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微表情心理学

微表情心理学

  • 字数: 17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九州出版社
  • 作者: 张璐 著
  • 出版日期: 2019-05-01
  • 商品条码: 9787510874895
  • 版次: 1
  • 开本: 其他
  • 页数: 264
  • 出版年份: 2019
定价:¥45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1.比较系统地介绍了微表情理论的表象特征以及生活应用。 2.四色印刷,彩色图解,更美观、更清晰,增强了阅读趣味。 3.紧贴时下生活,指导性、适用性强,可现学现用,助力人际关系推进。
内容简介
微表情是心理应激反应重要的一部分,它从人类本能出发,不受思想控制,无法掩饰,也不能伪装,是人内心想法的忠实呈现,给了解一个人内心真实想法提供了很准确的线索。本书从心理学角度,对微表情进行深入剖析,介绍种种微表情的心理因素,努力揭开人性的这层神秘面纱,为建立融洽和谐的人际关系奠定良好基础。
作者简介
张璐:本名张振学,男,曾用笔名张一弛、张帆、章俊等,1962年生,祖籍辽宁,靠前知名畅销书作家,先后在靠前多家报刊杂志上发表诗歌、散文、小说、杂文、评论及其他理论文章数百篇,并多次获奖。著有畅销书《低调做人的哲学》、《高标处世,低调做人》、《中层领导手册》、《咀嚼做人的滋味》等。
目录
长相折射人格,五官直指人心 1.沉默的眼光中,常有声音和话语 你的善恶,是你的眼神泄露出去的 暗送秋波,是求爱者的致胜手段 思考的眼球都是往上运动的 2.你的眉毛,随着你的心情舞蹈 3.耳朵的心理学秘密 大耳朵好,还是小耳朵好? 情话说给左耳听 抓耳朵,不仅仅是痒痒的祸 4.鼻子,会凸显你企图掩饰的情感 5.不用语言,嘴巴也能道出真相 嘴型透露出一个人的性格底色 嘴唇动作反应一个人当下的心情 6.笑容背后是“刀”还是“蜜”? 每一张笑脸都是由性格支撑的 笑,没有看起来那么简单 如何区别真笑还是假笑? 7.下巴,可以左右他人对你的印象 8.气色,一个人精气神的全面反映 9.揭开表情“假面具”中的乾坤 语言会骗人,身体不说谎 1.了解一个人的想法,请从“头”开始 2.嘴唇紧闭,指尖“开言” 一次握手,一次心灵的交流 把秘密说给那些喜欢双臂抱胸的人 手势,不仅仅是语言的点缀 扶一下眼镜,抚一下心境 3.有时恰恰是腿脚让我们露出马脚 多“情”多“义”的腿 双足的丰富心理信息 4.站立行走中的人生百态 解读站姿,对性格做深度剖析 不同走姿讲述不同的心情故事 每一个坐姿就是一种人生性格的定位 睡姿,人最真实一面的反映 你的穿着打扮就是你思想的形象 1.衣着,是探究人心的一扇“窗户” 衣着观念由真实性格“勾勒” 穿着风格是内在的外在表现 2.“鞋子心理学”帮你看透人心 3.“刷脸读心”不再是传说 懂妆容,可窥探女人心 一个人的发型,代表了他的个性 4.配饰,是心灵文化的聚集点 帽子是性格的表白和情绪的延伸 你的手提包,泄露了你的秘密 手表的优选价值,在于可看人心 手套,藏得下手,藏不住心 有些话,听到了不等于听懂了 1.言谈习惯,具有心理投射功能 识人,就从“打招呼”开始 说话方式中,含着你的情商和修养 幽默,其实是一种本能 下意识的口头禅,被暴露的“心”世界 2.什么样的人说什么样的话 听称呼,界定心理距离 听话题,判断心理特色 隔着屏幕读出微表情 3.从声音探知对方的内心世界 4.话语的含蓄美——听出他人的弦外之音 想了解一个人,就跟他一起吃饭吧 1.“吃货”心理学 你的口味决定了你的性格 从选餐桌的位置窥得性格倾向 点菜,是对一个人情商的大考验 吃相是最好的性格说明书 由就餐习惯探知内心秘密 2.喝,不仅是生理需要,也是心理需求 怕喝醉,大多基于不想“吐真言” 从喝咖啡看潜意识 喝茶,一定是要用心的 每个人,都不过是他习惯的总和 1.生活习惯——透过琐事看性格 透过电视节目看人的真实性格 敲门声会告诉你访客是何种人 宠物,是主人潜在性格的延伸 拿麦克风的方式,暴露你内心深层面 吸烟反映了一个人的内心需要 刷牙,是你思想的最真实展现 2.