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生药学

生药学

  • 字数: 551千字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 作者: 张东方,税丕先 主编
  • 出版日期: 2016-01-01
  • 商品条码: 9787506778619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68
  • 出版年份: 2016
定价:¥4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全国普通高等医学院校药学类专业"十三五"规划教材:生药学(在线学习版)(供药学类专业用)》是全国普通高等医学院校药学类专业“十三五”规划教材之一。以培养药品生产、检验、经营与管理和临床合理用药及开展药学服务等应用型人才为编写目标,突出实用性特色。各章节设置学习导引、实例解析、知识链接、知识拓展、本章小结、思考题、编写模块。
目录
绪论
第YI节生药学的研究内容和任务
一、生药的品质评价与控制
二、调查、考证生药资源
第二节生药学的起源与发展
一、我国古今本草著作简介
二、生药学的起源和发展
上篇总论
第YI章生药的分类与记载
第YI节生药的分类
一、按自然系统分类法
二、按化学成分分类法
三、按药用部位分类法
四、按药理作用或中医功效分类法
五、其他分类法
第二节生药的记载
一、生药的拉丁名
二、生药的记载项目
第二章生药的化学成分
第YI节概述
第二节生药的化学成分及其性质
一、生物碱类
二、糖和苷类
三、黄酮类
四、醌类
五、香豆素类
六、木脂素类
七、强心苷类
八、皂苷类
九、萜类
十、挥发油类
十一、有机酸类
十二、鞣质类
十三、其他成分
第三章生药的采收、产地加工与贮存
第YI节生药的采收
一、生药有效成分的积累规律
二、采收期的确定
三、一般的采收原则
四、采收方法
五、采收中的注意事项
第二节生药的产地加工
一、产地加工的目的
二、产地加工的方法
第三节生药的贮藏和保管
一、常见的变质现象
二、生药的贮藏
第四章中药材的炮制
第YI节中药材炮制的发展概况
第二节中药材炮制的目的
一、提高净度
二、增强药物疗效
三、消除或降低药物毒性或副作用
四、改变或缓和药物的性能
五、改变或增强药物作用的部位和趋向
六、矫味矫臭,利于服用
七、便于调剂制剂
八、利于贮运
第三节中药材炮制的方法
一、一般修制
二、水制
三、火制
四、水火共制
五、其他制法
第四节中药材炮制的机制
一、炮制对含生物碱类药物的影响
二、炮制对含苷类药物的影响
三、炮制对含挥发油类药物的影响
四、炮制对鞣质的影响
五、炮制对含有机酸类药物的影响
六、炮制对含油脂类药物的影响
七、炮制对含无机化合物类药物的影响
八、炮制对含其他类成分药物的影响
第五章生药的鉴定
第YI节概述
第二节生药鉴定的一般程序与方法
一、生药鉴定的工作程序
二、生药常规检查的内容和方法
第三节生药的原植(动)物鉴定
第四节生药的性状鉴定
第五节生药的显微鉴定
一、显微鉴定的方法
二、显微鉴定的要点
三、中成药显微鉴别要点
四、扫描电镜等的应用
第六节生药的理化鉴定
一、物理常数
二、一般的理化鉴定
三、分光光度法
四、色谱法
第七节DNA分子标记鉴定
一、DNA分子遗传标记技术的方法及原理
二、DNA分子遗传标记技术在生药学研究中的应用
第六章生药质量标准的制订与控制
第YI节影响生药品质的因素
一、自然因素对生药品质的影响
二、人为因素对生药品质的影响
第二节生药质量控制的依据
第三节生药质量控制的主要内容和方法
一、生药质量的限量控制
二、生药质量的定量控制
三、生药化学成分的指纹图谱
第四节生药质量标准的制订
第七章生药的资源开发与利用
第YI节我国生药资源概况
第二节生药资源开发的思路
一、从历代医书、本草记载中发掘新药源
二、利用生物亲缘关系密切与化学成分相近开发新药源
三、从民族药、民间药中开发新药源
四、扩大药用部位,寻找新药源
五、提取有效成分、有效部位开发新药品种
六、利用先导化合物转化及结构修饰开发新药物
七、积极开发人工代用品和人工合成品
八、利用现代生物技术开发新药源
九、生药资源的综合开发
第三节中药和天然药物的开发
第四节天然保健食品的开发
第五节海洋生药资源的开发利用
一、概述
二、海洋生物的活性成分及应用
下篇各论
……
参考文献
生药原植(动)物学名索引
重点原植(动)物及生药彩色图片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