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MOOC时期

MOOC时期"深度学习"教育场域建构研究

  • 字数: 275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中南大学出版社
  • 作者: 曾明星 著 著
  • 出版日期: 2016-06-01
  • 商品条码: 9787548722182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09
  • 出版年份: 2016
定价:¥35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以云计算、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正在推进社会各个领域的深刻变革。慕课、微课、翻转课堂、智慧校园、学习分析和创客运动等热点议题不断涌现,信息技术丰富了知识信息呈现的方式,学习活动更加丰富多彩,增加了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但大多学习停留在浅层学习层面,深度学习难以跨越,难以实现学生高级思维能力培养的目的。在MOOC快速发展时期,如何建构深度学习显在场域与意义场域,形塑与深度学习相匹配的惯习与动力机制,充分发挥各种先进教育技术与教学模式的优势,克服其缺点,建构一个充满意义的深度学习情境,是值得深入探索的问题。
作者简介
曾明星,1970年生,湖南新化人,吉首大学副教授,高级工程师,中南大学在读博士,研究方向为教育社会学。1991年8月参加工作,就职于湖南金信化工有限公司合成氨厂(原湖南省资江氮肥厂),2005年7月开始在吉首大学任教至今。主要从事“工程经济学”、“西方经济学”、“生产与运作管理”等课程的教学工作。在《高等工程教育研究》、《中国电化教育》、《现代远程教育研究》、《现代教育技术》、《华东经济管理》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其中,CSSCI期刊论文9篇;主持2015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MOOC时期翻转课堂教育场域建构研究”、2014年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12年民政部民政理论研究委托项目等部省级项目5项;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授权发明专利8项,湖南省技术发明奖三等奖1项,张家界市优秀社科成果奖一等奖2项。
目录
第1章导论(1)
1.1问题的提出(1)
1.2研究目的与意义(3)
1.3文献综述(4)
1.4主要研究内容(12)
1.5主要创新点(13)
第2章“深度学习”教育场域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17)
2.1概念界定(17)
2.2场域、资本、惯习的关系解读(22)
2.3“深度学习”教育场域分析框架(28)
第3章“深度学习”教育场域相关问题(30)
3.1传统教育教学存在的问题(30)
3.2我国教育教学改革的历程、现状与问题(33)
3.3教育教学改革的阻力:场域主体异质性与惯习冲击(46)
第4章“深度学习”教育场域的要素构成及其特征(54)
4.1“深度学习”的过程与机理(54)
4.2“深度学习”教育场域的构成要素(62)
4.3“深度学习”教育场域建构的基本特征(73)
第5章“深度学习”显在场域建构(78)
5.1“深度学习”训练平台(79)
5.2“深度学习”远程交互平台(97)
5.3“深度学习”教学资源:MOOC资源(104)
5.4“深度学习”工具:多媒体(110)
5.5“深度学习”载体(112)
第6章“深度学习”意义场域建构(122)
6.1“深度学习”模式(122)
6.2“深度学习”意义情境:师生与生生关系(155)
6.3“深度学习”物理与意义情境的交融:情景、交互、体验与反思
第7章“深度学习”教育场域资本的作用机理与动力机制的建构(175)
7.1“深度学习”教育场域的社会关系与权力关系(175)
7.2“深度学习”教育场域中资本的作用机理(187)
7.3“深度学习”教育场域的动力机制:资本运用(196)
第8章“深度学习”教育场域惯习的形塑(200)
8.1“深度学习”教育场域惯习的内涵、表现(201)
8.2“深度学习”教育场域惯习的形成(203)
8.3“深度学习”教育场域惯习的形塑策略(207)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