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魏晋玄学史

魏晋玄学史

  • 字数: 450000
  • 装帧: 精装
  •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 作者: 余敦康 著 著
  • 出版日期: 2016-01-01
  • 商品条码: 9787301263471
  • 版次: 2
  • 开本: 16开
  • 页数: 506
  • 出版年份: 2016
定价:¥85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魏晋玄学史(第二版)》以正始玄学、竹林玄学、西晋玄学、东晋佛玄合流四个主题为框架,以何晏、王弼、阮籍、嵇康、裴頠、鸠摩罗什等重要人物为线索,结合动荡时代的政治背景与哲学发展的内在脉络,对于魏晋南北朝时期哲学思潮的兴衰消长,做出了系统宏阔、考论精微的论述。围绕着自然与名教、崇有与贵无、言意之辨等诸多论题,成功再现了这一时期本土与外来思潮融会激荡、蓬勃发展的精神状貌。
作者简介
余敦康,湖北汉阳人,1930年生,195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中国哲学史研究。主要著作有《易学今昔》、《内圣外王的贯通》、《中国哲学论集》、《宗教·哲学·伦理》等。
目录
魏晋玄学与儒道会通(代序)
第一部分正始玄学:何晏、王弼的贵无论玄学
第一章魏晋玄学的产生
一、什么是汉魏之际的时代课题
二、魏、蜀、吴三国的政治经济体制模式
三、汉魏之际的思想演变
第二章何晏、王弼的生平与著作
一、何晏的生平与著作
二、王弼的生平与著作
第三章何晏的玄学思想
一、本体论思想的确立
二、对本体与现象相互联结的探索
三、何晏玄学思想的缺陷
第四章王弼的解释学
一、中国哲学对理解的探索
二、王弼解释学的基本思想
三、《老子指略》
四、《周易略例》
第五章王弼的《老子注》
一、《老子注》的整体观
二、整体观的几个逻辑支点
三、《老子注》的思维模式
四、《老子注》的内圣外王之道
第六章王弼的《周易注》
一、《周易注》的社会整体观
二、卦义与爻义——客观形势与主体行为
三、政治秩序与政治伦理
四、《周易注》的谋略思想
第七章王弼的《论语释疑》
第八章王弼的玄学体系
第二部分竹林玄学:阮籍、嵇康的自然论玄学
第九章阮籍、嵇康的自然论玄学
一、阮籍、嵇康玄学思想的演变
二、自我意识与精神境界
三、阮籍、嵇康在玄学中的地位
第三部分西晋玄学:裴的崇有论玄学与郭象的独化论玄学
第十章裴的崇有论玄学
一、裴思想的玄学特征
二、《崇有论》的基本思想
三、裴在玄学中的地位
第十一章郭象的独化论玄学
一、郭象的时代与玄学的主题
二、独化论的玄学体系
三、郭象在玄学中的地位
第十二章从《庄子》到郭象《庄子注》
一、庄子的“迹”与“所以迹”
二、庄学的沉寂与复兴
三、郭象的《庄子注》
第十三章关于《庄子》郭象序的真伪问题
第四部分东晋佛玄合流思潮
第十四章六家七宗
一、两晋之际般若学的兴起和学派的分化
二、本无宗
三、心无宗
四、即色宗
第十五章鸠摩罗什与东晋佛玄合流思潮
一、佛玄合流思潮的主题
二、“六家偏而不即”
三、鸠摩罗什在中国思想史上的地位
四、佛学的中国化与中国化的佛学
第十六章论竺道生的佛性思想与玄学的关系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