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图说人体自愈妙药(漫画升级典藏版)

图说人体自愈妙药(漫画升级典藏版)

  • 字数: 265
  • 出版社: 天津科技
  • 作者: 曲黎敏//陈腾为|
  • 商品条码: 9787574225725
  • 适读年龄: 12+
  • 开本: 16开
  • 版次: 1
  • 页数: 1
  • 出版年份: 2024
  • 印次: 1
定价:¥62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 这是一本全家人适用的养生保健指南,本书旨在让读者能通过双手开启“自愈按钮”,找到疾病关键,缓解身体病痛。在本书中,作者曲黎敏结合自己30年的临床经验,为中国家庭定制百余个穴位治疗方案,应对从头到脚的70余种病症,既可用于保健预防如高血压、痛经、失眠等问题,也可及时缓解眼疲劳、牙痛、便秘等小病小痛。文字简单易懂,全书配有上千张全新高清图解,特绘几百张操作图解,搭配清晰穴位图,找穴容易、好学好用。除了穴位按压,本书还提供食疗方法和日常生活习惯建议,用多种方法真正开启“人体自愈”。随书附赠60厘米超大幅人体经络穴位双面挂图,展示人体正面、侧面、背面。全新的配图,更准确的知识,有用的中医方法! \\\\\\\\\\\\\\\\\\\\\\\\\\\\\\\"
作者简介
\\\" 曲黎敏,著名中医文化专家,畅销书作家,原北京中医药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北京天人医易中医药研究院院长,元泰堂国学讲堂创始人。30年来潜心专注“中国式养生”,推行人体自愈妙方。2006年起作为特邀嘉宾在中国教育电视台、山东教育电视台、北京电视台、天津电视台等主讲《黄帝内经》、“从头到脚说健康”等专题,一系列电视讲座创下收视奇迹。多次应邀在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大等高校讲座,掀起国内日常中医养生热潮。著有多部保健养生类畅销书,总销量超百万册。曾获《健康时报》中国zui具影响力的健康教育专家。 陈腾为,曾用名陈震宇,原为曲黎敏学生,现从事中医养生类工作。\\\"
精彩导读
\\\\\\\\\\\\\\\\\\\\\\\\\\\\\\\" 头痛、头重:头痛需辨证,按对穴位能舒缓 一般俗称的“头痛”,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两类。 类别 1:肌肉收缩性头痛 后头部有沉重感,并伴随疼痛的头痛,称为“肌肉收缩性头痛”或“紧张性头痛”。致病原因是长时间精神紧张或过度疲劳,让肌肉陷入紧张状态。 类别 2:血管搏动性头痛 出现脉动般的疼痛。多发生在单侧头部,一阵一阵、如血管跳动般的头痛,称为“血管搏动性头痛”或“偏头痛”。致病原因是自主神经失调或血液循环不良。多发生在围绝经期女性身上。 高血压造成的头痛也有搏动性的特点,这时最好停止活动、放松心情,及时服用药物,或去医院就诊。无论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头痛,借助对相应穴位的刺激,促进血液循环,都 会发挥极佳的缓解效果。 方法 1 按摩百会、合谷、巨髎、哑门、悬颅 取穴方法 百会穴:位于从两眉之间引至头部的中线,与两耳尖连线的交会处。 合谷穴:位于拇指和食指相连的虎口部位,靠近食指骨头的一侧。