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西方道德哲学通史(近代卷I):启蒙伦理与古典功利主义

西方道德哲学通史(近代卷I):启蒙伦理与古典功利主义

历史视野下,破解现代伦理何以可能成为人类文明之道。
  • 装帧: 精装
  •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 作者: 邓安庆 著 著
  • 出版日期: 2024-09-01
  • 商品条码: 9787100241380
  • 版次: 1
  • 开本: 其他
  • 出版年份: 2024
定价:¥19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1.伦理学专业学者必入书目,哲学基础课程的标准读物。按流派与历史发展顺序进行编排,细致、系统梳理从文艺复兴至20世纪欧洲主要伦理思想。一部近800页宏大的近代伦理思想史,超30位重要思想家之伦理思想海量放送。2.史论结合,剖析近代伦理思想演进的内在动因与发展脉络,回答“为什么西方文化在各种意见纷争、残酷战争、激进革命和保守复辟的拉锯战中最终还是坚定而永不回头地走向了现代性这一文明形态?”这一思想史基本问题。
内容简介
经历了中世纪基督教文明,为什么西方文化在各种意见纷争、残酷战争、激进革命和保守复辟的拉锯战中最终还是坚定而永不回头地走向了现代性这一文明形态?我们的结论是:这是现代伦理的功劳。 在对世界文明的历史考察中,我们不难发现这一现象:凡是自觉领悟并认同了现代伦理机制的民族,就能够以世界精神的巨大力量,迅速推进本民族文化的现代化转型,赶上世界文明高速发展的列车;反之,但凡原教旨式地固守所谓民族传统以反抗现代文明的民族,最终都在反抗中成为失败者,从而延误发展的机遇。 本卷在历史文化进程与现代伦理机制确立的互动进程中考察各种形态的伦理思想之形成和演变,按流派与历史发展顺序进行编排,从文艺复兴到启蒙运动及其在英、法、意等国所导致的功利主义伦理转型,对为现代精神立法的核心哲学家,按其主要著作来梳理各自伦理思想的脉络与体系,在此基础上,试图阐明道德哲学最为艰难的三个问题:现代人在破解伦理绝对善性的自身隐匿性难题时,为什么选择了以现实性(或实在论)态度来把握公道正义的实存路径?现代文化作为现代性道义的实存形态,为什么一再陷入文明与野蛮的冲突与战争之中?现代伦理为什么最终还是开辟出了几乎所有伦理都能接受和认同的人类文明之方向?
作者简介
邓安庆,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入选国家级人才工程特聘教授,兼任中国伦理学会副会长,复旦大学全球伦理研究中心主任,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中国人民大学伦理学与道德建设研究中心西方伦理学研究所所长,《黑格尔著作集》(20卷理论著作版)常务副主编、《伦理学术》丛刊主编。  主要研究方向为德国古典哲学、第一哲学、实践哲学、价值哲学等。著有《谢林》《叔本华》《施莱尔马赫》《美的欣赏与创造》《康德黑格尔哲学在中国》《启蒙伦理与现代社会的公序良俗:德国古典哲学的道德事业之重审》等,译有《伽达默尔集》,黑格尔《法哲学原理》,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赫费《作为现代化之代价的道德》,谢林《论人类自由的本质及其相关对象的哲学研究》《布鲁诺对话:论事物的神性原理与本性原理》,施莱尔马赫《论宗教》,司徒博《环境与发展:一种社会伦理学的考量》等。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