构中国艺术精神
第四节建立现代诗性哲学解释学的典型形态
一、方东美与五四前后的哲学书写
二、诗化:生命哲学的感性呈现
三、“观相”:比较哲学的诗性生成
四、从“反向格义”看方东美的哲学方法论
第五章徐复观心性美学的现代性
第一节心性之学与中国艺术精神
一、中国艺术精神的现代性
二、儒家乐教与现代艺术精神
三、道家之心与现代艺术精神
第二节中国艺术精神的正统:为人生而艺术
一、儒家的为人生而艺术
二、庄子“即自的超越”的艺术化人生
第三节徐复观论中国绘画中的艺术精神
一、庄学是中国绘画的精神源泉
二、气韵生动是中国绘画最根本的境界追求
三、从南北宗论看中国山水画史
第四节徐复观构建心性美学的反思
第六章唐君毅人文美学的现代性
第一节人文美与人文世界的建构
一、人文美的提出
二、人文世界
第二节人文美的欣赏与中国艺术精神的特质
一、人文美的欣赏
二、文学艺术的审美价值
三、中国艺术精神
第三节人文美学与中国传统美学的现代转型
一、批判西方现代性
二、继承儒家美学的大传统
三、从重建礼乐生活的角度推动人文美学的实践开展
四、开创了中国人文美学的发展方向
第七章牟宗三道德美学的现代性
第一节分别说与合一说的美与艺术
一、分别说与合一说的美
二、艺术之美与天地之美
第二节从中国美学的正反合看魏晋美学
一、中国美学的正统与歧出
二、魏晋的人格美学和音乐美学
第三节真善美合一论
第四节牟宗三美学在中国美学现代转型中的地位
一、发展了中国生命美学的传统
二、消化康德,阐发中国圆融美学的精义
三、开辟了思辨式哲学美学的研究进路
第八章现代新儒家美学的现代性意义和美学史意义
第一节现代新儒家美学的现代性意义
一、近百年中国美学与现代性之间的纠缠
二、现代新儒家美学对西方现代性的借鉴与批判
三、现代新儒家对中国文化和美学现代性价值的阐扬
第二节现代新儒家美学的美学史意义
一、搭建了中国美学的基本架构:以生命为基础的价值论美学
二、提出了中国美学的建构思维:机体主义思维
三、揭示了中国美学的基本品格:超越而内在
四、现代新儒家美学有助于推进现代中国美学走出困境,建立良性发展机制
五、现代新儒家面临的困境与可能面向
参考文献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