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2018)信息技术标准化指南

(2018)信息技术标准化指南

涵盖信息技术领域的最新标准以及标准化工作的最新进展。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电子工业出版社
  • 作者: 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 著
  • 出版日期: 2016-12-01
  • 商品条码: 9787121356131
  • 版次: 1
  • 开本: 其他
  • 页数: 460
  • 出版年份: 2016
定价:¥12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在概述我国标准化工作和我国IT领域标准制定工作程序以及国内外IT领域标准化技术组织的基础上,着重介绍了信息技术领域标准化工作的国内外最新进展情况,汇集了信息技术领域已制定和近期正在制定的最新国内国际标准、相关的法律法规文件及国际专利政策和标准中吸纳专利的统计资料。
作者简介
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简称"标准院”、"电子四院),创建于1963年,是工业和信息化部直属事业单位,是国家从事电子信息技术领域标准化的基础性、公益性、综合性研究机构。该院以电子信息技术标准化工作为核心,通过开展标准科研、检测、计量、认证、信息服务等业务,面向政府提供政策研究、行业管理和战略决策的专业支撑,面向社会提供标准化技术服务。该院建有政府授权和权威机构认可的实验室、认证机构及工作站,承担54个IEC、ISO/IEC/JTC1的TC/SC国内技术归口和14个全国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处的工作,与多个国际标准化组织及国外著名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
目录
目 录 第1章 我国标准化法律法规 1     1.1 我国标准化工作的法律基础 1     1.2 与信息技术标准化有关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 2 第2章 我国IT领域标准制定工作程序 3     2.1 国家标准制定工作程序 3     2.1.1 标准制定阶段划分和流程 3     2.1.2 各阶段流程和工作 3     2.2 行业标准制定工作程序 6 第3章 IT领域标准化技术组织 13     3.1 我国IT领域相关标准化组织 13     3.2 相关部门和组织间的关系 16     3.3 国际IT领域主要标准化技术组织 16     3.4 JTC 1标准制定程序 22     3.4.1 目标日期 22     3.4.2 项目制定的可选方案 23 第4章 我国IT领域标准化工作概要 29     4.1 全国信息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2018年度工作重点 29     4.2 全国信息安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2018年度工作要点 30     4.3 各专业领域标准化工作概要 31     4.3.1 编码字符集 31     4.3.2 信息安全 33     4.3.3 软件工程 40     4.3.4 文档处理 43     4.3.5 网络通信和信息交换 44     4.3.6 传感器网络 46     4.3.7 SOA 47     4.3.8 智慧城市 48     4.3.9 嵌入式软件 52     4.3.10 射频识别 53     4.3.11 信息技术服务 55     4.3.12 云计算 59     4.3.13 信息技术设备互连 61     4.3.14 多媒体与音视频编码 62     4.3.15 数据库 64     4.3.16 数据 65     4.3.17 实时定位系统 66     4.3.18 生物特征识别 67     4.3.19 生物特征识别注册管理 68     4.3.20 卡及身份识别安全设备 69     4.3.21 IC卡注册管理 71     4.3.22 OID标识技术 73     4.3.23 用户界面 76     4.3.24 移动支付 78     4.3.25 教育信息化 81     4.3.26 电子政务软件应用 84     4.3.27 信息技术设备 85     4.3.28 图形图像与混合现实 86     4.3.29 信息技术与可持续发展 88     4.3.30 物联网 89     4.3.31 大数据 91     4.3.32 智能制造 92     4.3.33 人工智能 96 第5章 JTC 1及其各SC业务计划 98     5.1 JTC 1战略业务计划(2017) 98     5.2 各SC工作概要 100     5.2.1 SC 2 业务计划(2016年10月―2017年9月) 100     5.2.2 SC 6 业务计划(2017年11月―2018年8月) 