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中医药学概论

中医药学概论

  • 字数: 604.00千字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
  • 作者: 张金莲,毛晓健 主编
  • 出版日期: 2014-12-01
  • 商品条码: 9787302384670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34
  • 出版年份: 2014
定价:¥49.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教材分为三部分,概要介绍了中医基础理论、中药学基本知识、中成药学基本知识。靠前部分阐述中医基础理论,主要内容包括中医学的基本特点和思维方法、中医学的哲学基础、气血津液、脏腑经络、病因、病机、四诊等。第二部分介绍中药学基本知识、中药学基本理论、常用中药,重点介绍了190余味中药的功效与主治病证,并列表介绍了210余味中药的功效和主治病证。第三部分介绍中成药学基本知识,重点介绍140多种中成药的处方、组方分析与功能主治,并列表介绍了170多种中成药的处方与功能主治等。本书可供高等医药院校各专业学生使用。
目录
绪论
一、中医药学理论体系的起源
二、中医药学理论体系的形成
三、中医药学理论体系的发展
第1章中医学的基本特点和思维方法
第1节中医学的基本特点
一、整体观念
二、辨证论治
第2节中医学的思维方法
一、援物比类
二、司外揣内
三、试探与反证
四、比较
五、演绎
学习小结
复习思考题
第2章阴阳五行
第1节阴阳学说
一、阴阳的基本概念
二、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三、阴阳学说的临床应用
第2节五行学说
一、五行的基本概念
二、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
三、五行学说的临床应用
学习小结
复习思考题
第3章气、血、津液
第1节气
一、气的概念
二、气的分类
三、气的运行
四、气的功能
第2节血
一、血的概念
二、血的生成及运行
三、血的生理功能
第3节津液
一、津液的概念
二、津液的代谢
三、津液的生理功能
第4节气、血、津液的关系
一、气与血的关系
二、气与津液的关系
三、血与津液的关系
学习小结
复习思考题
第4章脏腑经络
第1节五脏
一、心
二、肺
三、脾
四、肝
五、肾
第2节六腑
一、胆
二、胃
三、小肠
四、大肠
五、膀胱
六、三焦
第3节奇恒之腑
一、脑
二、女子胞
第4节五脏与六腑的关系
一、五脏之间的关系
二、五脏与六腑的关系
三、六腑之间的关系
第5节经络
一、经络系统的组成
二、十二经脉
三、奇经八脉
四、经络的生理功能
学习小结
复习思考题
第5章体质
第1节体质的形成
一、先天因素
二、后天因素
三、其他因素
第2节体质的分类
一、阴阳平和质
二、偏阳质
三、偏阴质
第3节体质与脏腑、经络、精气、血、津液的关系
一、与脏腑、经络的关系
二、与精气、血、津液的关系
第4节体质学说的应用
一、指导养生防病
二、指导辨证治疗
学习小结
复习思考题
第6章病因
第1节外感病因
一、六淫
二、疠气
第2节内伤病因
一、七情
二、饮食与劳逸失常
第3节其他病因
一、痰饮
二、瘀血
三、外伤
学习小结
复习思考题
第7章发病与病机
第1节发病
一、正气与发病
二、邪气与发病
三、环境与发病
第2节病机
一、邪正盛衰
二、阴阳失调
学习小结
复习思考题
第8章四诊
第1节望诊
一、望神
二、望色
三、望形
四、望头面
五、望体表
六、望舌
七、望排泄物
第2节闻诊
一、听声音
二、嗅气味
第3节问诊
一、问寒热
二、问汗
三、问疼痛
四、问饮食口味
五、问二便
六、问睡眠
七、问耳目
八、问经带
第4节切诊
一、脉诊
二、按诊
学习小结
复习思考题
第9章辨证
第1节八纲辨证
一、表里辨证
二、寒热辨证
三、虚实辨证
四、阴阳辨证
