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公文写作从新手到高手 : 兼用ChatGPT

公文写作从新手到高手 : 兼用ChatGPT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 作者: 李刚编著 著 李刚编著 译
  • 出版日期: 2021-12-01
  • 商品条码: 9787576332025
  • 版次: 1
  • 开本: 其他
  • 页数: 0
  • 出版年份: 2021
定价:¥8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内容全面:涵盖17种法定公文、27种常用公文,类型全,范例多。 紧跟热点:对ChatGPT的基本用法进行介绍,帮助读者利用AI工具提升写作效率。 一看就懂:采用“知识点+范例+相似公文辨析”的模式写作,便于高效、直观地学习。 举一反三:揭示不同公文的写作规律、流程、习惯和避坑要点等,方便复用。 实用性强:分析不同公文的写作特点、结构和要素,并列举多个范例和工作经验提示。 对比辨析:结合范例对高频使用且容易混淆的公文进行有针对性的辨析,帮助读者理解。 广度兼具深度:基础、提升、进阶、高手养成、大师之路,全方位、多角度呈现完整的公文写作水平提升路径。 查询方便:对公文写作的知识点科学分类,并给出详细的目录,方便快速定位和查询。
内容简介
  本书从公文写作的基础知识讲起,逐步深入,呈现一完整的公文写作水平提升路径,让读者通其术,懂其法,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从而建立一完整的公文写作知识体系。本书共12章,分为5篇。第1篇“公文写作基础”,涵盖公文的特点规范、格式和成文要素等基础知识;第2篇“公文写作提升”,逐一剖析主要的法定公文和常用公文的写法,并加入易混文体的辨析,从而大幅度增强实用性;第3篇“公文写作进阶”,深入揭示公文写作的底层逻辑和写作的全流程;第4篇“公文写作高手养成”,就时间管理、写作环境和素材管理几个维度,以及盲点糟点点难点和亮点等风格提升问题进行具体讲解;第5篇“公文写作大师之路”,拓展公文写作的站位、高度、深度,以及写作人的修养提升、能力拓展和职业发展等内容,另外还贴近热点,介绍如何使用ChatGPT提升写作效率。
作者简介
  李刚 毕业于辽宁大学文化传播学院,广告学专业,文学学士。工作近二十年以来,先从事创意文案和行销策划工作三年,后进入某世界500强企业,从基层做起,历任销售、营销支持、一把手秘书、市场部经理、地市机构负责人和运营部经理等职务,并义务兼任省电商协会私董会 顾问。不仅保持着对企业运营与管理、文化与人力资源、营销与策划、品*与战略的浓厚兴趣,还热衷研究实用公文写作,对贯穿企业经营管理始终的文秘和文书工作有很深刻的理解。
目录
  第1篇 公文写作基础(利剑青锋,凌厉刚猛)

第1章 公文入门 002

1.1 公文的特点和作用 002

1.1.1 公文的特点 002

1.1.2 公文的作用 003

1.2 公文的结构和类别 004

1.2.1 公文的结构 004

1.2.2 公文的类别 005

1.3 公文的表达 006

1.3.1 叙述 007

1.3.2 说明 008

1.3.3 议论 008

1.4 公文的规范 009

1.4.1 行文 009

1.4.2 用语 011

第2章 公文的格式 012

2.1 公文的排版 012

2.1.1 版面 013

2.1.2 版头 013

2.1.3 主体 015

2.1.4 版记 018

2.1.5 页码 018

2.2 公文的办理 019

2.2.1 公文拟定程序 019

2.2.2 公文发文程序 020

2.2.3 公文收文程序 020

2.3 公文的印制 021

2.3.1 印制要求 021

2.3.2 印制流程 022

2.4 公文的要素 023

2.4.1 成文日期 023

2.4.2 校稿、核稿、把关 023

2.4.3 签发、封发、归档 024

2.4.4 修正与修订 025

第3章 公文的成文要素 026

3.1 总体要求 026

3.1.1 两个逻辑 027

3.1.2 四个方法 029

3.2 公文的布局 032

3.2.1 字、词、句 032

3.2.2 段、行、空 033

3.3 写作元素 035

3.3.1 模糊词语 035

3.3.2 模态词语 037

3.3.3 数字点睛 039

3.3.4 熟语的运用 043

3.3.5 简称的应用 044

3.3.6 事例的使用 046

第2篇 公文写作提升(软剑无形,迅捷如风)