103     5.2.3 SC 7 业务计划(2016年6月至2017年5月) 106     5.2.4 SC 17 业务计划(2016年10月―2017年8月) 112     5.2.5 SC 22 业务计划(2016年10月―2017年9月) 116     5.2.6 SC 23 业务计划(2016年10月―2017年9月) 119     5.2.7 SC 24业务计划(2017年8月―2018年7月) 121     5.2.8 SC 25 业务计划(2017年9月―2018年9月) 123     5.2.9 SC 27 业务计划(2017年10月―2018年9月) 127     5.2.10 SC 28 业务计划(2017―2018) 132     5.2.11 SC 29 业务计划(2016年10月―2017年9月) 135     5.2.12 SC 31 业务计划 138     5.2.13 SC 32 业务计划(2017年7月―2018年6月) 140     5.2.14 SC 34 业务计划(2016年10月―2017年6月) 143     5.2.15 SC 35 业务计划(2017年10月―2018年9月) 145     5.2.16 SC 36 业务计划 148     5.2.17 SC 37 业务计划(2016年10月―2017年8月) 152     5.2.18 SC 38 业务计划(2016年9月―2017年8月) 155     5.2.19 SC 39业务计划(2016年11月―2017年11月) 158     5.2.20 SC 40 业务计划(2016年11月―2017年10月) 162     5.2.21 SC 41 业务计划(2016年11月―2017年6月) 165     5.2.22 JTC1/WG 9 业务计划(2017年1月―2017年12月) 169     5.2.23 JTC 1/WG 11业务计划(2017年1月―2017年12月) 173     5.2.24 JTC 1/SC标准化情况概览2017 176 附录A 法律法规文件 192     A.1 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 192     A.2 采用快速程序制定国家标准的管理规定 196     A.3 工业和信息化部行业标准制定管理暂行办法 197     A.4 工业和信息化部标准制修订工作补充规定 213     A.5 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管理办法 216 附录B ITU-T/ITU-R/ISO/IEC共用专利政策实施指南 221 附录C 我国信息技术标准目录 230 附录D ISO/IEC JTC 1稳定状态标准 296 附录E JTC 1标准中吸纳专利情况统计 314 附录 F ISO标准制定项目阶段代码及其含义 323 附录G ISO/IEC JTC 1负责的现行国际标准 324 附录H ISO/IEC JTC 1制定中的国际标准 428
摘要
"前 言          当前,信息技术正成为全球产业变革和经济增长的重要驱动力,世界主要国家都在加紧对高端科技创新进行布局,力图抢占未来竞争的制高点。“中国制造”已从技术、标准、规则的模仿者、追随者、遵守者,正逐步转变为赶超者、创造者、引领者,并在国际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信息技术的渗透扩散和深度应用,不仅促进了跨领域技术的交叉融合,大幅提高了研发创新效率,还通过各种技术的集成化应用,为虚拟设计、异地研发、协同创新提供了新的平台。如何发挥标准的引领作用,实质性地支撑产业向高端、智能、绿色、服务方向转型发展,推动产业链迈向中高端市场,深度参与价值链上层的国际竞争,已成为当前一项重要课题。     适应新的形势和新的需求,信息技术标准化工作也取得了新的进展。《信息技术标准化指南(2018)》继续遵循简明扼要、提供主要参考信息的编写思路,力图以较小的篇幅反映信息技术领域我国和国际上最主要的标准化组织进行标准化活动所遵循的主要规章制度、新近活动情况和标准化成果,以期为行业管理者、标准化工作者、企业开发人员和市场消费者提供指导和帮助。     在内容上,《信息技术标准化指南(2018)》结合新修订颁布的《标准化法》和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更新了我国标准化法律法规和我国IT领域标准化组织的相关内容,删除了与旧版《标准化法》配套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实施条例》和《国家标准管理办法》;增加了关于人工智能和生物特征识别注册管理的内容;继续提炼JTC 1各分技术委员会(SC)和工作组(WG)业务计划中的仪表盘图示(DASHBOAD),以JTC?1/SC标准化情况概览的形式更直观地反映各领域国际标准化动态。     读者需求是最基本的驱动因素,衷心希望读者提出意见和需求。让我们共同把这项系统工程不断地推进下去,使宝贵的信息技术领域标准化财富为您所用,让它们在我国的经济建设和社会治理活动中充分发挥促进作用。"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