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智教高中作文50问

智教高中作文50问

这是一本充满丰富智慧的作文书
教师可用它智慧地教引学生作文
家长可用它智慧地指导孩子作文
学生可用它智慧地借招演练作文
  • 字数: 273千字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
  • 作者: 刘国成 著
  • 出版日期: 2016-04-01
  • 商品条码: 9787302424413
  • 版次: 1
  • 开本: B5
  • 页数: 268
  • 出版年份: 2016
定价:¥3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这是一本充满丰富智慧的作文书
教师可用它智慧地教引学生作文
家长可用它智慧地指导孩子作文
学生可用它智慧地借招演练作文
内容简介
本书从高中作文教练的实战出发,选用新颖的角度,设置了
50问,每一问紧扣
一个作文教练突破口,智出点子,秒支招数,巧指路径。先“授以技法”,力求表述简明,
便于记忆操作;再“配以例子”,务求选例精彩,具有示范价值。本书意在通过指向
明确的系列导练,使学生掌握常见的文体写法,快速升格,跃上高阶。
作者简介
刘国成,北京市语文特级教师、首都师范大学教育硕士特聘导师、北京教育学院丰台分院兼职教研员、北京十二中高中语文把关教师。执教30余年,曾指导学生参加各类作文大赛荣获特等奖和一等奖10余次。在省级以上中文核心期刊上公开发表教学论文《例谈记叙文情节的艺术设计》《很好作文须备“四个度”》《新课程对教师素养的要求》等50余篇。主编《高考语文专题复习》《高考语文训练》《高中语文强化训练很大程度上》《高考语文增分提能新题型》等。
目录
总序………………………………………………………………………………………… I
前言……………………………………………………………………………………… III
第一章 怎样给思维插上双翼?…………………………………………………………1
第二章 联想到底有哪些“神通”?……………………………………………………7
第三章 “源头活水”从何而来?… …………………………………………………… 11
第四章 怎样掀开“微写作”的盖头来?…………………………………………… 17
第五章 怎样往“坛子里贮米”?…………………………………………………… 26
第六章 取“米”下锅有哪些渠道?………………………………………………… 32
第七章 “言之有物”有何好法子?… ………………………………………………… 38
第八章 “言之有理”有何金点子?… ………………………………………………… 41
第九章 “言之有序”有何近路子?… ………………………………………………… 46
第十章 怎样为作文语言“美容”?………………………………………………… 50
第十一章 主题上“高度”有何路数?……………………………………………… 56
第十二章 文章融入真情有哪些良策?……………………………………………… 60
第十三章 如何煞尾才能“余音绕梁”?…………………………………………… 65
第十四章 “卒章显志”用何招更好?… ……………………………………………… 68
第十五章 怎样让人物“站起来”?………………………………………………… 72
第十六章 凸显人物个性有何秘诀?………………………………………………… 78
第十七章 “点面”怎样结好搭档?… ………………………………………………… 82
第十八章 “景情”怎样形影不离?… ………………………………………………… 85
第十九章 “虚实”怎样妙合无痕?… ………………………………………………… 89
第二十章 白描手法有何“能耐”?………………………………………………… 94
第二十一章 “夹叙夹议”有何讲究?… ……………………………………………… 98
第二十二章 情节“曲径通幽”有何诀窍?…………………………………………105
第二十三章 记叙文怎样“尺水兴波”?……………………………………………110
第二十四章 设置“动情点”有哪些法宝?…………………………………………115
第二十五章 佳作须具备哪些能力“要件”?………………………………………119
第二十六章 摆哪些事实才能胜出一筹?……………………………………………127
第二十七章 援引例证须遵循哪三项原则?…………………………………………131
第二十八章 论据的使用有哪些高招?………………………………………………135
第二十九章 释题性开头有哪几种方式?……………………………………………141
第三十章 议论文怎样雕饰“凤头”? … ……………………………………………145
第三十一章 议论文怎样巧铸“豹尾”?……………………………………………149
第三十二章 议论文“过关”有何方略?……………………………………………154
第三十三章 议论文怎样构置“亮点”?……………………………………………160
第三十四章 怎样打造“中规中矩”的议论文?……………………………………167
第三十五章 “起承转合”如何古为今用?… …………………………………………175
第三十六章 “破立”怎样优化组合?… ………………………………………………182
