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金属熔焊原理

金属熔焊原理

  • 字数: 284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
  • 作者: 邓洪军 主编
  • 出版日期: 2016-02-01
  • 商品条码: 9787111527602
  • 版次: 2
  • 开本: 16开
  • 页数: 174
  • 出版年份: 2016
定价:¥25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讲授金属在熔焊过程中温度、化学成分、组织及性能的变化规律;常见焊接冶金缺陷产生的原因、影因素及防止措施;焊接材料的性能与应用。全书共分六单元,包括:焊接热过程、焊缝金属的构成、焊接接头的组织与性能焊接冶金、焊接材料、焊接冶金缺陷及防止措施。本教材在编写过程中,从现代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出发,注重教学内容的实用性。特别是结合焊接专业技术岗位特点,尽量结合生产实际组织教材内容,使学生掌握金属熔焊原理基本知识。
目录
第2版前言
第1版前言
绪论
一、焊接过程的实质和焊接方法的分类
二、本教材的主要内容及要求
【综合训练】
第一单元焊接热过程
模块一焊接热过程及其特点
一、焊接的一般过程
二、焊接热过程的特点
三、焊接热过程对焊接质量的影响
【综合训练】
模块二焊接热源
一、常用的焊接热源
二、焊接热源的主要特征
三、焊接过程的热效率
【综合训练】
模块三焊接温度场
一、焊接过程中热能传递方式
二、焊接温度场
【综合训练】
模块四焊接热循环
一、焊接热循环及其特征
二、焊接热循环的主要参数
三、影响焊接热循环的主要因素
四、焊接热循环的调节方法
【综合训练】
第二单元焊缝金属的构成
模块一焊条(焊丝)的加热与熔化
一、焊条(焊丝)的加热
二、焊条的熔化速度
三、焊条药皮的熔化及过渡
【综合训练】
模块二熔滴过渡
一、熔滴的过渡特性
二、熔滴的过渡特性对焊接过程的影响
三、熔滴过渡的作用力
四、熔滴过渡的形式
【综合训练】
模块三母材的熔化与焊缝的形成
一、熔池的形状和尺寸
二、熔池的特性
三、焊缝金属的熔合比
【综合训练】
目录
第三单元焊接接头的组织与性能
模块一熔池的凝固与焊缝金属的固态相变
一、熔池凝固的特点
二、熔池金属的凝固过程
三、焊缝金属的化学不均匀性
四、焊缝金属的固态相变
五、焊缝组织与性能的改善
【综合训练】
模块二焊接熔合区的特征
一、熔合区的形成
二、熔合区的不均匀性
【综合训练】
模块三焊接热影响区
一、焊接热影响区的形成及影响因素
二、焊接热影响区固相转变的特点
三、焊接热影响区的组织
四、焊接热影响区的性能
【综合训练】
第四单元焊接冶金过程
模块一焊接冶金的特点
一、焊接时焊缝金属的保护
二、焊接冶金反应区的特点
三、焊接参数对焊接冶金的影响
【综合训练】
模块二气相对焊缝金属的作用
一、焊接区内的气体
二、氢对金属的作用及其控制
三、氮对金属的作用及其控制
四、氧对金属的作用及其控制
【综合训练】
模块三熔渣及其对焊缝金属的作用
一、熔渣的作用及分类
二、熔渣的结构理论
三、熔渣的性质
四、熔渣对焊缝金属的氧化
五、焊缝金属的脱氧
【综合训练】
模块四焊缝金属中硫、磷的控制
一、焊缝金属中硫、磷的危害性
二、硫的控制
三、磷的控制
【综合训练】
模块五焊缝金属的合金化
一、焊缝金属合金化的目的
二、焊缝金属合金化的方式
三、影响合金过渡系数的因素
【综合训练】
第五单元焊接材料
模块一焊条
一、概述
二、焊条的配方设计与焊条制造
三、焊条的性能、用途及其选用
【综合训练】
模块二焊丝与焊剂
一、焊丝
二、焊剂
【综合训练】
模块三焊接用保护气体
一、概述
二、保护气体的特性
三、焊接用保护气体的技术要求
四、保护气体选用要点
【综合训练】
模块四电极
一、概述
二、电弧焊用钨电极
三、电阻焊用铜电极
【综合训练】
第六单元焊接冶金缺陷
模块一焊缝中的气孔
一、气孔的类型及分布特征
二、焊缝中气孔的形成
三、影响气孔生成的因素及防止措施
【综合训练】
模块二焊缝中的夹杂
一、夹杂的种类及危害
二、防止焊缝中形成夹杂物的措施
【综合训练】
模块三焊接裂纹
一、裂纹的危害、分类及特征
二、焊接热裂纹
三、消除应力裂纹
四、焊接冷裂纹
五、层状撕裂
六、应力腐蚀开裂
【综合训练】
参考文献
摘要
本书是根据全国机械行指委(全称为全国机械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材料工程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制定的高等职业教育焊接技术及自动化专业教学标准和“金属熔焊原理”课程标准,并结合当前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需求,在《金属熔焊原理》第1版的基础上修订而成的。
