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科学与艺术

科学与艺术

以学术普及为旨归一本书读懂科学与艺术全面提升文化艺术修养
  • 字数: 229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作者: 沈致隆 著
  • 出版日期: 2018-01-01
  • 商品条码: 9787567568662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37
  • 出版年份: 2018
定价:¥49.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分为上下两编。上编为作者在靠前高校、中小学、幼儿园的讲演稿,下编是在美国哈佛大学的讲演稿,内容包含多元智能与中国教育改革、中小学美育思考与实践、多元智能在中国的发展等。作者认为科学和艺术都是人类的精神家园;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成为或培养复合型人才,发挥自身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奠定幸福人生的基础,科学教育和艺术教育同等重要。本书以学术普及为旨归,既重视传播思想,也注重表达形式,力求深入浅出,适合广大中小学、幼儿园教师阅读。
作者简介
沈致隆,物理化学教授,196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曾任北京工商大学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化学系主任,教育部第四届艺术教育委员会委员,全国普通高等学校艺术教育专家讲学团成员以及中国人民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山东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南昌大学等校特聘教授或兼职教授,美国哈佛大学教育研究生院访问学者。现任中科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人文讲坛客座教授、北京理工大学艺术教育中心兼职教授。专著和译著有《亲历哈佛》《音乐文化与音乐人生》《多元智能》《智能的结构》《重塑真善美》等。
目录
前言001
上篇在中国
第一讲哈佛大学“零点项目”的启示003
第二讲论科学与艺术012
第三讲科学与艺术的交融和“钱学森之问”026
第四讲音乐与人生053
第五讲美育和艺术教育的功能074
第六讲哈佛校园里的贝多芬与德加095
第七讲母亲的音乐修养与孩子的健康成长120
第八讲多元智能理论与儿童的潜能开发131
第九讲多元智能理论与艺术教育和人生幸福151
下篇在美国
第十讲科学与艺术相联的例证——光散射理论与印象派绘画167
第十一讲美育在中国189
第十二讲多元智能理论在中国与世界的现状和未来202
附录
美育:伸向思维世界的新触角——北京轻工业学院副教授沈致隆谈艺术教育213
轻工业学院副教授沈致隆热心举办音乐讲座全面提高学生素质216
美育:在对祖国的爱中升华(摘录)——记北京轻工业学院兼职美育研究室主任沈致隆217
《中国日报》有关沈致隆在国内与哈佛美育讲座长篇报道的标题和
照片说明220
北京商学院研究生王威有关沈致隆交响乐讲座的来信221
沈致隆美育讲座的部分邀请函、海报和照片223
后记与致谢229
摘要
前言 首先说本书的起因。2016年8月16日周二上午,我应邀在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实验小学三水分校为姜堰区中小学400多名校级干部培训班作讲座,因此认识了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的朱永通老师和郭雪丽老师。2016年9月24日周六上午,我在福建省厦门市海沧区教师进修学校为该区400多名中小学音乐老师作讲座时,再次见面的朱老师就邀请我出版美育演讲集,也就是今天读者看到的这本书。朱老师的提议,开启了我对自己美育讲座历史的回忆闸门。虽然我自1973年起,就曾多次在辅导高校学生乐队时为成员举办过乐理和音乐史的讲座,但都是非正式的,是我和乐队同学私下商定的。1994年秋季,由于听我讲授物理化学课程的化工类各专业学生的要求,我作过题为《法国美术史上的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的讲座,同样是非正式的。而我在高校正式举办有组织的美育讲座,则从1995年春天开始。记得受同志在大学普及交响乐倡议的感召,我当时作为北京轻工业学院物理化学教研室主任,第一次在该校举办讲座的题目是《欧洲古典音乐欣赏》,属于系列讲座,每周一次,连续五周,由学院的学生处主办。第二次讲座是1995年10月在北京商学院,同样由该院学生处主办,题为《交响乐欣赏》,也是系列讲座,一共五讲。从那时起,到2016年9月27日晚我在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讲《科学与艺术的联系和交融》时止,我作过美育讲座的高校一共132所。至于具体的场数,则难以统计,因为南京大学、浙江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北方工业大学、广西科技大学、山西大学、云南师范大学、重庆师范大学、渤海船舶职业学院我都讲过2次及以上,而北京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西南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我都讲过5次及以上。虽然这132所高校只占2015年国内2845所高校的4.6%,但其中综合性大学、理工院校、医农院校、财经院校、师范院校、外语院校、艺术院校、公安院校、外交院校、高职高专、民办高校等门类一应俱全。这132所高校中我作过讲座的“985”高校分别为北京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山东大学、电子科技大学(成都)、天津大学、重庆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东北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共18所,占全国39所“985”高校的46.2%。