第2节气、血、津液辨证
一、气病辨证
二、血病辨证
三、气血同病辨证
四、津液病辨证
第3节脏腑辨证
一、心与小肠病辨证
二、肺与大肠病辨证
三、脾与胃病辨证
四、肝与胆病辨证
五、肾与膀胱病辨证
六、脏腑兼病辨证
第4节其他辨证
一、六经辨证
二、卫气营血辨证
学习小结
复习思考题
第10章预防与治则
第1节预防
一、未病先防
二、既病防变
第2节治则
一、治病求本
二、扶正与祛邪
三、调整阴阳
四、调理气、血、津液
五、同病异治与异病同治
六、三因制宜
学习小结
复习思考题
第11章中药基本理论与应用
第1节中药的产地与采集
一、产地
二、采集
第2节中药的炮制
一、炮制的目的
二、炮制方法
第3节中药的性能
一、四气
二、五味
三、升降浮沉
四、归经
五、有毒无毒
第4节中药的功效与主治病证
一、中药的功效
二、中药的主治病证
三、中药功效与主治病证的关系
第5节中药的应用
一、中药的配伍
二、中药的用药禁忌
三、剂量
四、煎服法
学习小结
复习思考题
第12章常用中药
第1节解表药
一、发散风寒药
麻黄
桂枝
紫苏
生姜
荆芥
防风
羌活
白芷
细辛
二、发散风热药
薄荷
牛蒡子
蝉蜕
桑叶
菊花
柴胡
升麻
葛根
学习小结
复习思考题
第2节清热药
一、清热泻火药
石膏
知母
芦根
天花粉
栀子
夏枯草
二、清热燥湿药
黄芩
黄连
黄柏
龙胆
三、清热解毒药
金银花
连翘
蒲公英
大青叶
板蓝根
青黛
绵马贯众
鱼腥草
射干
白头翁
马齿苋
败酱草
四、清热凉血药
地黄
玄参
牡丹皮
赤芍
五、清虚热药
青蒿
地骨皮
学习小结
复习思考题
第3节泻下药
一、攻下药
大黄
芒硝
二、润下药
火麻仁
三、峻下逐水药
甘遂
巴豆
学习小结
复习思考题
第4节祛风湿药
独活
威灵仙
防己
秦艽
川乌
木瓜
蕲蛇
徐长卿
五加皮
桑寄生
学习小结
复习思考题
第5节化湿药
广藿香
苍术
厚朴
砂仁
学习小结
复习思考题
第6节利水渗湿药
一、利水消肿药
茯苓
猪苓
泽泻
薏苡仁
二、利尿通淋药
车前子
滑石
木通
三、利湿退黄药
茵陈
金钱草
虎杖
学习小结
复习思考题
第7节温里药
附子
干姜
肉桂
吴茱萸
学习小结
复习思考题
第8节理气药
陈皮
青皮
枳实
木香
香附
沉香
川楝子
薤白
学习小结
复习思考题
第9节消食药
山楂
麦芽
莱菔子
鸡内金
学习小结
复习思考题
第10节驱虫药
使君子
苦楝皮
槟榔
学习小结
复习思考题
第11节止血药
一、凉血止血药
大蓟
小蓟
地榆
槐花
白茅根
二、化瘀止血药
三七
茜草
蒲黄
三、收敛止血药
白及
仙鹤草
四、温经止血药
艾叶
学习小结
复习思考题
第12节活血化瘀药
川芎
延胡索
郁金
莪术
丹参
益母草
桃仁
红花
牛膝
水蛭
学习小结
复习思考题
第13节化痰止咳平喘药
一、化痰药
半夏
天南星
芥子
桔梗
旋覆花
瓜蒌
川贝母
浙贝母
竹茹
二、止咳平喘药
苦杏仁
百部
紫苏子
桑白皮
葶苈子
学习小结
复习思考题
第14节安神药
一、重镇安神药
朱砂
磁石
龙骨
二、养心安神药
酸枣仁
远志
学习小结
复习思考题
第15节平肝息风药
一、平肝潜阳药
石决明
珍珠母
牡蛎
赭石
二、息风止痉药
羚羊角
牛黄
钩藤
天麻
全蝎
蜈蚣
地龙
学习小结
复习思考题
第16节开窍药
麝香
冰片
石菖蒲
学习小结
复习思考题
第17节补虚药
一、补气药
人参
党参
黄芪
白术
山药
甘草
二、补阳药
鹿茸
肉苁蓉
淫羊藿
杜仲
续断
补骨脂
益智
蛤蚧
菟丝子
三、补血药
当归
熟地黄
何首乌
白芍
阿胶
四、补阴药
南沙参
北沙参
麦冬
石斛
黄精
枸杞子
龟甲
鳖甲
学习小结
复习思考题
第18节收涩药
五味子
乌梅
椿皮
赤石脂
莲子
山莱萸
桑螵蛸
海螵蛸
学习小结
复习思考题
第19节涌吐药
常山
学习小结
复习思考题
第20节杀虫燥湿止痒药
雄黄
硫黄
轻粉
白矾
学习小结
复习思考题
第21节拔毒消肿敛疮药
斑蝥
蟾酥
马钱子
学习小结
复习思考题
第13章中成药学基础知识
……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