第三十七章 “对比论证”为何备受青睐?… …………………………………………186
第三十八章 怎样妙用“排列式”论证结构?………………………………………192
第三十九章 怎样妙用“层进式”论证结构?………………………………………199
第四十章 驾驭话题作文有哪“三要”?……………………………………………206
第四十一章 关系式作文怎样打破瓶颈?……………………………………………212
第四十二章 作文跻身“高档”有何妙术?…………………………………………217
第四十三章 作文取胜有哪“四个度”?……………………………………………220
第四十四章 写好读后感要奏好哪“四步曲”?……………………………………225
第四十五章 写好思想评论有哪“三要诀”?………………………………………229
第四十六章 写好文学评论出哪“四张牌”?………………………………………235
第四十七章 写好发言稿有哪“四项注意”?………………………………………242
第四十八章 怎样给作文“上保险”?………………………………………………248
第四十九章 行文怎样点题扣题一路歌?……………………………………………254
第五十章 高考作文怎样一小时见真功?……………………………………………262
摘要
古人云:“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曹丕《典论?论文》)
又云:“笔端肤寸,膏润天下,文章之用,极其至矣。”(刘禹锡《唐故
相国赠司空令狐公集纪》)文章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作文,作为一种技
能,无论学习还是工作,都离不开它;甚至可以说,作文将伴随人的
一生。而作文技能的获得和升格,大都是在中学阶段完成的。既如此,
那么,作为教师,就应当智慧地教引学生练写作文,给他们“出点子”“指
路子”“搭梯子”,让他们能够迅速突破训练瓶颈,成功驾驭常见文体,
拾级而上,登堂入室;作为学生,就应当在老师的引领下,灵活地借
用“点子”,细心地走对“路子”,聪明地爬上“梯子”,扎扎实实地演
练常见文体的写法,以真正学到受益终身的作文“本事”。
人们都说:作文有法而无定法。因此,有志于推动中学作文教学的
志士能人,都各献其智慧,各出其招数,写文章,撰专著,编集子,使
得中学作文教学百花园中品种与日俱增,花色灿烂夺目,这必将大大
促进中学作文教学,给教与学双方带来越来越多的实惠。有道是:一
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我总认为,关乎中学作文导练的文
章、专著等,多点要比稀少好、丰富要比单一好。唯如此,执教者方
可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择取自己喜欢且管用的作文“点子”去教,为
学者才可依照自己的意愿挑选适合自己口味的作文“法子”去练。基
于这种理解认识,笔者不想只当一个坐享其成的教书匠,而愿做一位
拔丁抽楔的探索者,于是不揣浅见,不藏拙陋,用心撰写了这本《智
教高中作文50 问》。该书不仅大致涵盖了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
IV
智教高中作文50 问
实验教科书”语文五个模块以及选修教材《文章写作与修改》所设定
的28 个作文基本训练点,而且根据高中作文教学的实际标高和高考作
文的现实要求,增加了必要的练点,强化了相应的重点,意在通过指向
明确的系列导练,使学生熟练掌握常见文体的写法,快速升格,跃上
高阶。
笔者于1979 年大学毕业走上中学语文教书岗位,迄今已历三十五
载。现在盘点捡抄记忆,初上讲台的几年,可谓“胸无兵法”,稀里糊
涂地教练作文;接下来的十来年,基本上是跟着名家行家走,鹦鹉学
舌而已,少有心得体会;近二十来年,随着年龄的增长,教书阅历的
丰富,在不断汲取他人作文教法的同时,也用心积累起一些指导学生
作文的经验,经过不断地教学尝试,成功案例日丰,技巧方法渐多,
逐渐形成了一套作文教练模式。这套模式精心设置了50 问,每问紧扣
一个作文教练突破口,重在要言不烦地说法子,出点子,指路子,以
期为辛勤耕耘在语文之田的同行更加智慧地教引作文提供借鉴,故将
拙著命名为《智教高中作文50 问》。
经验告诉我们,有了对路的技巧方法,做起事来事半功倍;缺
少一定的技巧方法,费尽辛苦收效甚微。《智教高中作文50 问》的
鲜明特色正在于:著者从高中作文教练的实战出发,选用比较新颖
的角度,针对不同的问题和突破口,智出点子,妙支招数,巧指路径。
其具体做法为:先“授以技法”,力求表述简明,便于记忆操作;再
“配以例子”,务求选例精彩,具有示范价值。如此技法与例子结合,
一是为了读者因法悟例,以例证法,法例参照,增强实效;二是为
了“道夫先路”,使教练作文的路径明确,配好钥匙,能引领学生顺
利打开作文之锁。
说心里话,我看过不少中学作文方面的导练用书,受益匪浅,但
那毕竟不是自己的东西,用起来自然不会得心应手,驾轻就熟,效果
倍增。于是在苦心探索,精心梳理,用心验证的基础上,另辟蹊径,
倾情撰写了这本《智教高中作文50 问》。书中确乎荟萃了诸多高招妙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