第4章 法定公文的格式、范例和辨析 050

4.1 基本写作逻辑 051

4.1.1 法定公文文稿定位 051

4.1.2 法定公文文稿呈现 051

4.2 会议记录 051

4.2.1 会议记录的基本要求 052

4.2.2 会议记录的注意事项 053

4.2.3 会议记录应突出的重点内容 054

4.2.4 会议记录的现场速记技巧 054

4.3 会议纪要 055

4.3.1 高水准会议纪要的三个关键 056

4.3.2 六种表述性和引导性提示语的用法 058

4.4 会议决议 059

4.4.1 决议的特点 059

4.4.2 决议的格式 059

4.4.3 决议的三种类型 061

4.5 会议记录、会议纪要和会议决议的区别 062

4.5.1 三者的特点和侧重点 062

4.5.2 会议记录和会议纪要的区别 063

4.6 议案 064

4.6.1 议案的特点 064

4.6.2 议案的类型 065

4.6.3 议案的格式 065

4.7 决定 070

4.7.1 决定的特点 071

4.7.2 决定的类型 071

4.7.3 决定的格式 072

4.8 命令(令) 074

4.8.1 命令(令)的特点 074

4.8.2 命令(令)的类型 075

4.8.3 命令(令)的格式 075

4.9 议案、决定和命令(令)的区别 077

4.9.1 三者的辨析 078

4.9.2 场景举例 078

4.10 公报 079

4.10.1 公报的特点 080

4.10.2 公报的类型 080

4.10.3 公报的格式 081

4.11 公告 084

4.11.1 公告的特点 084

4.11.2 公告的类型 085

4.11.3 公告的格式 086

4.12 报告 088

4.12.1 报告的特点 088

4.12.2 报告的类型 089

4.12.3 报告的格式 090

4.13 公报、公告和报告的区别 092

4.13.1 始于场景 092

4.13.2 终于效力 092

4.14 通告 093

4.14.1 通告的特点 093

4.14.2 通告的类型 093

4.14.3 通告的格式 093

4.15 通知 095

4.15.1 通知的特点 096

4.15.2 通知的类型 096

4.15.3 通知的格式 097

4.16 通报书信 100

4.16.1 通报的特点 100

4.16.2 通报的类型 101

4.16.3 通报的格式 101

4.17 通告、通知和通报的区别 103

4.18 意见 104

4.18.1 意见的特点 105

4.18.2 意见的类型 105

4.18.3 意见的格式 106

4.19 请示 109

4.19.1 请示的特点 109

4.19.2 请示的类型 109

4.19.3 请示的格式 110

4.20 批复 112

4.20.1 批复的特点 112

4.20.2 批复的类型 113

4.20.3 批复的格式与注意事项 113

4.21 意见、请示和批复的区别 116

4.21.1 看下行还是上行 116

4.21.2 看互动的正式程度 116

4.22 函 117

4.22.1 函的特点 117

4.22.2 函的类型 118

4.22.3 函的格式 118

4.23 专用书信 120

4.23.1 专用书信的特点 120

4.23.2 专用书信的类型 121

4.23.3 专用书信的格式 121

第5章 常用公文的格式、范例和辨析 126

5.1 基本写作逻辑 127

5.1.1 常用公文的定位 127

5.1.2 常用公文的呈现 127

5.2 工作计划 128

5.2.1 工作计划的类型 128

5.2.2 工作计划的要素 128

5.2.3 工作计划的格式 129

5.2.4 工作计划的注意事项 130

5.2.5 工作计划范例 131

5.3 工作规划 135

5.3.1 工作规划的格式 135

5.3.2 工作规划的注意事项 135

5.3.3 工作规划范例 136

5.4 工作要点 139

5.4.1 工作要点的类型 140

5.4.2 工作要点的格式 140

5.4.3 工作要点的注意事项 140

5.4.4 工作要点范例 141

5.5 规划、计划和要点的区别 142

5.5.1 时间长度从长到短 142

5.5.2 事务颗粒度由大到小 142

5.5.3 三者的衔接关系 142

5.5.4 可操作性依次增强 143

5.6 工作总结 143

5.6.1 工作总结的类型 143

5.6.2 工作总结的写作要点 143

5.6.3 工作总结的格式 144

5.6.4 工作总结的注意事项 145

5.6.5 工作总结的三个逻辑 146

5.6.6 个人总结的 框架 146

5.6.7 工作总结范例 147

5.7 工作计划和工作总结互为参照 152

5.7.1 化“做什么”为“做了什么” 153

5.7.2 化“怎么做”为“怎么做的” 153

5.7.3 以“做得怎样”为基础写“做什么” 154

5.7.4 以“为何这样做”为基础写“做什么” 154

5.8 述职报告 154

5.8.1 述职报告的类型 154

5.8.2 述职报告的写作要点 155

5.8.3 述职报告的格式 155

5.8.4 述职报告的注意事项 156

5.8.5 领导班子和班子主要负责人述职报告的区别 157

5.8.6 述职报告范例 161

5.8.7 工作总结和述职报告的区别 166

5.9 工作汇报 167

5.9.1 工作汇报的类型 168

5.9.2 工作汇报的写作要点 168

5.9.3 工作汇报的注意事项 169

5.10 比赛演讲稿 169

5.10.1 比赛演讲稿的特点 169

5.10.2 比赛演讲稿的结构 171

5.10.3 比赛演讲稿的写作要点 174

