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全球投资并购

全球投资并购

中国走出去智库研究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
  • 作者: 走出智库(CGGT) 编著
  • 出版日期: 2017-01-01
  • 商品条码: 9787111557043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66
  • 出版年份: 2017
定价:¥5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中国走出去观察:优选投资并购案例与实务》由赵杰、安心主编。
中国企业走出去,跨境并购已成为重要的手段之一。
一项设计精巧的并购将创造价值,不仅能实现经营协同,还能实现财务协同。当下的跨境并购,已经不再是产业资本单打独斗的时代。
不容否认,迄今为止,中国企业跨境并购成少败多,不乏苦涩教训。如何在跨境并购中得己所需,走出去智库(CGGT)编撰《中国走出去观察:优选投资并购案例与实务》,旨在从战略高度分析中国企业跨境并购的症结所在,提出建设性建议,同时,亦希望通过书中数十个典型案例分析,集合战略、金融、法律、税务、风险、人力资源、海外市场形象建设等品质实务专家之智慧,为中国企业家们提供跨境并购实务操作指南,以管窥前车之鉴。
目录
序言 贡献中国,影响世界
前言 金融资本时代下的跨境并购
第一章 中国海外并购现状分析及趋势展望
全球对外直接投资现状与趋势
中国海外投资及并购现状分析
中国企业海外并购驱动因素分析
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主要挑战
中国企业海外并趋势展望
第二章 经典案例
敏感收购,如何成功通过美国安全审查――中航通飞收购美国西锐公司案例分析
国际化并购需要国际化思维――潍柴动力并购德国凯傲得失分析
通信产业国际并购要点:知识产权与核心人才――中国华信成功收购阿尔卡特朗讯企业通信业务评析
如何为海外无形资产定价――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收购新加坡CPG集团评析
第三章 制造业
质疑美国安全审查程序,逆转判决――三一集团诉政府案法律分析
中国企业如何收购欧洲资产――以重庆轻纺等公司赴欧收购为例
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机构做――中材国际印度、德国并购案例分析
第四章 能源与矿业
投资油气行业前要考虑的10个要点
合法条件下创新交易――法律人详解天齐锂业跨境并购案
并购谈判中如何应对高额“分手费”条款――哈里伯顿收购贝克休斯交易终止案例分析
投资争议的多种解决手段――横加公司向美政府天价索赔案分析
盈利支付机制的使用与谈判要点――从洛阳钼业收购Freeport-McMoRan公司矿产资源谈起
第五章 建筑工程
通过国际投资仲裁解决海外工程项目争议――首例中国建筑工程企业起诉东道国分析
海外PPP项目的风险及应对策略――以BOT模式为例
建筑航母如何打通国际资本市场融资通道――中建股份在港发行5亿美元债案例分析
第六章 农业、食品与消费
430亿美元并购案如何锁定政府反垄断审查风险――中国化工并购先正达主要交易条款解析
跨国并购需充分考虑“企业边界”约束――万洲国际赴美并购后IPO遇挫案例评析
细致尽调保证交易成功――南京新百并购英国弗雷泽百货案例详解
第七章 风险管理
境外并购中与人有关的法律风险――四家中企海外收购带来的教训
海外投资风险管理框架的设立及方法――从中铁建马里悲剧看海外派遣风险管理
或有对价付款估值需考虑哪些风险――以三个企业收购案例为例
第八章 并购交易顾问
投行:跨境并购的驱动力与障碍规避
律师:不重契约,依赖关系,埋下失败伏笔
会计师:成功管理境外并购财务风险
估值顾问:如何对目标公司知识产权估值
人力资源顾问:如何有效治理收购后的企业
公关传播顾问:且买且卖是重要投资策略
附录
致谢
摘要
前  言金融资本时代下的跨境并购在中国当前的经济生活中,金融的地位和影响是空前的。从复星集团、安邦保险在境内外实施的一系列著名并购案例中可以看到,中国经济正在从产业资本时代转向金融资本时代。    金融资本时代拥有三个重要特征:第一,金融资本并不需要具备产业运营经验,就可以采用收购股权方式主导产业资本实体;第二,产业资本不管现有规模多大,在金融资本面前很容易丧失控制权;第三,实体企业与金融机构的关系,已经从“债权型”关系演变为“股权型”关系。    经过30余年的经济高速增长,中国资本已经累积了巨大的规模。伴随着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和金融投资工具的不断创新,信托公司、基金公司、保险公司、银行理财业务都获得了空前的发展。这些资产的保值增值需求,带领中国经济步入了新一轮收购兼并时期,不仅有国内市场的收购兼并,更有跨境的收购兼并。    自2014年起,中国经济进入结构调整阶段。对内,淘汰落后产能,鼓励产业实体信息化改造、科技创新;对外,优势产能走出国门,同时收购海外先进技术,以满足国内外市场需求。    一项设计精巧的并购将创造价值,不仅能实现经营协同,还能实现财务协同。当下的跨境并购,已经不再是产业资本单打独斗的时代。依靠证券市场公开或者定向募集并购资金,携手各类股权投资机构已是常见的操作手法。而且几乎在一些大规模收购案例中,频频看到资本市场与金融资本的参与。    2013年,天齐锂业发起收购澳大利亚锂辉矿上市公司泰利森公司,可谓经典的“蛇吞象”案例。我们看到,收购方一方面引入了金融资本中投公司作为战略投资者参与收购,同时也在A股市场定向增发筹集资金,并最终圆满完成了收购。此案例的完美之处在于,并购最终取得公司经营、市值管理、战略投资者投资收益翻倍的多赢局面。    2015年年末,根据汤森路透海外并购财务顾问的最新排名,中国工商银行2015年完成20余笔跨境并购项目交易,并担任融资顾问,位列中资金融机构之首。工商银行在海外并购顾问业务上的异军突起,也与其强大的资金提供能力密不可分,可谓金融资本与海外收购兼并再一次无缝对接。    中国金融资本时代已经到来。走出去智库(CGGT)编撰《全球投资并购:案例与实务》一书,旨在为中国企业家(尤其是上市公司决策层)提供跨境并购实务操作指南,以管窥前车之鉴。    走出去智库(CGGT)总编辑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