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蓝莓采后品质调控关键理论与技术

蓝莓采后品质调控关键理论与技术

  • 字数: 332000
  • 装帧: 精装
  • 出版社: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 作者: 周倩,李斌 编
  • 出版日期: 2024-10-01
  • 商品条码: 9787518450879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52
  • 出版年份: 2024
定价:¥18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1.全书基于作者团队多年研究成果,从果实采收成熟度的分级、采后不同因素对蓝莓品质的影响、实际生产中主要贮藏方式对蓝莓品质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到温度调控方式、保鲜剂调控方式、植物激素调控方式等调控技术的研究,进行了全面的阐述与诠释。 2.通过挖掘蓝莓采后果实品质劣变的原因及规律,提出不同调控手段解决蓝莓品质劣变问题,并将上述研究应用于生产实践,促进蓝莓市场均衡供应,提升蓝莓产品附加值,促使我国蓝莓产业链蓬勃发展。 3.本书兼顾科学性与科普性,既适合浆果生产领域资深研究人员的深度阅读,也适合食品类、园艺及相关专业学生或只出于科学爱??一般读者兴趣阅读。
内容简介
本书首先对我国蓝莓产业的现状、种类分布及生物学特性进行概述。其次,结合植物学、生物学等学科理论,介绍蓝莓鲜果采后品质劣变的表现及主要原因,阐述蓝莓采后品质劣变损耗的发生机制,并在此基础上,针对蓝莓采后品质劣变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与总结。最后,针对以上品质劣变问题提出相应的调控技术手段,分析各技术的方法特点。同时,根据我国蓝莓产业特点,提出适用于从产地到销售的整个产业链的技术指导,以期向不同产地环境的生产者提供具有针对性的调控技术。
作者简介
李斌,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沈阳农业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农业农村部国家浆果加工技术研发专业中心主任、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小浆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农业农村部浆果加工及综合利用技术集成科研基地负责人、国家葡萄产业技术体系蓝莓沈阳综合试验 站站长、辽宁省健康食品营养与创制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神农青年英才、食品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带头人、农业农村部神农中华农业优秀科技奖创新团队带头人、国家林 业和草原局第四批林草科技创新人才计划创新团队带头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主要研究方向为农产品加工技术与营养功能。主编学术专著 3 部,参编著作 5 部。 周倩,副教授,博士生导师,沈阳农业大学食品学院副院长。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委员。入选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万人层次、沈阳市中青年科技创新人才、沈阳农业大学,“天柱山英才”。主要研究方向为果蔬采后生物学与贮运保鲜。主编/ 参编 教材 4 部。
目录
第一章蓝莓概述
第一节我国蓝莓产业的发展历程及现状
一、我国蓝莓产业的发展历程
二、我国蓝莓产业现状
第二节蓝莓的种类、分布及生物学特性
一、蓝莓的主要品种
二、蓝莓的分布、栽培与利用
三、蓝莓的生物学特性
第三节蓝莓的营养价值及产业发展特点
一、蓝莓的营养成分
二、蓝莓的营养价值
三、保持蓝莓营养品质和生物活性
四、调节市场均衡供应
五、提高蓝莓产品附加值
第二章第一节我国蓝莓产业的发展历程及现状
一、我国蓝莓产业的发展历程
二、我国蓝莓产业现状
第二节蓝莓的种类、分布及生物学特性
……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