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全球性技术转变:从硬技术到软技术

全球性技术转变:从硬技术到软技术

  • 字数: 294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 作者: 金周英 著作
  • 出版日期: 2010-08-01
  • 商品条码: 9787301175484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43
  • 出版年份: 2010
定价:¥4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优选性技术转变:从硬技术到软技术》:人类要持续发展,很需要的是观念的革命,现在,人们对知识的认识升华了,技术的概念需要恢复本来完整的内涵,从狭义技术扩展到广义技术。 
内容简介
《优选性技术转变:从硬技术到软技术》内容简介:进入新世纪,从世界各地不断传来令人振奋的新发现、新发明的捷报。无疑,它们将进一步造福于人类,将带动人类走向物质文明的更高台阶。然而,我们所面临的技术的正确应用问题、社会问题、人类文明问题、伦理问题日益深刻,世界性的冲突和危机有增无减。早在20世纪60-70年代,人们就意识到高度的工业发展所带来的自然资源的普遍短缺与优选性自然生态系统的失调,并痛切预感到资源经济的终结和重建人类发展模式的必要性。更值得敲响警钟的是,人类在追求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失去的更多,那就是精神文明的衰败——金钱靠前、犯罪的增加、道德败坏、相互漠不关心、毁灭赖以生存的地球和自然。 
作者简介
金周英,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社会科学院技术创新与战略管理研究中心主任,并兼任北京软技术研究院院长,世界未来500强(中国)等。
金周英1965年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电子学系,曾在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国防科工委第507研究所从事研究;任长春市电子工业局副总工程师;两次赴日本研修企业管理和企业诊断,获得日本生产性本部经营顾问职称;国家经济委员会中国厂长经理工作研究会(现中国企业家协会)副秘书长兼培训、咨询部部长等。于1988年调入中国社会科学院。1996-2000年被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聘任并担任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S-863计划)的发展战略研究之战略专家组组长。她曾在美国、日本和法国的大学和研究机构做过访问教授或特邀研究员,现在仍参与多个国外研究机构的研究工作。
近年来致力于未来研究和“软技术”的研究。主要著作有13部专著,6部英、日文译著,20多部合著,30多份重要研究报告和上百篇论文;还主持完成了20多项重量或靠前合作研究课题、30多家大中型企业的管理诊断和咨询。代表性专著:《经营管理与诊断》,《企业经营战略的制定、方法、案例》,《服务创新与社会资源》,《软技术——创新的实质与空间》,Global Technological Change-From Hard Technology to Soft Technology(英国、美国),《长远发展战略系统集成与可持续发展》,《优选性的技术变化与商务模式的创新——酝酿中的第四次产业革命》等。 
目录
第一章 什么是技术
一、技术概念的进化
二、重新认识技术——认识技术的另一范式:软技术
三、什么是软技术
四、软技术的分类
五、为什么现在提出和研究软技术
六、软技术的发展动向和未来挑战

第二章 软技术发展的历史浅析
一、商务技术发展史的简单回顾
二、社会技术发展回顾
三、软技术与三次产业革命
四、软科学、软系列科学技术、软技术

第三章 软技术与技术竞争力
一、知识和“技术”只是潜在的竞争力
二、技术竞争力是如何来的
三、综合竞争力与软实力
四、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差距的实质

第四章 软技术与创新
一、软技术的功能
二、软技术与创新空间
三、软技术与制度创新
四、软技术与创新体系结构
五、创新与企业竞争力——改变思维模式,调整企业
发展战略

第五章 软性产业
一、经济的软化与软性产业
二、智力服务业
三、社会企业与社会产业
四、文化产业
五、未来产业结构的思考

第六章 软技术与技术展望
一、技术展望的发展和变迁
二、第四代技术展望与软技术
后记 21世纪的发展原则——和谐、平衡、共存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