    本书在修订过程中,始终坚持以学生就业为导向,以国家焊接职业标准为依据,在专业知识的安排上,坚持实用、够用的原则,摒弃“繁难偏旧”的理论知识,增加与职业能力有关的教学内容。在第1版的基础上,对全书结构进行了适当调整,调整后的结构为:焊接热过程—焊缝金属的构成—焊接接头的组织与性能—焊接冶金过程—焊接材料—焊接冶金缺陷;重新编写焊接接头的组织与性能、焊接材料两单元部分内容;全书采用ZUI新的国家标准。
    本书在修订过程中力求更好地将理论知识融入到职业能力培养的过程中,注重学生实际能力的培养。为更好地实现“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职业教育理念,本书修订过程中还邀请了企业一线的工程技术人员参与编写和审稿工作,使教材反映职业岗位能力要求,与焊工国家职业标准及焊工职业资格认证有机衔接,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本书的主要内容、建议学时与建议教学形式见下表:
    单元内容建 议 学 时建议教学形式第YI单元焊接热过程6理论教学第二单元焊缝金属的构成6教学做一体化教学第三单元焊接接头的组织与性能12教学做一体化教学第四单元焊接冶金过程12理论教学第五单元焊接材料12教学做一体化教学第六单元焊接冶金缺陷12理论教学合计60全书共分六个单元,由邓洪军任主编,徐双钱任副主编。编写人员及具体分工如下:邓洪军负责整体策划、设计和校企编审人员整合与组织协调,编写前言、目录和绪论;王博编写第YI单元、第四单元;徐双钱编写第二单元、第五单元,冯菁菁编写第三单元、第六单元。全书由渤海造船厂集团有限公司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刘殿宝任主审。
    在修订过程中,本书参阅了有关同类教材、工具书、相关标准和网络资料,并得到编者所在学校和企业的大力支持,在此一并致以深深的谢意。
    由于编者水平有限,书中难免存在缺点和不足之处,敬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编者第2版前言为了进一步贯彻《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的文件精神,加强职业教育教材建设,满足职业院校深化教学改革对教材建设的要求,机械工业出版社于2006年11月在北京召开了“职业教育焊接专业教材建设研讨会”。在会上,来自全国十多所院校的焊接专业专家、一线骨干教师研讨了新的职业教育形势下焊接专业的课程体系,确定了面向中职、高职层次两个系列教材的编写计划。本书是根据会议所确定的教学大纲和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组织编写的。
    本书主要讲授金属在熔焊过程中温度、化学成分、组织及性能的变化规律;常见焊接冶金缺陷产生的原因、影响因素及防止措施;焊接材料的性能与应用。本书重点强调培养学生分析焊接热过程和焊接冶金过程的基本规律,以及合理选用焊接材料的能力。编写过程中力求体现“宽、精、新”的特色。基础理论以应用为目的、以够用为度,教学内容选择宽而精,加强针对性与应用性。本书编写模式新颖,将需要掌握的知识点进行分解,按单元、综合知识模块、能力知识点作为层次安排编写,每单元开始安排有“学习目标”,单元末安排有“综合训练”
    ,“综合训练”兼顾了焊工考证的有关内容,以满足学校“双证制”教学需要。
    本书在内容处理上有以下几点说明:①全书始终贯彻执行正确分析焊接热过程和焊接冶金过程、合理选用焊接材料的指导思想,侧重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应用能力;②考虑到此书为职业教育焊接专业用教材,故对某些基础理论进行了必要的精简;③注意增加了与焊接结构生产实际有关的焊接材料发展的ZUI新情况;④在教材内容选择与组织上,力争使其更具XIAN进性和应用性;⑤充分考虑了金属熔焊原理与其他课程之间的关系,加强了焊接冶金缺陷分析及防止措施等方面的内容。
    全书共六个单元,由邓洪军任主编,李丽茹任副主编。邓洪军编写绪论,第YI、二单元;冯菁菁编写第三单元;李丽茹编写第四、五单元;乌日根编写第六单元。全书由邓洪军统稿,沈阳工业大学印有胜教授主审。为便于教学,本书另配备了电子教案和部分习题答案,选用本书作为教材的教师可来电(010-88379197)索取,或登录wwwcmpeducom注册免费下载。
    在编写过程中,作者参阅了国内外出版的有关教材和资料,得到了李德元教授的有益指导,在此一并表示衷心感谢!
    由于作者水平有限,书中不妥之处在所难免,恳请读者批评指正。
    编者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