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世道人心—对中国人心理的探索

世道人心—对中国人心理的探索

  • 字数: 18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 作者: 何友晖,彭泗清,赵志裕 著 著
  • 出版日期: 2007-01-01
  • 商品条码: 9787301113608
  • 版次: 0
  • 页数: 0
  • 出版年份: 2007
定价:¥2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这本书是对中国“世道”、“人心”的探索。“世道”与“人心”原是中国人惯用的词汇,世道指一般的社会生活或风尚,人心则指人们的心理倾向或心理活动。用更浅白的现代话语来说,世道就是社会,人心就叫心理;世道人心也可以说是现今人们所称的“社会心理学”。     一个人要在社会上安身立命,就不能不了解世道,明白人心。所以人在生活中,要不断探索世道人心之间的关系。但是,一般人对世道人心的了解,往往只是以自己狭隘的生活经验为基础,既不系统,也不全面。要弥补这种不足,人们可以间接地学习他人的经验,更可以阅读与社会心理有关的书籍,掌握世道人心的基本原理。多年来,这方面的书籍可谓汗牛充栋,本书并不想重复前人的工作,而是想着重写出自己的特色,让读者能从中对世道人心形成更深人的新理解。
作者简介
何友晖,心理学家,三十年来投身于亚洲心理学,尤其是中国人心理学的研究,先后在美国、中国、菲律宾和新加坡等国家的大学从事教学和研究工作,致力探索文化与心理学研究的新路向,曾任香港大学心理学系教授、国际心理学协会会长。
目录
第一章  长大成人中国人的社会教化   一  引子:《红楼梦》之“宝玉承教”   二  社会教化:从习俗到学问   三  中国人传统社会教化模式的基本内容     (一)孝道     (二)亲子关系     (三)师生关系     (四)望子成龙与认知发展     (五)冲动控制与道德发展   四  中国人社会教化模式的多样性     (一)城乡差异     (二)种族差异     (三)文化差异     (四)阶层差异     (五)结语 第二章  处事为人中国人社会行为的层面   一  面子与厚黑     (一)“面子”的含义     (二)只有中国人才要“面子”吗?     (三)面子功夫     (四)面子文化的怪胎:厚黑学   二  义与利     (一)儒学传统下的义观     (二)角色期待:正义、公平判断的标准     (三)不公平事件的辩认与处理   三  情与理     (一)中国文化中情与理的含义     (二)以理驭情:情绪的表达     (三)情理:情与理的相依关系     (四)情理关系的时代变迁     (五)情理冲突的处理方法   四  诚与信     (一)诚与信的含义     (二)害人之心与防人之心     (三)中国社会的信任危机与信任重建   五  小结 第三章  洞悉人心研究中人国人心理的有效方法   一  本土研究的取向与前瞻     (一)心理学在东西方的发展状况     (二)建立中国本土地心理的必要性     (三)迈向本土化的途径       (四)超越本土化     (五)本土化并不排斥西方心理学   二  关系论     (一)关系论的基本观点     (二)关系支配性:关系论在儒家文化中的适用性     (三)从实体论到关系论:关系论在西方文化中的适用性     (四)应用关系论应该考虑文化差异     (五)结论 主要参考资料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