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研究

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研究

  • 字数: 305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中国经济出版社
  • 作者: 朱之鑫 张燕生 马庆斌 著
  • 出版日期: 2019-10-01
  • 商品条码: 9787513658072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64
  • 出版年份: 2019
定价:¥9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1.国家高端智库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2019年度重磅研究成果。 2.对中国高质量发展的阐述较为系统、全面。 3.所构建的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实用性强。
内容简介
本书在总结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我国经济高速增长过程中取得的成绩、经验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由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变的背景与必然性。全书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报告精神,在大量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尽可能地占有分析资料,在新发展理念的指导下结合各地实际,分析了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条件,总结了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国际经验,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基本思路框架、政策建议、重大行动和保障措施等,构建了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并进行初步测算,对我国进一步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参考价值,是一项有深度、有厚度、有广度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
朱之鑫,男,汉族,1949年3月生,籍贯浙江嘉兴,研究生学历,高级经济师。1969年5月在吉林省插队,1972年起先后在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原一机部、安徽省政府、国管局工作。1989年1月到国家计委,先后任处长、副司长、司长。1999年9月任国家统计局副局长,2000年6月任国家统计局局长。2003年3月—2015年2月任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2005年7月起任党组副书记),2007—2013年期间任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朱之鑫同志曾任中共第十六届中央候补委员、十七届中央委员,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常委,现任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朱之鑫同志长期从事宏观经济管理工作,参与国家经济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承担或主持的研究课题以及发表的论文有:《经济供需总量平衡判断方法研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条件下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的一次成功实践》《我国中长期需求增长潜力、障碍及对策分析》等。张燕生,国家发展改革委学术委员会委员、研究员、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兼任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校兼职教授,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别津贴。1984年华中科技大学研究生毕业,曾任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对外经济研究所所长,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学术委员会秘书长。专业研究领域为国际金融和国际贸易。先后主持或参与国家社会科学重点课题、国家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重点研究课题等。曾荣获孙冶方经济科学著作奖、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优秀研究成果一等奖等,并于2008年11月29日承担中央政治局第9次集体学习讲解。 马庆斌,山东泰安人,博士,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国情研究中心。现为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研究部研究员,曾就职于国家发展改革委下属的城镇发展研究机构。主要从事全球化、城市化和产业发展研究,在区域与城市战略、产业发展等方面研究。
目录
上篇主题研究总报告 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是落实新发展理念的需要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涵二、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的基本思路三、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六大特征四、关于高质量发展六大体系制度设计的考虑五、对六大体系关系的认识六、政策建议七、下一步工作建议第一章 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条件一、转向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二、新中国成立以来各时期发展政策的演进三、新一轮科技产业革命为中国高质量发展提供机遇第二章 高质量发展的基本内涵、存在的问题及深层次原因分析一、基本内涵二、基本特征三、现实意义四、面临的问题及主要原因第三章 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国际经验及启示一、国际经验与教训二、启示三、可能面对的风险和问题第四章 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基本思路框架一、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的内在逻辑二、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点任务三、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四个着力角度四、推进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步骤第五章 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政策建议一、建设高质量的供给体系二、建设高质量的需求体系三、建设高质量的投入产出体系四、建设高质量的分配体系五、建设高质量的宏观经济循环体系第六章 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大行动一、创新行动二、协调发展行动三、绿色行动四、开放行动五、共享行动第七章 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保障措施一、强化规划引领二、制定过渡期三、完善部门联动机制四、实施企业主体机制第八章 高质量发展特征指标体系和初步测算一、高质量发展特征指标体系的设计理论与原则二、高质量发展特征指标体系构成三、测算分析四、对策建议下篇专题报告专题一 研发强度和效率与高质量发展一、近年来我国R&D经费投入增速呈现放缓趋势二、R&D投入强度仍然较小,基础研究所占比重偏低三、我国研发人员总量增长速度明显下降,未来研发人员可能存在较大缺口四、我国创新资源和创新成果在区域层面存在显著差异五、关于提升R&D投入效率和创新能力的建议专题二 全球生产率变化与高质量发展一、全要素生产率是衡量发展质量的主要指标二、近年来全球生产率减速表明高质量发展停滞不前三、新科技产业革命尚处于成长阶段是全球发展质量停滞的主要原因专题三 收入分配与高质量发展一、中国经济和社会生活不均衡发展的现状和急需解决的问题二、中国与发达国家收入分配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比较三、中国构建公平的收入分配体系和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目标及路径专题四 科技自主创新能力与高质量发展一、我国具备科技自主创新能力跃升的基础二、制约我国科技自主创新能力跃升的三大短板三、推动科技自主创新的政策建议专题五 从中美贸易摩擦的长期性看中国高质量发展一、中美贸易战的关键在于技术竞争和产业链争夺二、中美贸易战的未来走势三、中国应对策略建议:扩大对外开放,推动高质量发展专题六 加快军民深度融合,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一、新时代军民融合的重大意义二、新时代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内涵与特点三、新时代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目标和原则四、新时代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总体思路五、新时代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原则与要求六、新时代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模式七、新时代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突破口八、加快建设军民融合的现代化经济体系的主要举措专题七 推动协同发展,提高长江黄金水道含金量一、协同发展是提高长江黄金水道含金量、服务全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一招二、黄金水道建设取得的成效与存在的问题三、政策建议专题八 关于广东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几点思考一、对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基本预断:2019年“十字路口”二、对广东近期经济形势的认识:经济稳中有变,增速下行压力加大三、具体的区域和产业发展措施建议:领航第四次工业革命专题九 国内实地调研案例分析一、广东加快构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二、上海发挥综合优势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三、江苏以“强富美高”为目标推动高质量发展参考文献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