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国家形象外译融通及可接受性研究

国家形象外译融通及可接受性研究

系统地研究国家形象外译融通及可接受性, 试图构建融通中外话语体系的外宣翻译可接受性综合评价体系
  • 字数: 287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中译出版社
  • 作者: 曾剑平 著
  • 出版日期: 2024-11-01
  • 商品条码: 9787500180142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08
  • 出版年份: 2024
定价:¥65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1)本书是国家社科规划课题研究成果,获良好等级。 2)学术观点新:认为翻译可接受性是评判翻译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翻译可接受性涉及言内和言外因素。言内因素是构成语言可接受性的基本语言要素,言外因素则包括价值观念和意识形态等文化因素。翻译可接受性是相对的,而不是固定不变的,它会随时代和社会发展而有所变化,也会因读者的认知水平而异。 3)研究内容新:系统地研究国家形象外译融通及可接受性,试图构建融通中外话语体系的外宣翻译可接受性综合评价体系,在国内外学术界还属首次。研究内容全面,既涉及翻译可接受性的语言本体研究,也涉及影响翻译可接受性的言外因素研究。研究的翻译策略不止是全译策略,还包括变译策略。而《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的英译评价更是学者们很少触及的研究课题。 4)研究视角新:立足于受众意识,从跨学科视角研究国家形象外宣翻译融通策略及可接受性,既有宏观视野,也有微观研究,理论建构与个案研究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5)研究方法多样:不仅采用了常用的文献研究法和跨学科研究法,而且还采用了问卷调查法和比较研究法。多种方法并用,使研究的结论更具逻辑性和说服力。
内容简介
本书系统地研究国家形象外译融通及可接受性,试图构建融通中外话语体系的外宣翻译可接受性综合评价体系,具体内容包括翻译与国家形象建构、外译原则、外宣翻译要考虑的言外因素及信息过滤、外译融通策略、文化翻译、《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的翻译策略和外宣翻译可接受性综合评价体系。研究视角新,既有宏观视野,也有微观研究,理论建构与个案研究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作者简介
曾剑平,江西财经大学外国语学院副院长、教授、硕士生导师,江西省中青年学科带头人,江西省人民政府学位委员会第一届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国翻译协会理事,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理事,江西省翻译协会副会长,江西省人民政府法制规章特邀译审专家,三家高校学报译审。获江西财经大学第五届研究生“我最喜爱导师”称号。
目录
第一章 导论1
1.1 研究背景1
1.2 研究意义4
1.2.1 学术价值4
1.2.2 应用价值5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5
1.4 创新之处6
第二章 关键术语界定8
2.1 国家形象8
2.2 外宣与外宣翻译11
2.2.1 外宣11
2.2.2 外宣翻译12
2.3 翻译可接受性13
第三章 翻译与国家形象建构15
3.1 翻译架起了文明互鉴的桥梁,推动了社会和文化发展15
3.2 翻译构建对外话语体系,传播国家形象18
3.3 翻译是文化软实力,折射国家文化形象24
……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