5.10.4 比赛演讲稿的注意事项 177

5.11 竞聘演讲稿 179

5.11.1 竞聘演讲稿的特点 179

5.11.2 竞聘演讲稿的结构 180

5.11.3 竞聘演讲稿的写作要点 183

5.11.4 竞聘演讲稿的注意事项 185

5.12 宣讲稿 187

5.12.1 宣讲稿的特点 187

5.12.2 宣讲稿的结构 190

5.12.3 宣讲稿的写作要点 191

5.12.4 宣讲稿和演讲稿的区别 193

5.13 发言稿 195

5.13.1 发言稿的核心要点 195

5.13.2 发言稿的类型 196

5.13.3 发言稿的结构 198

5.14 领导讲话稿 199

5.14.1 领导讲话稿的核心要点 199

5.14.2 领导讲话稿的类型 200

5.14.3 领导讲话稿的结构 201

5.15 主持词 203

5.15.1 主持词的特点 203

5.15.2 撰写主持词的注意事项 203

5.15.3 主持词的写作要点 204

5.16 简报 205

5.16.1 简报的特点 205

5.16.2 简报的结构 206

5.16.3 简报的写作要点 207

5.17 简讯 207

5.17.1 简讯的特点 208

5.17.2 简讯的写作要点 208

5.18 评论 209

5.18.1 评论的特点 209

5.18.2 评论的结构 209

5.18.3 评论的写作要点 210

5.19 心得体会 210

5.19.1 心得体会的特点 211

5.19.2 心得体会的结构 211

5.19.3 心得体会的写作要点 212

5.20 读后感 213

5.20.1 读后感的选题 213

5.20.2 读后感的结构 214

5.20.3 读后感的写作要点 215

5.20.4 观后感是视觉化的读后感 216

5.21 调研报告 217

5.21.1 调研报告的特点 217

5.21.2 调研报告的类型 218

5.21.3 调研报告的结构 219

5.22 课题研究 220

5.22.1 课题研究的特点 220

5.22.2 课题研究的类型 221

5.22.3 课题研究的结构 222

5.23 公约 224

5.23.1 公约的定义 224

5.23.2 公约的结构 224

5.23.3 公约的写作要点 225

5.24 组织章程 233

5.24.1 组织章程的定义 233

5.24.2 组织章程的结构 233

5.24.3 组织章程的写作要点 234

5.25 办法 240

5.25.1 办法的定义 241

5.25.2 办法的结构 241

5.25.3 办法的写作注意事项 243

5.26 细则 250

5.26.1 细则的定义 250

5.26.2 细则的结构 250

5.26.3 细则的写作要点 251

5.27 剖析 258

5.27.1 剖析的分类 259

5.27.2 案件剖析报告的写法 259

5.27.3 个人剖析材料的结构 260

5.27.4 个人剖析材料的写作要点 261

5.28 自查报告 264

5.28.1 自查报告的定义 265

5.28.2 自查报告的结构 265

5.28.3 自查报告的写作要点 265

5.29 整改 267

5.29.1 整改的定义 268

5.29.2 整改方案的结构 268

5.29.3 整改方案的写作要点 269

5.29.4 整改报告的结构 271

5.29.5 整改报告的写作要点 272

5.30 合理化建议 274

5.30.1 合理化建议的定义 275

5.30.2 合理化建议的可选范围 275

5.30.3 合理化建议的步骤 276

5.30.4 合理化建议的审核要点 276

第3篇 公文写作进阶(重剑无锋,大巧不工)

第6章 酝酿一篇公文 280

6.1 定人:写给谁看(听) 281

6.1.1 分清上行文、下行文和平行文 281

6.1.2 细分读者、听众和观众的特质 287

6.1.3 换位思考,占据“人和”的先机 290

6.2 定调:替谁执笔 291

6.2.1 明确文稿使用部门或人的身份 292

6.2.2 摸底文稿使用人的语言习惯 293

6.3 定时:用于何时 294

6.3.1 需充分考虑时间因素 295

6.3.2 了解时间背景,借好“天时” 295

6.4 定地:用于何地 298

6.4.1 文风需和场景、场合匹配 298

6.4.2 避免风俗和文化上的冲突 299

6.4.3 了解风土人情,借好“地利” 299

6.5 定点:目的是什么 300

6.5.1 目的对应的结果 300

6.5.2 明确解决什么问题和取得什么结果 301

6.6 定度:字数和时长 303

6.6.1 谁来决定公文的篇幅 303

6.6.2 字数和时长的换算关系 304

第7章 公文写作的完整流程 306

7.1 确定文种 306

7.1.1 根据文种定基调 309

7.1.2 确定基本写作逻辑和初步结构 309

7.2 明确核心 311

7.2.1 明准界定写作目的 311

7.2.2 确定主题与主线 312

7.3 搭建框架 313

7.3.1 根据初步结构设定段落层次 313

7.3.2 根据字数要求预估行文的先后和详略 315

7.3.3 初拟小标题,把“大问题”拆分成

“小问题” 315

7.4 收集素材 316

7.4.1 博收广取,避免遗漏 316

7.4.2 分类整理,验看时效 316

7.4.3 去粗取精,去伪存真 317

7.5 炼词造句 318

7.5.1 表达主题,充实语句,完成草稿 318

7.5.2 先写成,再写好 318

7.6 打磨完善 319

7.6.1 对照目的,订正观点 319

7.6.2 取舍材料,打磨文字 320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