当拇指和食指并拢时,凸起肌肉的高点处。 巨髎穴:位于鼻子两侧颧骨底部。当眼睛平视时,在瞳孔的直下方,平鼻翼下缘。 哑门穴:位于后发际正中直上 0.5 寸处。将头部向后仰,头部与颈部交会线的凹陷处。 悬颅穴:头维穴至曲鬓穴的弧形连线中点。头角至耳前鬓发连线的中点处。 按摩方法 1. 按压百会穴时,双手食指交叠按压经穴,然后张开手肘,进行加压。 2. 觉得头部昏昏沉沉,或有剧烈疼痛的时候,可用双手的食指轻轻刺激哑门穴,能改善头部的血液循环,缓解头痛症状。 3. 按摩合谷穴和巨髎穴,亦有助于缓解血管搏动性头痛。 以上 4 个穴位,对缓解肌肉收缩性头痛也同样有效。 4. 偏头痛时,按压悬颅穴最为有效。 注意事项:力道适中,按压至酸痛为止。\\\\\\\\\\\\\\\\\\\\\\\\\\\\\\\"
目录
\\\\\\\\\\\\\\\\\\\\\\\\\\\\\\\"1推拿按摩的功效 中医治“人”、重预防 按摩推拿为什么有效? 按摩、推拿,如何操作更高效? 2头、面、五官 头痛、头重:头痛需辨证,按对穴位能舒缓 三叉神经痛:疲劳、受寒、脱水是病因 视疲劳:穴位护眼、延缓老化 视力减退:穴位按摩能预防 耳鸣、重听:经穴治疗、鸣天鼓可有效应对 鼻塞:按摩、煎熏、热敷,可有效改善 过敏性鼻炎:季节因素和药食不当均会导致过敏 牙痛:按摩应对疲劳性牙痛,效果显著 口腔炎:穴位按摩配合艾灸 3颈肩、腰背、四肢 落枕:颈背气血凝滞引发落枕 肩膀酸痛:三大妙招消除上班族困扰 五十肩:50 岁前后要多加注意 颈椎病:可导致肩、背、手的酸痛麻痹 手肘疼:过度使用引发肘关节发炎 肋间神经痛:局部温灸缓解慢性疼痛 坐骨神经痛:注意辨别疼痛部位 膝关节痛:体操强化肌力,按摩放松肌肉 慢性风湿性关节炎:不及时治疗会逐渐恶化 小腿痉挛(抽筋):按摩小腿、涂抹姜汁、垫枕头 4内脏、消化 感冒:可能是寒气入侵或感染病毒 咳嗽、痰多:经穴疗法减轻症状 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穴位疗法促进排痰 胃积食、泛酸:穴位按摩缓解消化不良 慢性胃炎:按摩放松神经、缓解胃痛 心悸、呼吸急促:按摩放松,增强心脏收缩能力 高血压:按摩降压安全又有效 浮肿:指压肾俞穴调节代谢,排除多余水分 排尿困难:经穴疗法改善排尿问题 尿频:温热百会、摩腹都有效 痛风:三多三少,防治代谢性疾病 腹泻:经穴疗法主治压力引起的神经性腹泻 腹痛:急性剧烈腹痛是危险信号 便秘:穴位按摩帮助润肠通便 5男性、女性症状 阳痿:放松心情、排除焦虑 虚寒证:阳池穴,身体自带的发热器 贫血:肝经上的穴位多是养血大将 痛经、月经不调、闭经:按压穴位改善症状 不孕:穴位按摩帮助排卵周期变规律 妊娠反应:按压穴位调整全身机能 更年期综合征:洗头、摩面、摩耳、摩腹 6神经系统 焦虑、压力大、歇斯底里:平衡自主神经能解压 自主神经失调:增强体质、改善环境最重要 入睡困难、浅眠:试试安眠穴 嗜睡:穴位刺激帮助头脑清醒 身体困倦:按摩穴位、唤醒身体 眩晕:曲差穴治疗效果好 7皮肤、体重 瘦身、减脂:节制饮食、适度运动、按压穴位 褐斑、雀斑、青春痘:调整气血,让皮肤白净 掉发、斑秃:按摩穴位刺激头皮 8小毛病的应急方法 晕车:按对穴位强化平衡感 宿醉:解酒穴——醒酒除醉有强效 打嗝:找对穴位轻松治打嗝 附录 中国源远流长的导引术 马王堆导引图溯源千年养生史 导引功法 八段锦 \\\\\\\\\\\\\\\\\\\\\\\\\\\\\\\"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