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科学哲学与生命伦理

科学哲学与生命伦理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 作者: 沈铭贤 著 著
  • 出版日期: 2010-09-03
  • 商品条码: 9787807452003
  • 版次: 0
  • 开本: 16开
  • 页数: 0
  • 出版年份: 2010
定价:¥43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本书是著名学者沈铭贤研究员的论文选集,分科学哲学和生命伦理两部分。本书深入考察和分析了科学哲学的变革,爱因斯坦的文化品格和文化价值,知识经济时代的知识观以及生命伦理学的兴起和发展,提出同时举起两面旗帜——科学的旗帜和科学与人文交汇的旗帜,不能只呼吸一种文化空气,促进科学技术与伦理道德良性互动等观点。
内容简介
本书是著名学者沈铭贤研究员的论文选集,分科学哲学和生命伦理两部分。科学哲学和生命伦理学是当代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交汇的重要体现,肩负着促进两种文化交汇的重任。作者正是从这样的视角,深入考察和分析了科学哲学的变革,爱因斯坦的文化品格和文化价值,知识经济时代的知识观以及生命伦理学的兴起和发展,提出同时举起两面旗帜——科学的旗帜和科学与人文交汇的旗帜,不能只呼吸一种文化空气,促进科学技术与伦理道德良性互动等观点。视角新颖,观点明确,论证严密,文笔流畅是本书的特点,可供哲学工作者、科学工作者、大学教师、研究生及有兴趣的读者研读。
作者简介
沈铭贤,男,1938年6月生,福建省永定县人。1960年毕业于上海社会科学院,分配到该院哲学研究所工作,长期从事科学哲学和生命伦理学研究。现为上海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兼职教授,国家人类基因组南方研究中心伦理学部主任;上海市科学技术协会高级顾问委员会委员,上海市医学伦理专家委员会委员,上海市科学学研究会学术委员会主任。著有《新科学观》、《科学与人文的交响》等书,主编《科学哲学导论》、《生命伦理学》等书。获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优秀成果专著三等奖,并多次获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邓小平理论宣传和研究优秀成果奖(专著和论文)。
目录
致力于“两种文化”的融合——《沈铭贤文集》序童世骏 科学哲学   爱因斯坦与当代科学哲学   爱因斯坦的文化品格和文化价值——纪念爱囡斯坦逝世40周年   爱因斯坦式的唯物论   知识结构·思维方式·心理特征——爱因斯坦与玻尔争论的微观分析   不能只呼吸一种文化空气   库恩与中国科学哲学范式的变革   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在当代的发展趋势——兼谈几个有争议的问题   略论科学的精神本性   论科学的物化   科学技术的社会作用:一对新的二律背反   科学需要社会分析——读《十七世纪英国科学、技术与社会》   论社会的价值导向   创新是一种文化   努力使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一个关键   知识经济时代的知识观   优化自主创新生态   科学观的变革及其影响   李约瑟与爱因斯坦——“李约瑟难题”的两种不同的回答 生命伦理   科技与伦理:必要的张力   促进科技与伦理的良性互动   从克隆人之争看生命伦理学   走出生命伦理的两难困境   “生死俱善,人道毕矣”——中国古代的生死观及其现代意义   孔子的伦理思想及其对中国医德的影响   科学技术上能够做的,不一定都应该做——评述中国学界对克隆人的若干看法   中国传统文化与克隆人问题   人类基因组伦理:问题与前景   五个层面的挑战与三大理论难题——试论基因伦理   胚胎干细胞研究能否得到伦理辩护   731部队——半个多世纪后的反思   论医学的文化定位   医者不可不慈仁,病者不可猜鄙——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   人道主义:医德的永恒主题   弘扬和发展医学人道主义   文化思潮与生死观的变革   黄禹锡事件:震惊与反思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