出行习惯——以车识人 什么人开什么色的车 驾驶方式反映一个人的生活方式 从等车姿势了解职业性格特征 公交车上的百态众生相 3.选色习惯——你的“性格颜色” 多疑易怒的人偏爱红色 孩子与孩子气的人偏爱黄色 喜欢蓝色的人多诚实可信 喜欢绿色的人是脾气最好的人 喜欢粉色的人温柔而浪漫 紫色最受艺术家的青睐 喜欢黑色的人内心多软弱 喜欢白色的人多半偏执 男人来自火星,女人来自金星 1.男人的谎言和欺骗 听懂男人的话外音 看懂男人的真面目 识破男人的欺与骗 2.女人心,海底针 全世界女人都有的性格弱点 帮理性的男人解读感性的女人 3.“动于中而形于外”的两性情感 他(她)到底爱不爱我? 恋人分手前的五大信号 出轨总会有蛛丝马迹 玩转微表情,职场更有型 1.给面试官也来一场“面试” 2.练就与各类同事愉快相处的本事 办公桌是一个人的“形象代言人” 字迹是一个人的第二张“脸” 电脑屏保彰显一个人的工作性格 座次中暗藏着人脉和格局 3.上级的真实意图需要用心揣摩 4.没有能力不行的员工,只有不会用人的老板 根据员工气质安排他们的工作 按员工性格采取对应的管理方式
摘要
人心是世界上最复杂、最难看透、却又是最需要了解的东西。因为我们每天都要和不同的人打交道,和不同的人交往,而这些人中大多是我们之前没接触过的,这就需要我们在和他们交往的过程中保持谨慎的同时,也要能尽量掌握他们的心理。这样的话,在面对一些问题的时候,你就能在和他们的“较量”中占得先机,就能够处在一个比较主动的位置上。 那么,我们该用怎样的方法来透析难测的人心呢? “任何人都无法保守他内心的秘密,即使他的嘴巴保持沉默,但他的指尖却在喋喋不休,甚至他的每一个毛孔都会背叛他!”这是西方心理学家弗洛伊德的一段经典名言,同时也是我们洞悉人心的入口所在——要想看透别人的内心,了解他的性格,成为善于识人的智者,我们就应该能见微知著,明察秋毫,从微表情着手。 在美国曾经发生过这样一个故事:某个地区发生了一起谋杀案,在问讯一些人的过程中,有一个人引起了警官纳瓦罗的注意。当时,这个被问讯的人有自己不在场的证据,而且语言等其他方面也看不出丝毫破绽,但纳瓦罗依然不停地问他问题。下面问题中的一部分: “假如你参与这宗案件,你会使用枪吗?” “假如你参与这宗案件,你会使用刀子吗?” “假如你参与这宗案件,你会使用碎冰锥吗?” “假如你参与这宗案件,你会使用锤子吗?” 而第三个问题中提及的碎冰锥正是案件中的作案工具,被问讯的人心里自然是非常清楚的。当纳瓦罗提到碎冰锥的时候,这个人的眼皮耷拉了下来,一直到第四个问题的出现。这个微妙的变化没能逃过纳瓦罗的眼睛。他当即确定这个人为本案的嫌疑人,而后随着侦查的步步深入,最终证明了纳瓦罗判断的准确性。 在这个案件中,纳瓦罗之所以找到了案件的突破口,靠的就是我们现在要讲的“微表情心理学”。 微表情,其实就是日常生活中人们不太在意的那些下意识的举动,比如一个眼神,一个小神态、小动作等。它无法伪装,不受控制,最能反映一个人真实的内心世界,告诉你对方此刻正在发生的心理变化。 再善于隐藏的人,也会在某些言行的细节上露出破绽,如果能够抓住这些细节,就可还原他的真实面目。这样,就能够轻易绕过生活中的险滩,从容地融入社会,在面对人生各种挑战时能游刃有余,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能够充分掌握局面的主动权,成为人生的赢家。 想一想,如果你能在面试的时候,准确了解面试官在想什么,可能就不会犯那么低级的错误;同样如果你能明白无误的知道自己的女友在想什么,那么就不会在失恋之后还在问: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受伤的总是我?这些都可以在微表情的帮助下得到比较理想的解答。 事实上,很多时候我们需要做的并不是将事情本身做多好,而是要知道别人需要我们做些什么。留心观察每个人,从头发到脚趾,从表情到神态,从语言到动作,从行为到习惯……有意地、细微地,在脑子里罗列它所有的特征,观察常人忽略的地方,那么,就能减少对人心、人性的误读,减少人与人之间的误会,就能真正实现人与人之间的有益沟通,进而有效解决问题。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