这132所高校中我作过讲座的“211”高校有44所。除以上列出的18所“985”高校也是“211”高校外,其余的26所“211”高校分别为哈尔滨工程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理工大学、东南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太原理工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北京化工大学、华北电力大学(北京)、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大连海事大学、河海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武汉理工大学、安徽大学、宁夏大学、青海大学、西南大学、云南大学、南昌大学、第四军医大学(西安)、东北农业大学(哈尔滨)、东北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中央音乐学院。以上两项合计占全国112所“211”高校的39.3%。除以上高校外,我还于2014年11月25日下午在教育部全国高校教师网络培训中心,以网络直播的形式作过题为《科学与艺术的联系和交融》的公益讲座。据该培训中心老师何莘统计,当时全国高校有300多个终端组织青年教师收看。除高校外,我还曾在中小学和幼儿园面对教师,或者在中小学和幼儿园的校长、园长培训班上作过讲座。我也曾在外企和国有银行的高管、医院院长等的培训机构和中国科学院所属的研究所或高校作讲座。以上讲座则多以《科学与艺术的联系和交融》为题,或者以《与美育和艺术教育关系密切的发展心理学理论——多元智能理论及其应用》为题。以上讲座的组织者分别为教育部全国高校教师网络培训中心(北京)、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北京)、教育部幼儿园园长培训中心(长春)、湖北省教育厅、云南省教育厅、江西省教育厅、宜昌市教育局、吉林市教育局、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培训部、北京大学培训中心、北京大学老教授协会基础教育研究与发展中心、北京师范大学亚太国际教育培训中心、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培训中心、安利(中国)日用品有限公司培训部。我作过美育讲座的医院分别是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中国人民解放军304医院(北京)、贵州省人民医院、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河南省肿瘤医院等。我作过美育讲座的中国科学院所属单位分别是过程工程研究所(北京)、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我还曾分别为黑龙江省科学技术协会和黑龙江省黑河市科学技术协会作过讲座《科学与艺术的联系和交融》。在国内听我讲座年龄最大的,是北京进出口检验检疫局的原主任医师温澄璧大夫,时年82岁。年龄最小的是北京市崇文区的三位小学生,时年10岁。以上年龄相差72岁的四位听众,同时出现在我2012年2月25日下午在北京题为《科学与艺术》的讲座现场。2012年3月15日晚我在上海卢湾区向明初级中学为教师和家长作讲座后,该校预科8班“蹭听”的小学生李时雨给我写来了感谢信。听我讲座级别最高的是中国工程院院士——1962年毕业于苏联莫斯科包曼国立技术大学,曾任国防部七院707所总工程师、副所长、科技委主任等职的汪顺亭教授。2004年3月31日周三下午,我在北京理工大学逸夫楼二层报告厅为该校教职工作题为《科学与艺术》的讲座,他作为北京理工大学的教授和博士生导师,听完讲座后还请我在《亲历哈佛——美国艺术教育考察纪行》一书上签名留念。此外,我分别在1997年和2006年两次访问美国,其间演讲或讲学六场,其中四场分别由哈佛大学教育研究生院的“零点项目”、国际办公室和中国学生学者联合会主办,一场由哈佛大学中国学生学者联合会单独主办,另一场由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艺术教育系主办。本书的“上篇”是我在国内的演讲录,“下篇”是我在美国的演讲录。其中《音乐与人生》在哈佛大学讲过一次,但在国内讲过多次,所以收入“上篇”中。讲稿原来各自独立,每一讲的内容自成系统,分别在不同学校讲过,但为避免本书内容尤其是文字的重复,在全书整理定稿时,我采取的做法是凡在某一讲中详细介绍过的理论、作品、人物生平及其事迹或论述,在其他讲中一般不再出现。如果必须提及,则尽量简单,或者注明“详见第××讲”。如第三讲《科学与艺术的交融和“钱学森之问”》提到的思想实验“薛定谔的猫”就注明“详见本书第十讲《科学与艺术相联的例证》”。本书的文字附录是《科技日报》、《北京日报》、《中国高等教育》关于我讲座的报道或报道的摘录,还有少量我在国内外美育讲座的邀请函、海报和照片。附录《中国日报》(China Daily)对我在国内和哈佛讲座长篇报道的标题和照片说明,原为英文,由我本人翻译为中文。我曾收到过数百封大中小学生听讲座后谈感谢和体会的来信,他们对高雅艺术的热情和向往深深感动和鼓舞了我,本书选录了北京商学院会计系1994级硕士研究生王威的来信作为代表。我从1995年开始作美育讲座时,内容主要是交响乐欣赏方面,后来扩展到美育的多方面,题目也增加到20多个。但因为本书以文字为主,不适合编入边讲边听的音乐欣赏类讲座,因此只收录了比较受欢迎且更适合文字表达的12讲。我曾在国内讲过的《科学之美与艺术之美》、《文化创新与校园文化建设》和1997年5月14日在哈佛大学教育研究生院讲过的《秦始皇兵马俑与中国古代文明》(Terracotta Army at The Tomb of The First Chinese Emperor Qin and The Ancient Civilization of China)这三讲,虽然也很受欢迎,但因为需要展示大量图片说明,本书不得不舍弃,特此说明。沈致隆2016年12月26日于北京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