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大学变革与院校研究

大学变革与院校研究

  • 字数: 310000
  • 装帧: 简装
  •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 作者: 周光礼 著
  • 出版日期: 2017-07-01
  • 商品条码: 9787301283844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268
  • 出版年份: 2017
定价:¥45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大学变革与院校研究》是学术界一本从院校研究角度系统阐述大学变革的论著。
内容简介
    《大学变革与院校研究》是学术界一本从院校研究角度系统阐述大学变革的论著,对理解优选大学的变革与转型具有重要的启示和意义;本书以大学组织为基本分析单位,从外部环境、组织文化、关键行动者三个方面论述大学变革, 视角新颖、观点可靠,可读性强。本书是中国学者立足于中国本土审视中国大学变革与转型的大胆尝试。强烈面向问题、强烈面向实践、强烈面向本土是本书的突出特色,本书介入理论研究和政策研究之间,既有理论高度,又有实践性的启示。
作者简介
    周光礼,男,1970年生,湖南武冈人;教授,博士生导师 。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获湖北省第五届社会科学很好成果二等奖、获湖北省很好博士论文一等奖、获全国首届高等教育学很好博士论文奖、获武汉大学很好博士后。
目录
目录部分研究范式的创新章中国高等教育研究: 过去、现在与未来一、 高等教育研究的合法性: 知识基础与制度基础二、 学科逻辑与社会需求逻辑: 中国高等教育研究的产生与发展三、 研究主题与研究范式: 中国高等教育研究的知识状况四、 研究者与研究机构: 中国高等教育研究的制度基础五、 回归复杂性: 中国高等教育研究的未来趋势第二章高等教育智库及其研究风格: 中国著名高等教育研究机构的学术转型一、 引论: 智库时代的高等教育研究二、 学术转型: 六个高等教育研究机构的定性描述三、 学术风格: 六个高等教育研究机构的定量描述第三章政策分析与院校研究: 中国高等教育研究的中层理论建构一、 院校研究: 中国高等教育研究最具活力的研究领域二、 院校变革的政策过程: 院校研究的中心论题三、 从个案分析到多案例研究: 院校研究的基本进路第四章大学组织变革研究: 前沿及进展一、 问题提出二、 同构性理论: 只见森林,不见树木三、 分化理论: 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四、 同质异形理论: 既见森林,又见树木五、 评价和前瞻第五章大学变革与转型: 新的思路与新的分析一、 导论二、 大学变革史: 描述与阐释三、 大学变革的动力机制: 经济学、政治学与制度学派的解释四、 同质异形现代化: 西方大学变革的历史想象第二部分实证研究的积累第六章全球化时代的大学同构: 亚洲大学的应对一、 引论二、 制度同构: 亚洲高等教育的现代化三、 制度转化: 亚洲精英理工大学变革中的差异性四、 结论: 制度转化的政策含义|大学变革与院校研究目录|第七章中国大学“去行政化”改革: 制度困境及其破解一、 “行政化”的维持与变迁机制: 制度主义的视角二、 中国大学的“行政化”历程三、 中国大学“去行政化”改革的制度困境四、 中国大学“去行政化”改革的实现路径第八章从竞争到合作: C9联盟组织场域的建构一、 引论二、 理论基础: 制度是如何创建的?三、 从双边合作到多边合作: 全球大学联盟的兴起四、 建设世界一流大学: C9联盟建立的宏观背景五、 从政策论坛到精英大学联盟: C9联盟的制度化过程六、 场域逻辑的建构: 高等教育系统从竞争到合作的转变七、 结论第九章大学治理模式变迁的制度逻辑: 多伦多大学的案例研究一、 引言二、 理论假设与分析框架三、 多伦多大学治理模式变迁的历程描述四、 多伦多大学治理模式变迁的制度逻辑五、 结论第十章中国公立研究型大学法人治理结构改革: 华中科技大学的案例研究一、 中国大学法人治理结构改革的总体背景二、 华中科技大学法人治理结构变革的动因三、 华中科技大学法人治理结构改革方案设计四、 中国公立大学法人治理结构改革需率先解决的几个问题第十一章大众化与大学转型: 中国重点理工大学变革的多案例研究一、 问题与背景二、 分析框架与研究方法三、 中国重点理工大学的转型: 三所大学的案例描述四、 研究发现五、 结论第三部分未来大学的展望第十二章回归复杂性: 未来大学展望一、 复杂性及其简单化: 现代大学的组织模式二、 组织与环境的互动: 大学变革的外部动力三、 走向复杂性: 未来大学模式的建构第十三章区域知识创新中心: 大学的新模式一、 引论二、 区域知识创新中心: 理论基础与概念模型三、 武汉未来科技城: 一种未来大学模式四、 结论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