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现代德治论

现代德治论

  • 字数: 355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 作者: 李建华 著 著
  • 出版日期: 2015-12-01
  • 商品条码: 9787301266069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402
  • 出版年份: 2015
定价:¥64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现代德治论:国家治理中的法治与德治关系》立足于现代法治社会这一基本社会特性,在国家法理体系现代化的背景下,试图重构一种新的伦理秩序。全书分为九章,35万字,大致内容如下。导论:现代德治的几个基本问题, 国家治理: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向,德治合治:现代社会的治理模式, 道德重建:法治社会的伦理转型, 道德权利:法治社会的伦理基础, 道德公正:法治社会的伦理目标, 政治道德:法治社会的伦理凸现, 道德风险:法治社会的伦理境遇。
作者简介
李建华,男,湖南桃江人,哲学博士,教授,中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名誉院长,湖南城市学院校长、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伦理学与公共事务》主编。主要社会兼职有:中国伦理学会副会长、中国青年伦理学会会长、中国政治伦理学会副会长、中宣部"马克思主义理论
目录
第一章导论:现代德治的几个主要问题
一、德治与“人治”
二、德治与“法治”
三、德治与“善治”
四、德治与“政治”
第二章国家治理:现代德治的时代境遇
一、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基本维度
1治理主体:从一元到多元
2治理手段:从德治到法治
3治理目标:从善政到善治
二、国家治理体系与核心价值观
1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要以核心价值观为指导
2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内涵核心价值观的要求
3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与核心价值观目标一致
4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与核心价值观建设同步
三、社会治理的政治哲学维度
1社会治理的政治结点
2社会治理的政治进路
3社会治理的政治方式
第三章德法合治:现代德治的理性选择
一、现代社会的特质与治理模式的变革
1现代社会的特质
2社会治理模式的变革
3现代社会的德治功用
二、理性与秩序:德法合治的内在规定
1市场理性、法律理性、道德理性
2市场秩序、法律秩序、道德秩序
三、德法合治的现实基础和具体途径
1德法合治的现实基础
2德法合治的具体途径
第四章道德重建:现代德治的基本前提
一、中国传统伦理秩序构建中的制度性匮乏
1道德约束层:重自律轻他律
2道德施教层:重宣讲轻制度
3道德分布层:重私德轻公德
二、法治社会的形成与道德地位的变化
1法治社会的形成背景及其过程
2法治社会形成中的道德对位分析
3法治社会形成中道德地位的变化
三、依法治国过程中基本伦理构架预设
1群体道德优先:道德实施的前提
2官德重于民德:道德运作的根本
3注重道德回报:道德赏罚的健全
4规范伦理制度:道德建设的保证
第五章道德权利:现代德治的应有之义
一、道德权利的基本规定
1权利与道德权利
2道德权利与法律权利
3道德权利与道德义务
二、道德权利的具体内容
1行为自由权
2人格平等权
3公正评价权
4请求报答权
三、道德权利的实现保障
1强化公民权利意识
2健全道德赏罚机制
3增强法律支持力度
第六章道德风险:现代德治的重要考量
一、风险社会的伦理秩序
1风险社会:无法回避的境遇
2风险社会中构建伦理秩序是否可能
3交换秩序:伦理秩序建立的前提
二、知识管理与道德风险
1知识管理的风险: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2潜在的不确定性:知识管理中的道德风险
3“美德即知识”:知识管理的道德理念
三、道德风险与市场经济
1道德风险:市场经济的内在客观性
2发展市场经济需要规避道德风险
3从保险业看道德风险的法律防范
四、诚信伦理法制化:一种规避道德风险的视角
1西方法律制度中诚信原则的发展
2中国法律制度中诚信原则的流变
3现代法律制度中诚信原则的功能
第七章政治道德:现代德治的问题凸现
一、政治文明的伦理分析
1政治文明与道德文明
2西方政治文明的伦理基础
3政治文明建设的伦理要求
二、市民社会的伦理变革
1市民社会的特性及其伦理关切
2中国市民社会建立的伦理基础
3中国市民社会建立的伦理变革
三、公权滥用的伦理制约
1权力滥用及其道德分析
2权力滥用的制约模式
3权力滥用的道德制约机制
四、以德治党与政党伦理
1以德治党是中国共产党的必然选择
2中国共产党伦理建设的基本方略
3以德治党应正确处理的几个关系
4政党伦理学:急待研究的领域
第八章道德公正:现代德治的价值追求
一、公正的伦理分层
1正义:政府的权能表现
2公平:社会的道义取向
3正直:个体的德性要求
二、道德正义:法治社会的视域
1不同的道德正义观
2道德正义与法律正义
3法律正义的道德保障:主体视角
4法律视角中的次道德问题
三、走向分配正义:中国的问题
1收入差距问题的道德审度
2功利主义与平均主义的道德误区
3走出按劳分配的现实道德困境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修订说明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