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制度转型、经济发展与中国城乡收入差距研究

制度转型、经济发展与中国城乡收入差距研究

  • 字数: 152千字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武汉大学出版社
  • 作者: 廖显浪 著 著作
  • 出版日期: 2017-04-01
  • 商品条码: 9787307128590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166
  • 出版年份: 2017
定价:¥32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由廖显浪著的《制度转型经济发展与中国城乡收入差距研究》聚焦我国的经济体制转型给经济发展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以经济制度转型为视角解释我国城乡收入差距扩大的原因;以新兴古典经济学的理论框架为基础,从分工演进影响经济增长继而决定收入水平的视角展开研究,对我国城乡收入差距问题进行解释,弥补了现有的研究在解释我国城乡收入差距问题上的解释力不足。
作者简介
廖显浪, 1983年生,湖北孝感人,现为深圳市龙岗区委党校讲师。2013年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获理论经济学博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为发展经济学、产业经济学。近年来在学术期刊、报纸上发表论文20余篇:主持和参与国家、省、市、区课题多项。
目录
导论
第一节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一、研究的背景
二、研究的目的与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三、研究的意义
第二节相关概念的界定
一、城乡居民和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范围的界定
二、制度与制度转型概念的界定
第三节研究的思路、方法和内容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第一章中国城乡收入差距研究文献综述
第一节关于我国城乡收入差距现状的研究
一、对我国城乡收入差距现状和变化的研究
二、现有研究对我国城乡收入差距合理性的判断
第二节关于我国城乡收入差距影响因素的研究
一、基于发展经济学理论对我国城乡收入差距的解释
二、基于增长理论对我国城乡收入差距的解释
三、基于福利经济学理论对我国城乡收入差距的解释
四、从制度转型角度对收入差距解释的尝试
第三节文献评述和创新
一、对现有文献的简要述评
二、本书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第二章理论基础:经济发展相关理论回顾
第一节现代经济增长的理论回顾
一、外生增长理论
二、內生增长理论
三、对现代经济增长理论的评价
第二节二元经济发展理论回顾
一、刘费拉模型
二、新古典二元经济发展理论
三、对二元经济发展理论的评价
第三节新兴古典经济学关于经济发展的理论回顾
一、分工与经济增长:斯密杨格定理
二、交易效率、劳动分工与经济增长:新兴古典经济增长模型
第四节本章小结
第三章制度转型与中国城乡收入差距的演变
第一节制度转型与交易效率:分析的前提
一、交易成本学说
二、交易效率与交易成本
三、制度转型、交易效率与经济发展
第二节交易效率、分工扩展与城乡收入差距的自然演进
一、理论假设
二、模型求解
三、城乡收入差距的自然演进
第三节城乡分割背景下中国的制度转型与城乡收入差距
一、我国经济市场化转型的进程及阶段
二、我国城乡分割背景下的市场化转型与城乡收入差距
三、对外开放与城乡收入差距
四、实证检验
第四节影响农村分工扩展的两个制度:土地制度与金融制度
一、我国农村市场化改革30年的主要成就与不足
二、我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与土地市场交易效率
三、我国农村金融制度缺陷与金融市场交易效率
四、农村土地、金融市场交易效率与分工扩展
第五节本章小结
第四章我国劳动力流动限制制度与城乡收入差距
第一节我国城乡劳动力流动与城乡收入差距:现状与
文献综述
第二节劳动力流动限制下的经济增长
一、理论回顾
二、模型与假说
三、实证检验
第三节我国城乡劳动力流动与城乡收入差距
一、模型与假说
二、实证检验
第四节本章小结
结语
第一节本书的主要研究结论
第二节政策建议
一、总体思路
二、缩小我国城乡收入差距的具体政策建议
第三节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