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风格与世变-中国绘画十论

风格与世变-中国绘画十论

  • 字数: 40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 作者: 石守谦 著
  • 出版日期: 2008-09-01
  • 商品条码: 9787301138694
  • 版次: 0
  • 开本: 16开
  • 页数: 0
  • 出版年份: 2008
定价:¥40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本书所收的十篇论文,可说是作者自一九八四年踏入研究生涯后第一个阶段的成果,记录着那十二年中个人在面对这个课题的一段心路历程。在这个记录里,有作者对某些画史段落的认知,也有一些个人对文化与历史的感触。本书虽由十篇各自独立的论文所组成,但只有一个主题:画史中风格之变与其文化环境的互动关系。它起自于一个令作者个人感到十分困惑的问题:为什么画史中会有风格的变化?对这个问题的探讨,固然可以有很多不同的角度,也会有不一样的答案,但作者选择了一个比较倾向于文化社会史的切入点,希望能对风格之变提出一些说明。
内容简介
    本书以十篇论文探讨了中国传统绘画发展历程中重要转变之原因。     作者一方面从传统的研究成果及材料中汲取精华,另一方面又能不囿于成规,充分挖掘了画家与文化环境的互动关系,并将其作为改变各阶段画风的重要因素。
作者简介
石守谦,台湾大学历史研究所艺术史系毕业,美国普林斯顿大学艺术及考古学博士。曾任台大艺术史研究所所长、台北故宫博物院院长。他是台湾新艺术史研究的开创者,以文化史的角度研究绘画取得了很多的成就。
目录
简体字版序 自序 第一篇  文化史范畴中的画史之变 第二篇  盛唐白画之成立与笔描能力之扩展 第三篇  “斡惟画肉不画骨”别解——兼论“感神通灵”观在中国画史上的没落 第四篇  南宋的两种规鉴画 第五篇  有关唐棣(1287-1355)及元代李郭风格发展之若干问题 第六篇  浙派画风与贵族品味 第七篇  《雨余春树》与明代中期苏州之送别图 第八篇  嘉靖新政与文徵明画风之转变 第九篇  失意文士的避居山水——论16世纪山水画中的文派风格 第十篇  石涛、王原祁合作兰竹图的问题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