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袭警犯罪的控制与预防

袭警犯罪的控制与预防

  • 字数: 233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 作者: 邓国良,邓定远,吴秀云 著 著
  • 出版日期: 2015-09-01
  • 商品条码: 9787301213834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05
  • 出版年份: 2015
定价:¥42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邓国良、邓定远、吴秀云编著的《袭警犯罪的控制与预防》针对多发的袭警违法犯罪行为以及从刑事立法增设“袭警罪”的视角,就如何保障警察的正当执法权益进行了较为全面和系统的研究。具体而言:
第一,以论证警察权存在的正当性理论为切入点,从犯罪发生学、犯罪统计学的角度探讨了袭警犯罪的发生机理、危害、成因、特点以及趋势,并以现代风险理论为先导,借鉴西方犯罪学的失范理论、冲突理论、仇恨犯罪理论、生活方式暴露理论等重要理论,为增设“袭警罪”提供法理基础。
第二,在研究和分析英美法系刑事立法规制袭警罪的基础上,探讨了我国《刑法》规定“袭警罪”的可行性、必要性和合理性。
第三,从警察执法的流程分析了警察面临的职业风险和袭警行为存在的现实性,并从保障警察执法过程中人身和财产安全的角度出发,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应的防治袭警犯罪的对策和机制,从而拓展袭警犯罪的综合治理范围。
作者简介
邓国良,1953年9月出生于江西南昌,毕业于吉林大学法律系,现为江西警察学院教授委员会主任委员、江西警察法治研究中心主任、首席教授,教育部第三届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国家精品课程《公安实用法学概论》负责人,全国公安系统二级英模、全国公安系统模范教师、江西省模范教师、享受省政府特殊津贴,江西省人大常委会法律委员会、法制工作委员会立法顾问,江西省人民政府首批立法项目论证专家,江西省政协第十一届委员会社会和法制委员会专家,南昌市人大常委会立法咨询专家,江西省“六五”普法高级讲师团成员,南昌大学刑法学专业硕士生导师,中国警察法学研究会常务理事,发表论文70多篇,出版论著8部,主持并完成省部级科研、教研课题15项,获得省部级科研、教研优秀成果一、二、三等奖15项。
邓定远,法学博士,华南农业大学人文与法学学院讲师。
吴秀云,女,南昌大学刑法学硕士,现任山东省临清市人大法制工作委员会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科科长。
目录
导论
一、国家的建立源于安全与秩序的需求
二、权威与秩序:警察权存在的正当性
三、袭警犯罪的学理解析
四、袭警犯罪的研究路径
五、袭警犯罪研究中的困惑之思考
六、中外刑法对袭警犯罪的规制
第―章 袭警犯罪的意蕴
一、袭警犯罪的含义与范围
二、袭警犯罪案件的特征
三、袭警犯罪的分类与表现形式
四、对袭警犯罪不同于一般妨害公务罪的特殊性之分析
第二章 袭警犯罪的危害
一、对袭警犯罪危害的理论分析
二、袭警犯罪的统计数据与典型案例
三、袭警犯罪危害的现实体现与实证分析
四、袭警犯罪危害的预防
第三章 袭警犯罪的生成原因
一、袭警犯罪的生成原因探析
二、袭警犯罪的原因分析
三、引起袭警犯罪发生的各因素之间的关系和相互作用机制
第四章 增设袭警罪的法理基础及立法构想
一、袭警行为的立法和处罚现状
二、增设袭警罪引起的相关争议
三、增设袭警罪的论证与法理分析
四、增设袭警罪的立法构想
五、对袭警罪相关问题的思考
第五章 袭警犯罪的构成特征及司法适用
一、袭警罪的犯罪客体
二、袭警罪的客观方面
三、袭警罪的主体
四、袭警罪的主观方面
五、袭警罪司法适用中相关问题的思考
第六章 袭警犯罪的防治对策
一、袭警犯罪的防治理念
二、袭警犯罪防治机制构建之设想
三、袭警犯罪的防治对策
结语
参考文献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