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刑事法评论(第24卷)(2009)

刑事法评论(第24卷)(2009)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 作者: 陈兴良 主编 著作
  • 出版日期: 2009-07-01
  • 商品条码: 9787301153963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出版年份: 2009
定价:¥6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刑事法评论》第24卷,是2009年出版的靠前卷,本卷秉持追求学术前沿与推进刑事法治的编辑宗旨,努力开拓刑事法理论的疆域,尤其是推动我国刑事法知识的转型,从而为刑事法治建设作出一份学术贡献。本卷的“理论前沿”发表了两篇论文。张诚的《民国时期刑法主客观主义之争》一文,是民国刑法学史的一种探索。民国时期的这段刑法学历史,正如作者所言,是一段被遗忘了的历史。今天我们重新进入这段历史,还是颇有感慨的。张诚以“刑法主客观主义”这样一个问题切入,为我们展示了民国刑法学理论的一个侧面。刑法主客观主义是我国刑法学至今仍然在争论的一个问题,只不过在主客观相统一的名义下掩盖了刑法主观主义与客观主义之间的重大分歧,当然也与刑法主观主义与客观主义的相互接近与融合有关。无论如何,刑法主客观主义之争,在我国当下仍然具有现实意义,因而对民国这段历史的重温,必将对我们对刑法主客观主义的思考有所启迪。值得一提的是,本文是张诚的硕士论文,其搜集资料与提炼问题显然是费了功夫,因而是一篇很好的硕士论文,其导师周光权教授将本文推荐给我,十分感谢。孙光宁的《“合理怀疑”的接受:辛普森案中的法律论证》一文,是对刑事诉讼法中法律论证方法论的一种探讨,作者以“排阶合理怀疑”之“合理性”为线索,结合辛普森案做了细致分析。
目录
主编絮语/陈兴良
理论前沿
  民国时期刑法主客观主义之争/张诚
    一、引言
    二、民国时期代表著作及选取理由
    三、主客观主义论争的展开
    四、客观主义的弱化及原因
    五、结论
  “合理怀疑”的接受:辛普森案中的法律论证/孙光宁
    一、开端:DNA“共识”的祛魅
    二、巩固:“听众”对EDTA的疑惑
    三、确立:综合性论证方案的共同指向
    四、结语:法律论证价值及其限度
刑事程序研究
  积极能否中立:刑事法官认证的能动性研究/陈如超
    一、刑事法官能动性认证与司法能动主义福柯监狱思想研究——监狱的权力分析/孙运梁
    二、刑事法官能动认证的合理性论证
    三、刑事法官能动认证能否保持中立
    四、刑事法官能动认证“度”的艺术:积极与中立的平衡
  刑事冲突解决的失衡与校正——被害人保护视角/朱桐辉
    一、困难的平衡:刑事司法中的三对冲突
    二、冲突解决立场看现代刑事司法
    三、呼应还是背离:与刑法、民事诉讼的对比
    四、自由主义的失真与男性视角
    五、方向与选择
    六、平衡与校正
  试验与现实之间——“取保候审制度的改革与辩护律师作用的扩大”项目报告/褚福民
    一、理论与现实的异同:三种试验方案之分析
    二、访谈与调研的展示:对比组视角下的试验效果
    三、成果与忧虑并存:试验效果的全面考察
    四、观察与思考的深入:对若干问题的理论分析
  刑事再审制度的价值模式/黄士元
    一、“法的安定性”与“法的公平性”
    二、西方国家刑事再审的价值模式
    三、我国刑事再审的价值模式
犯罪学研究
  我国犯罪学基础理论研究整体性反思/王燕飞
    一、我国犯罪学基础理论研究整体状况
    二、我国犯罪学基础理论研究存在的问题
    三、我国犯罪学基础理论研究的展望
  阅读加罗法洛——以自然犯、法定犯理论为中心/米传勇
    一、自然犯、法定犯理论的产生背景
    二、自然犯、法定犯理论的基本内容
    三、自然犯、法定犯理论的创新与缺憾
    四、结语
域外传  译
域外视野
学术随笔
专题研究
《刑事法评论》征稿启事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