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汉魏六朝书法理论与文学理论关系探微

汉魏六朝书法理论与文学理论关系探微

  • 字数: 418千字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凤凰出版社
  • 作者: 冯翠儿 著
  • 出版日期: 2016-03-01
  • 商品条码: 9787550623446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453
  • 出版年份: 2016
定价:¥80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分为内篇、外篇,内篇共七章,主要探讨汉魏六朝书法理论和文学理论的互通,绪言主要论述撰写的起因和研究现状,其后对崔瑗《草书势》、赵壹《非草书》、蔡邕书文论、曹丕《典论?论文》进行具体分析,第七章为结语,总结了汉魏六朝书法理论与文学理论的关系。外篇包括五篇论文,主要是针对性的单篇论文,涉及赵壹《非草书》作年、初盛唐的书法与诗学文化考察、中国古代书法理论对朝鲜的影响等。
作者简介
冯翠儿,1958年9月生。祖籍广东鹤山,生於香港,在香港、澳门、英国及南京接受教育。任中学语文教师9年,1989年加入香港教育署从事师资培训工作。2005年4月取得博士学位,同年11月从香港政府公务员提旱退休,以便从事研究工作。现为南京大学域外汉籍研究所客座研究员、香港公开大学教育及语文学院嘉宾讲者。曾於中国香港及内地、韩国发表有关语文教育、碑刻、书法及文学理论等论文多篇。
目录

内篇
第一章绪言
一撰写动机
二前人成果
三考察途径
第二章崔瑗《草书势》与魏晋南朝书论、文论的关系
一“草书”所指是什么书体
二谁以“势”名篇
三《草书势》所属文体
四“势”的含义
五“观物取象”的鉴赏角度
六象
七意象批评
八髴髴若斯
小结
第三章趟壹《非草书》探微
甲文内之思
一赵壹撰写《非草书》的理念
二《非草书》的写作动机
三所“非”是什么样的草书
四书法在东汉已成为一门独立艺术
五“天赋”的确认
乙弦外之音
一“骨”之喻在书论、文论中的发展
二书之好丑,在心与手
三岂可学以相若
四经学衰微与地域文化
五书写的文化探寻
小结
第四章蔡邕害论、文论追源溯流
一《篆势》描述的是什么形态的篆体
二《篆势》与骈化
三形与神
四书肇于自然
五虚静说
六外物感人与创作过程
七笔势论之始
八蔡邕的书论、文论
第五章曹丕《典论·论文》与六朝书法理论的关系
一文非一体,鲜能备善,宜审己度人
二不薄今人
三文本同而末异
四诗赋欲丽
五文以气为主
六气之清浊有体,不可力强而至
七文章乃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
小结
第六章六朝书论和文论的关系——以“品鉴”为中心
一品评形式
二书论对《诗品》的影响
三《诗品》对书论的影响
小结
第七章结语
外篇
一两汉魏晋南北朝书论和文论系年
两汉系年部分
魏系年部分
两晋系年部分
宋、齐、梁、陈系年部分
二东汉赵壹《非草书》作时考
三初盛唐书论重法的文化考察及与诗格的关系初探
四李奎报《东国诸贤害诀评论序并赞》小议
五东国罗丽时代书法理论资料辑注
新罗时代
高丽时代
参考书目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