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当代中国的文化批评/文艺学与文化研究丛书

当代中国的文化批评/文艺学与文化研究丛书

  •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 作者: 陶东风//徐艳蕊 著
  • 出版日期: 2005-12-01
  • 商品条码: 9787301098516
  • 版次: 0
  • 开本: 16开
  • 页数: 0
  • 出版年份: 2005
定价:¥26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作者从文化研究的视角对中国文艺学学科反思,文化研究与文艺学的关系,当代中国文化研究出现的社会历史语境、基本特征等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分别考察了当代中国的大众文化批评、后殖民批评以及女性主义批评。此外,本书还选择了日常生活审美化、“大话文化”等具体的社会文化现象作了深入细致的个案研究。 与作者的其他文化批评著述一样,本书突出思想史的研究视角与跨学科的研究方法,把当代的文化――文艺思潮(包括创作和理论批评)作为当代中国思想状况的征候,更把作者对于这些思潮的评论与思考作为思想史研究的切入口。作者试图通过文化研究的方法勾勒一种与精英思想史(思想家的思想史)不同的、体现在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特别是日常生活层面)的“活”的思想史。
目录
《文艺学与文化研究丛书》总序 导论文艺学的学科反思与重建 一文艺学中的本质主义思维方式 二历史地理解文学艺术的自主性 三跨时空拼凑:文艺学知识的历史性与民族性的丧失 四历史化与地方化:文艺学知识的重建思路 第一章 试论当代中国的文化批评 一文化批评出现的语境 二文化批评与文学批评的关系 三文化批评与文学的自主性问题 四文化批评与传统社会学批评的区别 五赛伊德的启示 六移动的边界与文学理论的开放性 第二章 当代中国大众文化研究的三种范式 一什么是大众文化?如何理解大众文化? 二批判理论与中国大众文化研究 三现代化理论与中国大众文化研究 四“新左派”理论与中国大众文化研究 五对一些误解的澄清 六西方文化研究中阶级分析与政治经济学范式的回归 第三章 当代中国的后殖民批评 一中国后殖民批评的发生及其社会文化语境 二《东方学》冲击波 三关于“中华性”问题的论争 四关于“国民性”问题的论争 五关于张艺谋的电影以及其他几个文本的批评与争鸣 六背景与错位:后殖民批评在中国的适用性问题 七结语:几点思考 第四章 关于中国文论的“失语”与“重建” 一“失语”与“重建”问题的提出 二从话语学层面到存在论层面 三对“失语”、“重建”论的一些批评意见 四几个核心问题 第五章 当代中国的女性主义批评 一女性主义批评及其两种类型 二女性与主体性 三女性经验 四文学立场与文化倾向 第六章 日常生活审美化与消费主义批判 一西方理论界的相关论述 二消费方式、权力与身份认同 三后全权社会的消费主义 四文化媒介人:一种新型的知识分子? 五审美化与文艺学的学科反思 第七章 “大话文艺”与当代中国的犬儒主义思潮 一经典的消费化与“大话文艺”的兴起 二“大话文艺”的文体特征与快感类型 三“大话文艺”流行的原因及其政治文化功能 四“大话文艺”与犬儒主义 五“大话文艺”与后全权社会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